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轴扭转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917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曲轴扭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带轮、盖盘、弧形弹簧、拨叉、惯量环,所述皮带轮包括第一外套、第一内套及第一侧板,所述第一外套同轴套设于所述第一内套;第一侧板为环形,所述第一侧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外套与所述第一内套的同一端,该曲轴扭转阻尼器中的所述惯量环与发动机的曲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并由发动机的曲轴驱动旋转;惯量环与所述拨叉固定连接,从而所述惯量环带动所述拨叉同步转动,所述拨叉上的拨片压缩所述弧形弹簧后带动所述皮带轮转动,只有在拨叉与皮带轮转过一定角度时才能驱动所述皮带轮转动,所述弧形弹簧能够降低发动机曲轴与传动系统接合部分的扭转刚度,调谐传动系统扭转固有频率,使传动系统共振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曲轴扭转阻尼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及其衍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曲轴扭转阻尼器。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乘用车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用于汽车橡胶减振器主要是单级减振器,但是,随着轿车发动机的轻量化和大功率化,单级橡胶阻尼式减振器的减振效果已满足不了曲轴系统扭转振动控制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曲轴扭转阻尼器,其能显著的降低了曲轴的扭转振动。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曲轴扭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带轮、盖盘、弧形弹簧、拨叉、惯量环,所述皮带轮包括第一外套、第一内套及第一侧板,所述第一外套同轴套设于所述第一内套;所述第一侧板为环形,所述第一侧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外套与所述第一内套的同一端,所述第一侧板、第一外套、第一内套合围形成一端开口的环形凹槽,所述弧形弹簧至少为一个,所述弧形弹簧内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并沿着所述环形凹槽的周向弯曲布置,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限制所述弧形弹簧的一端在所述环形凹槽内滑动的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盖盘为环形,所述盖盘扣合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开口端,且所述盖盘与所述皮带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惯量环设置于所述盖盘背离所述环形凹槽的一侧,且所述惯量环与所述皮带轮同轴;所述拨叉包括连接盘及拨片,所述连接盘与所述惯量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拨片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盘的外缘固定连接,所述拨片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环形凹槽,并压缩所述弧形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该曲轴扭转阻尼器中的所述惯量环与发动机的曲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并由发动机的曲轴驱动旋转;惯量环与所述拨叉固定连接,从而所述惯量环带动所述拨叉同步转动,所述拨叉上的拨片压缩所述弧形弹簧后带动所述皮带轮转动,只有在拨叉与皮带轮转过一定角度时才能驱动所述皮带轮转动,所述弧形弹簧能够降低发动机曲轴与传动系统接合部分的扭转刚度,调谐传动系统扭转固有频率,使传动系统共振下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皮带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曲轴扭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带轮1、盖盘2、弧形弹簧3、拨叉4、惯量环5、法兰座6、钢背轴承7、密封圈8、碟簧9、阻尼片10。所述皮带轮1包括第一外套11、第一内套12及第一侧板13,所述第一外套11同轴套设于所述第一内套12;所述第一侧板13为环形,所述第一侧板13固定于所述第一外套11与所述第一内套12的同一端,所述第一侧板13、第一外套11、第一内套12合围形成一端开口的环形凹槽,所述弧形弹簧3至少为一个,所述弧形弹簧3内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并沿着所述环形凹槽的周向弯曲布置,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限制所述弧形弹簧3的一端在所述环形凹槽内滑动的第一限位凸起1a;所述盖盘2为环形,所述盖盘2扣合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开口端,且所述盖盘2与所述皮带轮1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惯量环5设置于所述盖盘2背离所述环形凹槽的一侧,且所述惯量环5与所述皮带轮1同轴;所述拨叉4包括连接盘41及拨片42,所述连接盘41与所述惯量环5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拨片4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盘41的外缘固定连接,所述拨片42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环形凹槽,并压缩所述弧形弹簧3;该曲轴扭转阻尼器中的所述惯量环5与发动机的曲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并由发动机的曲轴驱动旋转;惯量环5与所述拨叉4固定连接,从而所述惯量环5带动所述拨叉4同步转动,所述拨叉4上的拨片42压缩所述弧形弹簧3后带动所述皮带轮1转动,只有在拨叉4与惯量环5转过一定角度时才能驱动所述皮带轮1转动,所述弧形弹簧3能够降低发动机曲轴与传动系统接合部分的扭转刚度,调谐传动系统扭转固有频率,使传动系统共振下降;所述环形凹槽内填充有润滑油脂a。优选的,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凸起1a,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凸起1a将所述环形凹槽分隔成两个半圆环凹槽;所述弧形弹簧3为两个,两个所述弧形弹簧3分别内置于两个所述半圆环凹槽;所述连接盘4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拨片42,两个所述拨片42一一对应压缩两个所述弧形弹簧3,使得所述拨叉可同时对称压缩两个所述弧形弹簧3,提高降振效果;弧形弹簧3采用弹簧钢丝制成,刚度较大,压缩角度大。