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从高盐废水中制备漏斗状硫酸钠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1085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高盐废水中制备漏斗状硫酸钠的方法;将废水加热至50~80℃,加入氢氧化钠调节废水pH为11~14,控制搅拌速率为100~400rpm;采用负压蒸发结晶方式,真空度为0.04~0.07MPa,直至蒸出水的体积为原废水体积的20%~30%;得到的产品经过滤、干燥,得到漏斗状无水硫酸钠晶体。制备得到具有漏斗状特殊晶形的硫酸钠产品,其漏斗圆锥角为120°~150°,硫酸钠纯度≥95%;颗粒粒度较大且分布均匀,产品粒径≥300μ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从高盐废水中制备漏斗状硫酸钠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主要含硫酸钠的制药废水的结晶脱盐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可从制药废水中高效回收的漏斗状硫酸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硫酸钠(Sodiumsulfate),化学式Na2SO4,又称为无水芒硝,作为一种常见的无机盐,其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减小的逆溶解度趋势,在常温下的饱和水溶液中以十水硫酸钠的形式保持固液平衡。因此,工业上通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式制得无水硫酸钠产品。目前,国内硫酸钠的生产主要通过硫酸盐矿和盐湖卤水资源综合开采制备得到。同时,在工业生产中,涉及到脱硫工艺的生产过程最终得到的废水中主要组成物质包括硫酸盐。例如,煤化工和某些制药行业废水中的无机盐成分主要以硫酸钠为主。随着目前日趋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机制以及环保要求,废水中单质盐的回收成为当前工厂三废治理的重点内容,如何从废水中高效提取制备高品质的盐产品,是打开“废盐”出路的必经之路,是未来高盐废水处理的发展方向。工业生产条件下,硫酸钠主要以斜方晶系和单斜晶系的粒状晶体为主。蒸发过程中极易成核,颗粒细小易于聚集成松散的簇状,流动性差,加重母液夹带现象。同时,在废水脱盐后的固液分离工序中,由于不当控制得到的硫酸钠呈粉粒状,产品粒径细小(如本申请中对比实例1),极易形成致密的滤饼增加过滤难度,最终增加生产成本,并且由于大部分废水具有一定的色度,还会对硫酸钠的白度、纯度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改变产品形状,改善晶体粒度分布成为有效提高废水分离效率和产品品质的措施。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1986406利用添加表面活性剂辅助蒸发清硝液制备得到大粒径的粒状硫酸钠,其粒径可达200-1000μm。由于废水脱盐过程中组成的复杂性,加入添加剂一方面向体系中引入新的杂质,增加废水处理难度,另一方面添加剂对于结晶的作用受限于体系中其他的杂质影响。从目前研究报道中来看,废水中有机杂质的存在对于晶体的成核和生长都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很容易导致结晶过程中的爆发成核和细晶的生长受限等不利现象的发生,给高盐废水处理造成很大困难。因此,对于如何从废水中制备大粒度硫酸钠的工艺仍需要继续开发和研究。从产品下游工艺方面考虑,国内硫酸钠主要用于洗涤剂填充剂、制作硫酸盐制浆、代替纯碱制备玻璃等行业,这三方面的消耗结构比重超过90%。产品的溶解性质直接影响后续产业的运行效率和产品质量。从已有的一些研究报道来看,大颗粒硫酸钠产品的缺点在于溶解缓慢,抑制硫酸钠作为填充剂和制浆助剂的混合效果。因此,生产粒径分布均匀、易溶解的大颗粒硫酸钠产品对于拓展硫酸钠应用领域也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来看,制备堆密度较小、比表面积较大的硫酸钠产品对于提高废水脱盐分离效率、改善下游工艺溶解速率具有重要明显优势。然而目前,专利文献中有关从废水中制备硫酸钠的方法关注点仍然在脱盐工艺的可行性和蒸发结晶装置开发方面,对于硫酸钠的形貌调控并未见报道。而在传统蒸发结晶工艺中,结晶工序内并未考虑搅拌、溶液酸碱度等复杂因素对产品形貌的影响,而本专利技术则主要通过调控蒸发过程中废水的蒸发强度、搅拌强度和溶液酸碱度等参数,制备得到形貌稳定可控的漏斗状硫酸钠产品,进一步提高其在固液分离和溶解方面特殊的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制药领域含硫酸钠的高盐废水中制备漏斗状硫酸钠晶体的方法。