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爬行机器人越障能力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水利水电工程检测装备领域,更加具体地是一种提升爬行机器人越障能力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病害检测需求的日益扩大,轮式爬行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大坝输水涵管、渠道的缺陷检测。机器人代替人工检测可降低人员风险、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但是相当一部分大坝输水涵管和渠道常年运行中受水流冲刷、淤积等影响,管壁和底板存在冲坑、块石和淤积物。特别是早期建设的坝下涵管,多采用砌石或条石建造,避免凹凸不平;而且在软基上的渠道在接缝处因变形影响形成台阶。大部分轮式爬行机器人为适应不同管径的涵管检测(最小30厘米)、保证设备爬行的稳定性(重心低),爬行轮直径往往较小,如较为成熟的武汉中仪物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X5系列和深圳市施罗德工业测控设备有限公司的singa300系列管道机器人最大轮径均不超过150毫米。轮式爬行机器人在工作时,底面凹凸不平或障碍物堆积,将直接影响机器人运动状态,甚至导致机器的倾覆、磨损、短路等事故。因此,为提高实际使用条件下轮式爬行机器人的实用性和适用范围,有必要在现有轮式爬行机器人基础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升爬行机器人越障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增高支架(1)、传动链条(2)、第一传动齿轮(3)、第二传动齿轮(4)、轮胎(5)和机体(6);所述的增高支架(1)有四个并分为两组,每组所述的增高支架(1)位于所述的机体(6)的两侧,每个所述的增高支架(1)的大头均通过传动杆(7)与机体(6)连接,每个所述的增高支架(1)的小头均通过传动杆(7)与外侧设置的轮胎(5)连接;每个所述的增高支架(1)内部两端安装有第一传动齿轮(3)和第二传动齿轮(4),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3)和第二传动齿轮(4)上安装有传动链条(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爬行机器人越障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增高支架(1)、传动链条(2)、第一传动齿轮(3)、第二传动齿轮(4)、轮胎(5)和机体(6);所述的增高支架(1)有四个并分为两组,每组所述的增高支架(1)位于所述的机体(6)的两侧,每个所述的增高支架(1)的大头均通过传动杆(7)与机体(6)连接,每个所述的增高支架(1)的小头均通过传动杆(7)与外侧设置的轮胎(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金章,位敏,谭界雄,查志成,高大水,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