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婧姝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室内高效节能换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2693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室内换气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室内高效节能换气系统,包括新风引进部分、热交换部分、室内风排出部分和新风排出部分;所述新风引进部分包含新风进风管;所述新风进风管连通固定管;所述热交换部分包含板翅式换热器;所述室内风排出部分包含排风连接管,且所述排风连接管连通太阳能集热管道;所述太阳能集热管道连通出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连接转轴,且所述转轴与所述出风管道之间设置密封隔板;所述转轴的顶部安装风扇叶片;所述新风排出部分包含蜗壳旋流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室内外进行通风换气时,将室内的热风与室外的凉风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冬季对室内进行通风,避免室内热量流失,能耗低,减少人体不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室内高效节能换气系统
本技术涉及室内换气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室内高效节能换气系统。
技术介绍
就现阶段国内新能源建筑开发市场情形来看,普遍采用高新技术建造生态建筑是不现实的;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采暖范围日益扩大,采暖能耗势必不断增加;因此,在目前能源状况较为紧张的形势下,系统的能源有效利用就成为设计中必需考虑的问题之一,新型室内高效节能换气系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在冬季时,人们的供暖方式主要有两种,空调制热供暖和暖气供暖,这两种供暖方式在进行供暖时,都会要求室内处于门窗关闭的状态,而当需要更换室内空气时,则需要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此时外界的冷风便可进入,不仅会造成人体的不适,而且室内热量损失较大,增加空调、暖气使用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室内高效节能换气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设计一种新型室内高效节能换气系统,包括新风引进部分、热交换部分、室内风排出部分和新风排出部分;所述新风引进部分包含新风进风管,所述新风进风管的内部通过风道隔板隔开,且所述风道隔板的内部连通进风口;所述新风进风管的底部连通固定管;所述热交换部分包含板翅式换热器,所述板翅式换热器的侧部连通室内风进风管道,且所述板翅式换热器连通所述固定管;所述室内风排出部分包含排风连接管,所述排风连接管通过板翅式换热器连通所述室内风进风管道,且所述排风连接管连通太阳能集热管道;所述太阳能集热管道连通出风管道,且所述出风管道安装于所述新风进风管;所述出风管道的内部转动连接转轴,且所述转轴与所述出风管道之间设置密封隔板;所述转轴的顶部安装风扇叶片;所述新风排出部分包含蜗壳旋流器,所述蜗壳旋流器通过所述板翅式换热器连通所述固定管。优选的,所述固定管的侧部连通无扇叶风扇,且所述无扇叶风扇电性连接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充放电控制器和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为所述蓄电池进行电能的补充,通过所述蓄电池为所述无扇叶风扇进行电能的补充,以便于其打开吸入更多的新风。优选的,所述固定管内部的所述转轴外侧安装引风扇叶,且所述固定管的内部设置风阀,所述引风扇叶实现将新风引入。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外侧安装排风扇叶,且所述太阳能集热管道背离所述排风连接管的一端连通至所述排风扇叶与所述密封隔板之间,所述排风扇叶实现对室内风进行排出。优选的,所述板翅式换热器包括外壳,且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第一流通道和第二流通道;所述第一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流通道之间通过导热隔板隔开,使新风与室内风在所述板翅式换热器进行交换,实现热交换,效率高。优选的,所述第一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流通道的截面均采用三角形结构,且所述第一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流通道之间相互垂直分布;所述第一流通道的两侧分别连通所述蜗壳旋流器、所述固定管;所述第二流通道的两侧分别连通所述室内风进风管道、所述排风连接管。优选的,所述太阳能集热管道的截面采用梯形结构,且所述太阳能集热管道包含玻璃顶板;所述玻璃顶板的底部固定管壁,且所述管壁的内侧涂有黑镍吸热涂层;所述管壁的外侧固定保温涂层,使管道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和外面的冷空气形成较大的密度差,在此密度差的作用下,热空气沿管道上升,排出室外,从而加快了室内空气的排出,起到辅助排气的作用。