得到的产品颗粒尺寸大,易于过滤,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在化工分离以及产品下游应用等方面具有特殊优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废水脱盐处理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粒状或粉末状硫酸钠制备方法,通过调控硫酸钠蒸发结晶工艺操作关键参数,开发出具有完整形貌的优质漏斗状硫酸钠产品,从而解决含硫酸钠废水脱盐过程中的固液分离难题,有效提高固相的比表面积改善大颗粒晶体的溶解速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从高盐废水中制备漏斗状硫酸钠的方法;其步骤如下:1)将废水加热至50~80℃,加入氢氧化钠调节废水pH为11~14,控制搅拌速率为100~400rpm;2)采用负压蒸发结晶方式,真空度为0.04~0.07MPa,直至蒸出水的体积为原废水体积的20%~30%;3)得到的产品经过滤、干燥,得到漏斗状无水硫酸钠晶体。所述废水中,硫酸钠质量百分数为28%~30%。所述干燥条件为常压105℃,干燥时间≥8h。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备的漏斗状无水硫酸钠,其特征是漏斗圆锥角为120°~150°,硫酸钠纯度≥95%。粒径≥300μm的产品质量百分比超过9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漏斗状无水硫酸钠的制备方法,其创造性在于:1.制备得到具有漏斗状特殊晶形的硫酸钠产品,其漏斗圆锥角为120°~150°,硫酸钠纯度≥95%(质量百分比)。2.颗粒粒度较大且分布均匀,粒径≥300μm的产品质量百分比超过90%,特殊的形貌硫酸钠颗粒利于过滤,可有效地提高废水脱盐的固液分离效率,过滤后产品含湿量为4.3%~7.0%,而非漏斗状硫酸钠含湿量约8.5%,相比产品含湿量降低了15%~45%。由于漏斗状产品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且晶体粒度分布均匀,因此在采用离心或真空抽滤的方式进行固液分离时,过滤时间明显缩短(具体对比数据可直接参考实例2和对比实例1)。3.本专利技术有效提高硫酸钠固体的比表面积,从而改善大颗粒晶体的溶解速率。实验中用筛分的方法选取相同质量(10g)的粒径≥300μm的粒状硫酸钠和漏斗状硫酸钠,分别放置于相同质量的去离子水(1000g)中,测定其完全溶解所需时间,重复测试三次。粒状硫酸钠和漏斗状硫酸钠平均溶解时间分别为157s和70s。经试验验证对比,漏斗状硫酸钠在溶解速率方面占明显优势。4.与专利文献相比,本申请创新点在于主要通过控制搅拌速率延长了晶核悬浮在液面处的停留时间,并通过调控溶液pH值对硫酸钠废水溶液蒸发过程进行优化,制备得到所述漏斗状无水硫酸钠产品。蒸发液面处在较高过饱和度作用下,晶核迅速生长形成新的界面,从而在悬浮过程中形成各向同性的漏斗状晶体,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晶体表面性质发生改变,从而有利于漏斗状晶体的稳定而不易发生破碎。附图说明图1:本申请漏斗状硫酸钠晶体照片;图2:本申请漏斗状硫酸钠晶体显微镜照片;图3:本申请硫酸钠漏斗状晶体扫描电镜照片;图4:废水蒸发得到的粒状硫酸钠晶体扫描电镜照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该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中对于硫酸钠纯度的测定按照标准GB/T13025.8-2012中提供的硫酸根重量法进行确定。本专利技术中过滤时间的测定,使用G4坩埚在相同的压力条件下进行真空抽滤。本专利技术中产品含湿量确定方法步骤为:取过滤后的湿固相m1g,放置于105℃的恒温烘箱中,常压干燥8h以上直至固相恒重,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取干固相质量m2g。因此,产品的含湿量为(m1-m2)/m1*100%。本专利技术中产品粒度分布测定方法为:取干燥后的固相m3g于孔径大小为300μm的洁净且干燥的网筛中,轻轻晃动进行筛分以防止晶体碰撞破碎,直至不再有晶体落下,称取筛子内晶体(粒径≥300μm)m4g,则计算得到粒径≥300μm的产品质量比为m4/m3*100%。本专利技术中漏斗状晶体的圆锥角的确定方法通过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从高盐废水中制备漏斗状硫酸钠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1)将废水加热至50~80℃,加入氢氧化钠调节废水pH为11~14,控制搅拌速率为100~400rpm;2)采用负压蒸发结晶方式,真空度为0.04~0.07MPa,直至蒸出水的体积为原废水体积的20%~30%;3)得到的产品经过滤、干燥,得到漏斗状无水硫酸钠晶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高盐废水中制备漏斗状硫酸钠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1)将废水加热至50~80℃,加入氢氧化钠调节废水pH为11~14,控制搅拌速率为100~400rpm;2)采用负压蒸发结晶方式,真空度为0.04~0.07MPa,直至蒸出水的体积为原废水体积的20%~30%;3)得到的产品经过滤、干燥,得到漏斗状无水硫酸钠晶体。2.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俊波杨静朱培培侯宝红王召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