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挡电动总成及其速比确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9176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挡电动总成及其速比确定方法,该三挡电动总成包括电机、差速器及三挡变速器,所述三挡变速器连接在所述电机与所述差速器之间,以在所述电机与所述差速器之间产生一挡位速比、二挡速比及三挡速比,所述二挡速比和三挡速比之间的速比级差大于所述一挡速比与二挡速比之间的速比级差。该三挡电动总成能够达到很大的速比范围,电机长时间工作在高效区,使得所搭载的整车能够具有较大的爬坡能力和较高的最高车速,且换挡平顺,舒适性较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挡电动总成及其速比确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传动
,特别是涉及一种三挡电动总成及其速比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行星齿轮机构具有传动比大、体积小、工作平稳及承载能力大等特点。通过使用行星齿轮机构,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了不同的速比要求。例如,使用行星齿轮结构,可以得到空间紧凑及结构简单的三挡变速器。现有的一种电动三挡速行星变速箱,该变速箱包括箱体及可转动的安装在箱体上的输入轴。在箱体内设有行星齿轮,输入轴上同轴设置有左右各一个同步器;左同步器的左从动盘与输入轴同轴固接,左同步器的主动盘与行星齿轮的齿圈同轴联接;右同步器的右从动盘与输入轴同轴固接,右同步器的左从动盘与箱体固接,右同步器的主动盘与行星齿轮的太阳轮同轴联接;箱体上置有用于控制两个同步器换挡的换挡执行机构,通过同步器换挡实现三个速比。行星传动的特性决定了三个速比之间有如下对应关系:一挡速比:此时,齿圈固定,太阳轮主动,行星架输出,速比为:i=1+Z齿圈/Z太阳轮;二挡速比:此时,太阳轮固定,齿圈主动,行星架输出时,速比为:i=1+Z太阳轮/Z齿圈;三挡速比:此时,太阳轮和齿圈结合为一体作为主动件,行星架输出,行星齿轮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挡电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差速器及三挡变速器,所述三挡变速器连接在所述电机与所述差速器之间,以在所述电机与所述差速器之间产生一挡位速比、二挡速比及三挡速比,所述二挡速比和三挡速比之间的速比级差大于所述一挡速比与二挡速比之间的速比级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挡电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差速器及三挡变速器,所述三挡变速器连接在所述电机与所述差速器之间,以在所述电机与所述差速器之间产生一挡位速比、二挡速比及三挡速比,所述二挡速比和三挡速比之间的速比级差大于所述一挡速比与二挡速比之间的速比级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挡电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挡速比范围为不小于17.7,所述二挡速比范围为大于7.92,所述三挡速比范围为不大于3.5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挡电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挡速比为17.89,所述二挡速比为8.34,所述三挡速比为3.4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挡电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挡速比和三挡速比之间的速比级差为2.39,所述一挡速比与二挡速比之间的速比级差为2.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挡电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挡变速器包括箱体、输入轴、第一副轴、第二副轴、行星齿轮机构、一挡主动齿轮、一挡从动齿轮、二挡主动齿轮、二挡从动齿轮、三挡主动齿轮、三挡主动齿轮、第一差速器主动齿轮、第二差速器主动齿轮、第一同步器及第二同步器;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太阳轮、行星架及齿圈,所述太阳轮与所述行星架的行星轮外啮合传动,所述行星架上的行星轮与所述齿圈内啮合传动,所述太阳轮固定连接在所述输入轴的一端,所述输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差速器上设置有同时与所述第一差速器主动齿轮及第二差速器主动齿轮啮合的差速器从动齿轮,所述齿圈固定在所述箱体上,所述行星架转动连接支撑于所述箱体上;所述一挡主动齿轮及二挡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行星架上,所述一挡从动齿轮及二挡从动齿轮空套在所述第一副轴上,所述第一差速器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副轴上,所述三挡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输入轴上,所述三挡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副轴上,所述第二差速器主动齿轮空套在所述第二副轴上,所述一挡主动齿轮与一挡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二挡主动齿轮和二挡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三挡主动齿轮与三挡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同步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副轴与所述一挡从动齿轮及二挡从动齿轮的脱开与接合,所述第二同步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副轴与所述第二差速器主动齿轮的脱开与接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挡电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远离所述太阳轮的一侧转动支承在所述箱体上以实现该侧的径向限位,所述输入轴接近所述太阳轮的一侧不设径向限位。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挡电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第一副轴及第二副轴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副轴及第二副轴分别位于所述输入轴的两侧。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挡电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挡主动齿轮、二挡主动齿轮及三挡主动齿轮沿所述输入轴的轴向向远离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方向依次排布;所述一挡从动齿轮、二挡从动齿轮及第一差速器主动齿轮沿所述第一副轴的轴向向远离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方向依次排布;所述第二差速器主动齿轮及三挡从动齿轮沿所述第二副轴的轴向向远离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方向依次排布。9.根据权利要求5-8任意一项所述的三挡电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副轴上且位于所述一挡从动齿轮及二挡从动齿轮之间;所述第二同步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副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差速器主动齿轮远离所述三挡从动齿轮的一侧。10.根据权利要求5-8任意一项所述的三挡电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挡变速器包括箱体、输入轴、第一副轴、第二副轴、行星齿轮机构、一挡主动齿轮、一挡从动齿轮、二挡主动齿轮、二挡从动齿轮、三挡主动齿轮、三挡主动齿轮、第一差速器主动齿轮、第二差速器主动齿轮、第一同步器及第二同步器;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太阳轮、行星架及齿圈,所述太阳轮与行星轮的行星轮外啮合传动,所述行星架上的行星轮与所述齿圈内啮合传动,所述太阳轮固定连接在所述输入轴的一端,所述输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差速器上设置有同时与所述第一差速器主动齿轮及第二差速器主动齿轮啮合的差速器从动齿轮,所述齿圈固定在所述箱体上,所述行星架转动连接支撑于所述箱体上;所述一挡主动齿轮及二挡主动齿轮空套在所述行星架上,所述一挡从动齿轮及二挡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副轴上,所述第一差速器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副轴上,所述三挡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输入轴上,所述三挡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副轴上,所述第二差速器主动齿轮空套在所述第二副轴上,所述一挡主动齿轮与一挡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二挡主动齿轮和二挡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三挡主动齿轮与三挡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同步器用于控制所述行星架与所述一挡主动齿轮及二挡主动齿轮的脱开与接合,所述第二同步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副轴与所述第二差速器主动齿轮的脱开与接合。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三挡电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器设置在所述行星架上且位于所述一挡从动齿轮及二挡从动齿轮之间;所述第二同步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副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差速器主动齿轮远离所述三挡从动齿轮的一侧。12.根据权利要求5-8任意一项所述的三挡电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挡变速器包括箱体、输入轴、第一副轴、第二副轴、行星齿轮机构、一挡主动齿轮、一挡从动齿轮、二挡主动齿轮、二挡从动齿轮、二挡主动齿轮、三挡主动齿轮、第一差速器主动齿轮、第二差速器主动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冬汤秋彬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