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9200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20
提供一种电动阀,减小开阀所需要的转矩,能够提高动作性、耐久性,并且能够实现电动阀的进一步小型化。伴随着阀保持件(23)通过升降驱动装置而向上方移动,先导阀芯(27)及主阀芯(25)按照先导阀芯(27)、主阀芯(25)这样的顺序以不同的上升量与阀保持件(23)卡合,由此,在均压通路(26A)打开之后,具有时间差地(阶段性地)打开阀口(11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装于制冷循环等而被使用于制冷剂等流体的流量控制的电动阀。
技术介绍
作为这种被使用于制冷循环等的电动阀,例如,已知一种电动阀,具备:阀芯;阀轴,该阀轴将该阀芯保持成能够沿轴向相对移动以及能够相对旋转,且该阀轴具有外螺纹部;阀芯施力弹簧,该阀芯施力弹簧压缩安装于所述阀芯与所述阀轴之间;阀主体,该阀主体设置有导向杆和阀座,该导向杆具有与所述阀轴的外螺纹部螺合的内螺纹部,该阀座与所述阀芯接触、分离;以及升降驱动机构等,该升降驱动机构具有用于使所述阀轴相对于所述导向杆一边旋转一边升降的转子及定子,滑动自如地嵌插于所述导向杆的圆筒部的阀保持件设置于所述阀轴的下部,并且,所述阀芯能够沿轴向相对移动且能够相对旋转地内插于该阀保持件,且该阀芯被防脱卡定于所述阀保持件的底部(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等)。然而,在近年,在所述那样的应用于制冷循环等的电动阀中,要求不改变制品尺寸而能够对应于大口径(大流量)、高差压。详细而言,近年,空调设备等要求大容量化,用于该空调设备等的制冷循环等的电动阀需要大口径且应对在双流动下的高差压。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在进行开阀动作时需要大的驱动转矩,而在闭阀时即使在逆流方向产生高差压的情况下也需要向阀零件施加能够保持闭阀的负荷。为了获得大的驱动转矩,需要提高作为升降驱动装置的电机的输出转矩,需要高磁力的磁铁转子材料等,有导致制品的大型化、成本提高的担忧。另外,为了高差压下的闭阀保持而需要具有大负荷的螺旋弹簧等,从而有因该负荷而导致结构零件彼此的摩擦阻力增大等的担忧。对于这样的问题,例如下述专利文献2提出了如下的技术:在阀室内设置对大径的阀口进行开闭的大径阀芯和对设置于该大径阀芯内的小径的阀口进行开闭的小径阀芯这两个阀芯,带时间差地用这两个阀芯对小径的阀口和大径的阀口进行开阀,从而降低大径阀芯的受压负荷,防止电机的大型化,进而防止电动阀的大型化。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5644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21554号公报(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现有的电动阀中,设置有对小径阀芯向闭阀方向施力的弹簧(闭阀缓冲弹簧),且设置有对大径阀芯向闭阀方向施力的弹簧(Spring),在所述小径阀芯开阀后,所述大径阀芯克服对所述大径阀芯向闭阀方向施力的弹簧(Spring)的施力而利用与所述小径阀芯卡合的卡合构件的卡合作用而上升进行开阀。因此,在所述大径阀芯开阀时,需要对所述弹簧(闭阀缓冲弹簧)和所述弹簧(Spring)进行压缩的转矩,不得不增大驱动转矩,因此希望进一步降低转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阀,减小开阀所需的转矩,而能够提高动作性、耐久性,并且能够实现电动阀的进一步小型化。(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达成所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电动阀基本上具备:阀主体,该阀主体具有阀室、流入口以及流出口,且在所述阀室与所述流出口之间设置带有阀座的阀口;主阀芯,该主阀芯用于对所述阀口进行开闭;背压室,该背压室形成于所述主阀芯的背面;均压通路,该均压通路设置于所述主阀芯内以将所述阀口和所述背压室连通;先导阀芯,该先导阀芯用于对所述均压通路进行开闭;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对所述先导阀芯向闭阀方向施力;阀保持件,该阀保持件将所述主阀芯及所述先导阀芯保持成能够沿升降方向相对移动;以及升降驱动装置,该升降驱动装置具有用于使所述阀保持件沿升降方向移动的转子及定子,所述背压室和所述阀室连通,伴随着所述阀保持件通过所述升降驱动装置而向上方移动,所述先导阀芯及所述主阀芯按照所述先导阀芯、所述主阀芯这样的顺序以不同的上升量与所述阀保持件卡合,由此,在所述均压通路打开之后,打开所述阀口。在优选的方式中,当所述阀保持件通过所述升降驱动装置而从最下降位置向上方连续地移动时,在保持所述主阀芯关闭所述阀口的状态下,所述先导阀芯通过所述施力部件的施力而与所述阀保持件卡合,并且所述先导阀芯与所述阀保持件一起向上方移动而打开所述均压通路,之后,当所述阀保持件进一步向上方移动时,所述主阀芯与所述阀保持件卡合,所述主阀芯与所述阀保持件一起向上方移动而打开所述阀口。在其他优选的方式中,所述阀保持件具有圆筒状,在所述阀保持件内配置有所述主阀芯的上部、所述先导阀芯以及所述施力部件,并且在所述阀保持件内的所述主阀芯的背面划分出所述背压室。在更优选的方式中,所述阀保持件的顶孔与阀轴连结,该阀轴配置成通过所述升降驱动装置而能够升降。在其他优选的方式中,为了降低所述阀保持件与所述主阀芯之间的旋转滑动阻力,在所述阀保持件与所述主阀芯之间夹装有垫圈。在其他优选的方式中,利用所述施力部件,经由所述先导阀芯而对所述主阀芯向闭阀方向施力。