优选的,所述新风进风管采用侧部为开口的圆盘形结构,且所述新风进风管的内部通过六个所述风道隔板等距隔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室内外进行通风换气时,将室内的热风与室外的凉风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冬季对室内进行通风换气,避免室内热量流失,能耗低,减少人体不适;在通风时采用余热回收技术提高室内送风温度;利用旋流加快新风和室内空气混合,实现高效换热;利用新风进风管为自然捕风装置进行进风,加装无扇叶风扇能在风力不足时提供所需风量,充分利用风力资源;一方面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蓄能,另一方面利用太阳能加热排气,形成自生通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出风管道及固定管的内部及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板翅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太阳能集热管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充放电控制器,2、太阳能电池板,3、蓄电池,4、风扇叶片,5、转轴,6、出风管道,7、新风进风管,701、风道隔板,702、进风口,8、无扇叶风扇,9、室内风进风管道,10、蜗壳旋流器,11、板翅式换热器,1101、外壳,1102、导热隔板,1103、第一流通道,1104、第二流通道,12、固定管,13、太阳能集热管道,1301、玻璃顶板,1302、管壁,1303、黑镍吸热涂层,1304、保温涂层,14、排风连接管,15、排风扇叶,16、密封隔板,17、引风扇叶,18、风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室内高效节能换气系统,包括新风引进部分、热交换部分、室内风排出部分和新风排出部分;新风引进部分包含新风进风管7,新风进风管7的内部通过风道隔板701隔开,且风道隔板701的内部连通进风口702;新风进风管7的底部连通固定管12;热交换部分包含板翅式换热器11,板翅式换热器11的侧部连通室内风进风管道9,且板翅式换热器11连通固定管12;室内风排出部分包含排风连接管14,排风连接管14通过板翅式换热器11连通室内风进风管道9,且排风连接管14连通太阳能集热管道13;太阳能集热管道13连通出风管道6,且出风管道6安装于新风进风管7;出风管道6的内部转动连接转轴5,且转轴5与出风管道6之间设置密封隔板16;转轴5的顶部安装风扇叶片4;新风排出部分包含蜗壳旋流器10,蜗壳旋流器10通过板翅式换热器11连通固定管12。在使用时,将室内风进风管道9、蜗壳旋流器10连通在室内,将风扇叶片4、新风进风管7置于室外,在进行通风时,一方面通过进风口702引入自然风,使外部的新的自然风通过新风进风管7进入到板翅式换热器11的内部;另一方面室外的风扇叶片4旋转,以及太阳能集热管道13产生负压的作用,使室内的热空气通过室内风进风管道9进入到板翅式换热器11的内部实现热量的交换,而后交换得到热量的新风通过蜗壳旋流器10排入到室内,而室内空气交换后流通至太阳能集热管道13,通过出风管道6排出,实现热交换和通风。实施例二: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室内高效节能换气系统,包括新风引进部分、热交换部分、室内风排出部分和新风排出部分;新风引进部分包含新风进风管7,新风进风管7的内部通过风道隔板701隔开,且风道隔板701的内部连通进风口702;新风进风管7的底部连通固定管12;热交换部分包含板翅式换热器11,板翅式换热器11的侧部连通室内风进风管道9,且板翅式换热器11连通固定管12;室内风排出部分包含排风连接管14,排风连接管14通过板翅式换热器11连通室内风进风管道9,且排风连接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室内高效节能换气系统,包括新风引进部分、热交换部分、室内风排出部分和新风排出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引进部分包含新风进风管(7),所述新风进风管(7)的内部通过风道隔板(701)隔开,且所述风道隔板(701)的内部连通进风口(702);所述新风进风管(7)的底部连通固定管(12);所述热交换部分包含板翅式换热器(11),所述板翅式换热器(11)的侧部连通室内风进风管道(9),且所述板翅式换热器(11)连通所述固定管(12);所述室内风排出部分包含排风连接管(14),所述排风连接管(14)通过板翅式换热器(11)连通所述室内风进风管道(9),且所述排风连接管(14)连通太阳能集热管道(13);所述太阳能集热管道(13)连通出风管道(6),且所述出风管道(6)安装于所述新风进风管(7)的顶部;所述出风管道(6)的内部转动连接转轴(5),且所述转轴(5)与所述出风管道(6)之间设置密封隔板(16);所述转轴(5)的顶部安装风扇叶片(4);所述新风排出部分包含蜗壳旋流器(10),所述蜗壳旋流器(10)通过所述板翅式换热器(11)连通所述固定管(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室内高效节能换气系统,包括新风引进部分、热交换部分、室内风排出部分和新风排出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引进部分包含新风进风管(7),所述新风进风管(7)的内部通过风道隔板(701)隔开,且所述风道隔板(701)的内部连通进风口(702);所述新风进风管(7)的底部连通固定管(12);所述热交换部分包含板翅式换热器(11),所述板翅式换热器(11)的侧部连通室内风进风管道(9),且所述板翅式换热器(11)连通所述固定管(12);所述室内风排出部分包含排风连接管(14),所述排风连接管(14)通过板翅式换热器(11)连通所述室内风进风管道(9),且所述排风连接管(14)连通太阳能集热管道(13);所述太阳能集热管道(13)连通出风管道(6),且所述出风管道(6)安装于所述新风进风管(7)的顶部;所述出风管道(6)的内部转动连接转轴(5),且所述转轴(5)与所述出风管道(6)之间设置密封隔板(16);所述转轴(5)的顶部安装风扇叶片(4);所述新风排出部分包含蜗壳旋流器(10),所述蜗壳旋流器(10)通过所述板翅式换热器(11)连通所述固定管(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室内高效节能换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12)的侧部连通无扇叶风扇(8),且所述无扇叶风扇(8)电性连接蓄电池(3);所述蓄电池(3)电性连接充放电控制器(1)和太阳能电池板(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室内高效节能换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12)内部的所述转轴(5)外侧安装引风扇叶(17),且所述固定管(12)的内部设置风阀(18)。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婧姝
申请(专利权)人:王婧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