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传应专利>正文

青瓷上釉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0790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青瓷上釉的装置,包括:圆环块,其下部沿着圆周开设有多只均布的轴向槽;手杆,其底部与圆环块的顶部固定,两只手杆的顶部固定有第一把手;伸缩片,由内臂和外臂组成,伸缩片插入径向槽,伸缩片的中部经钢索穿过后套设在圆环块的圆环槽槽内,伸缩片能以钢索为中心转动;圆形板,其安装在圆环块内且位于伸缩片内臂下方;联动杆,其底部与圆形板固定;第二把手,其两端开设有导槽,导槽夹持在手杆外;底板,其与圆环块固定;拉簧,多只,一端与伸缩片的内臂固定、另一端与底板固定,拉簧穿过圆形板的通孔,常态下,拉簧拉动伸缩片的内臂转动;顶杆,其与底板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提高青瓷外表美观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青瓷上釉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青瓷上釉的装置。
技术介绍
龙泉青瓷坯体干燥或坯体烧一次后需要除尘补水,施青釉;现有技术中,小件青瓷通过夹持钳夹持后浸入釉池中上釉,夹持钳像尖嘴钳,开口可以更大,对于较大青瓷用夹持钳不好操控,另外,夹持工具与龙泉青瓷接触的面积越小,对外观的影响越小,其次品率越低,但现有的夹持钳很难减少与龙泉青瓷接触的面积,对外观的影响会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根据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种青瓷上釉的装置,该装置用于收口的罐类青瓷上釉时,不接触青瓷外部,可有效保护青瓷的外表面。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青瓷上釉的装置,包括:圆环块,其下部沿着圆周开设有多只均布的轴向槽,其外圆周开设有圆环槽,该圆环槽经过径向槽;手杆,两只,其底部与圆环块的顶部固定,两只手杆的顶部固定有第一把手;伸缩片,由内臂和外臂组成,其数量与径向槽相同,伸缩片插入径向槽,伸缩片的中部经钢索穿过后套设在圆环块的圆环槽槽内,伸缩片能以钢索为中心,沿着径向槽转动;圆形板,其安装在圆环块内且位于伸缩片内臂下方,圆形板开设有多个通孔,通孔能过通过釉浆;联动杆,其底部与圆形板固定;第二把手,其两端开设有导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青瓷上釉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圆环块(3),其下部沿着圆周开设有多只均布的轴向槽(31),其外圆周开设有圆环槽(32),该圆环槽(32)经过径向槽(31);手杆(12),两只,其底部与圆环块(3)的顶部固定,两只手杆(12)的顶部固定有第一把手(11);伸缩片(4),由内臂(41)和外臂(42)组成,其数量与径向槽(31)相同,伸缩片(4)插入径向槽(31),伸缩片(4)的中部经钢索(32)穿过后套设在圆环块(3)的圆环槽(32)槽内,伸缩片(4)能以钢索(32)为中心,沿着径向槽(31)转动;圆形板(23),其安装在圆环块(3)内且位于伸缩片(4)内臂(41)下方,圆形板(23)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青瓷上釉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圆环块(3),其下部沿着圆周开设有多只均布的轴向槽(31),其外圆周开设有圆环槽(32),该圆环槽(32)经过径向槽(31);手杆(12),两只,其底部与圆环块(3)的顶部固定,两只手杆(12)的顶部固定有第一把手(11);伸缩片(4),由内臂(41)和外臂(42)组成,其数量与径向槽(31)相同,伸缩片(4)插入径向槽(31),伸缩片(4)的中部经钢索(32)穿过后套设在圆环块(3)的圆环槽(32)槽内,伸缩片(4)能以钢索(32)为中心,沿着径向槽(31)转动;圆形板(23),其安装在圆环块(3)内且位于伸缩片(4)内臂(41)下方,圆形板(23)开设有多个通孔;联动杆(22),其底部与圆形板(23)固定;第二把手(21),其两端开设有导槽,导槽夹持在手杆(12)外,第二把手(21)仅能沿着手杆(12)上下移动;底板(6),其与圆环块(3)的底部固定,底板(6)开设有通孔;拉簧(5),多只,一端与伸缩片(4)的内臂(41)固定、另一端与底板(6)固定,拉簧(5)穿过圆形板(23)的通孔,常态下,拉簧(5)拉动伸缩片(4)的内臂(41)转动,伸缩片(4)的外臂(42)缩入径向槽(31);顶杆(7),多根,其与底板(6)固定;当装置插入青瓷容器(8)的开口端,顶杆(7)触及青瓷容器(8)内底,手握第一把手(11),用力拉动第二把手(21)时,带动圆形板(23)向上移动,触及伸缩片(4)的内臂(41)转动,拉簧(5)伸长,伸缩片(4)的外臂(42)从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传应
申请(专利权)人:叶传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