在其他优选的方式中,所述均压通路由沿着升降方向设置于所述主阀芯内的纵孔构成。在其他优选的方式中,所述先导阀芯的相对于所述均压通路的落座面具有倒圆锥面。(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电动阀中,伴随着阀保持件通过升降驱动装置而向上方移动,先导阀芯和主阀芯按照先导阀芯、主阀芯这样的顺序以不同的上升量与阀保持件卡合,由此,在均压通路打开后,具有时间差地(阶段性地)打开阀口,因此,在阀口开阀前,均压通路打开而主阀芯的上下的差压降低(均压),并且对先导阀芯向闭阀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在阀口开阀时不对主阀芯施力,因此驱动转矩减小,能够提高动作性、耐久性,并且能够实现电动阀的进一步小型化。另外,先导阀芯相对于均压通路的落座面具有倒圆锥面,因此,能够减小开阀之后的流量变化的梯度(上升度),能够提高低流量控制区域的控制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动阀的一实施方式的纵剖视图。图2是用于图1所示的电动阀的动作说明的、表示闭阀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纵剖视图。图3是用于图1所示的电动阀的动作说明的、表示开阀中途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纵剖视图。图4是用于图1所示的电动阀的动作说明的、表示均压通路的打开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纵剖视图。图5是用于图1所示的电动阀的动作说明的、表示阀口的打开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纵剖视图。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动阀的其他例的纵剖视图。图7是图1和图6所示的电动阀的流量控制特性图。(符号说明)1电动阀6第一出入口(流入口)7第二出入口(流出口)10阀主体11阀座部件11a阀座11b阀口12阀室15导向杆15i内螺纹部20背压室21阀轴21e外螺纹部23阀保持件23b内凸缘状钩挂部23c内周台阶部24阀芯施力弹簧(施力部件)25主阀芯25d外凸缘状卡定部26纵孔26A均压通路27先导阀芯27b弹簧支承部27c凸缘状卡定部28阀芯部件29垫圈30转子35闭阀方向用可动止动件36开阀方向用可动止动件45壳体50定子55闭阀方向用固定止动件56开阀方向用固定止动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动阀的一实施方式的纵剖视图,图2~图5是用于图1所示的电动阀的动作说明的图。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上下、左右、前后等表示位置、方向的记述是为了避免说明变烦琐而便利地标注于附图的,未必是指实际的使用状态下的位置、方向。另外,在各图中,为了容易理解专利技术,且实现方便制图,有时与各结构部件的尺寸相比,增大或缩小的描绘形成于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阀,其特征在于,具备:阀主体,该阀主体具有阀室、流入口以及流出口,且在所述阀室与所述流出口之间设置带有阀座的阀口;主阀芯,该主阀芯用于对所述阀口进行开闭;背压室,该背压室形成于所述主阀芯的背面;均压通路,该均压通路设置于所述主阀芯内以将所述阀口和所述背压室连通;先导阀芯,该先导阀芯用于对所述均压通路进行开闭;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对所述先导阀芯向闭阀方向施力;阀保持件,该阀保持件将所述主阀芯及所述先导阀芯保持成能够沿升降方向相对移动;以及升降驱动装置,该升降驱动装置具有用于使所述阀保持件沿升降方向移动的转子及定子,所述背压室和所述阀室连通,伴随着所述阀保持件通过所述升降驱动装置而向上方移动,所述先导阀芯及所述主阀芯按照所述先导阀芯、所述主阀芯这样的顺序以不同的上升量与所述阀保持件卡合,由此,在所述均压通路打开之后,打开所述阀口。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28 JP 2017-1880181.一种电动阀,其特征在于,具备:阀主体,该阀主体具有阀室、流入口以及流出口,且在所述阀室与所述流出口之间设置带有阀座的阀口;主阀芯,该主阀芯用于对所述阀口进行开闭;背压室,该背压室形成于所述主阀芯的背面;均压通路,该均压通路设置于所述主阀芯内以将所述阀口和所述背压室连通;先导阀芯,该先导阀芯用于对所述均压通路进行开闭;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对所述先导阀芯向闭阀方向施力;阀保持件,该阀保持件将所述主阀芯及所述先导阀芯保持成能够沿升降方向相对移动;以及升降驱动装置,该升降驱动装置具有用于使所述阀保持件沿升降方向移动的转子及定子,所述背压室和所述阀室连通,伴随着所述阀保持件通过所述升降驱动装置而向上方移动,所述先导阀芯及所述主阀芯按照所述先导阀芯、所述主阀芯这样的顺序以不同的上升量与所述阀保持件卡合,由此,在所述均压通路打开之后,打开所述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阀保持件通过所述升降驱动装置而从最下降位置向上方连续地移动时,在保持所述主阀芯关闭所述阀口的状态下,所述先导阀芯通过所述施力部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菱谷康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