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凸起1a均由所述第一侧板13的表面向所述环形凹槽的方向凸起形成,所述盖板2上设置有两个第二限位凸起2a,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a均由所述盖板2的表面向所述环形凹槽的方向凸起形成,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a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凸起1a相对布置,并且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a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1a的相对面之间设有容置间隙,两个所述容置间隙用于容置两个所述拨片42,此时两个所述拨片42位于弧形弹簧3的两端,提高了所述弧形弹簧3的可压缩长度。所述法兰座6的一端同轴内置于所述第一内套12,所述法兰座6与所述第一内套12转动连接,所述法兰座6的一端面与所述连接盘41固定连接。所述钢背轴承7同轴套设于所述法兰座6,并且所述第一内套12同轴套设于所述钢背轴承7,从而避免了所述法兰座6相对所述第一内套12转动时产生的摩擦力。所述法兰座6远离所述惯量环5的一端的外缘设置有一环形凸起6a,所述密封圈8同轴套设于所述法兰座6靠近所述第一侧板13的一端,并且所述密封圈8压接于所述环形凸起6a与所述第一侧板13之间,起到密封作用,减少润滑油脂的泄漏。所述碟簧9压接于所述惯量环5与所述连接盘41之间。所述阻尼片10包括第一连接套101、第二连接套102、连接片103,所述连接片103为环形;所述第一连接套101及所述第二连接套102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片103的两个端面,所述连接片103压接于所述碟簧9与所述盖盘2之间,碟簧9能够消除轴向的间隙,并且使阻尼片10与盖盘2贴合,防止润滑脂a泄漏;所述第一连接套101与所述连接片103的外缘同轴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套101同轴套设于所述碟簧9;所述第二连接套102与所述连接片103的内缘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套102的自由端延伸至所述环形凹槽。所述惯量环5包括惯量环本体51、橡胶圈52及壳体53,所述壳体53为圆形,所述壳体53的中部端面压接于所述碟簧9背离所述连接盘41的一侧,所述壳体53、连接盘41、法兰座6通过铆钉b固定连接;所述惯量环本体51同轴套设于所述壳体53;所述橡胶圈52在高压加热状态下硫化粘接于所述壳体53的外周面与所述惯量环本体51的内周面之间。工作原理:该曲轴扭转阻尼器中的所述惯量环5与发动机的曲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并由发动机的曲轴驱动旋转;惯量环5与所述拨叉4固定连接,从而所述惯量环5带动所述拨叉4同步转动,所述拨叉4上的拨片42压缩所述弧形弹簧3后带动所述皮带轮1转动,只有在拨叉4与惯量环5转过一定角度时才能驱动所述皮带轮1转动,所述弧形弹簧3能够降低发动机曲轴与传动系统接合部分的扭转刚度,调谐传动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曲轴扭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带轮、盖盘、弧形弹簧、拨叉、惯量环,所述皮带轮包括第一外套、第一内套及第一侧板,所述第一外套同轴套设于所述第一内套;所述第一侧板为环形,所述第一侧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外套与所述第一内套的同一端,所述第一侧板、第一外套、第一内套合围形成一端开口的环形凹槽,所述弧形弹簧至少为一个,所述弧形弹簧内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并沿着所述环形凹槽的周向弯曲布置,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限制所述弧形弹簧的一端在所述环形凹槽内滑动的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盖盘为环形,所述盖盘扣合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开口端,且所述盖盘与所述皮带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惯量环设置于所述盖盘背离所述环形凹槽的一侧,且所述惯量环与所述皮带轮同轴;所述拨叉包括连接盘及拨片,所述连接盘与所述惯量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拨片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盘的外缘固定连接,所述拨片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环形凹槽,并压缩所述弧形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轴扭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带轮、盖盘、弧形弹簧、拨叉、惯量环,所述皮带轮包括第一外套、第一内套及第一侧板,所述第一外套同轴套设于所述第一内套;所述第一侧板为环形,所述第一侧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外套与所述第一内套的同一端,所述第一侧板、第一外套、第一内套合围形成一端开口的环形凹槽,所述弧形弹簧至少为一个,所述弧形弹簧内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并沿着所述环形凹槽的周向弯曲布置,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限制所述弧形弹簧的一端在所述环形凹槽内滑动的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盖盘为环形,所述盖盘扣合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开口端,且所述盖盘与所述皮带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惯量环设置于所述盖盘背离所述环形凹槽的一侧,且所述惯量环与所述皮带轮同轴;所述拨叉包括连接盘及拨片,所述连接盘与所述惯量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拨片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盘的外缘固定连接,所述拨片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环形凹槽,并压缩所述弧形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扭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轴扭转阻尼器还包括法兰座,所述法兰座的一端同轴内置于所述第一内套,所述法兰座与所述第一内套转动连接,所述法兰座的一端面与所述连接盘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轴扭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轴扭转阻尼器还包括钢背轴承,所述钢背轴承同轴套设于所述法兰座,并且所述第一内套同轴套设于所述钢背轴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轴扭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座远离所述惯量环的一端的外缘设置有一环形凸起,所述的曲轴扭转阻尼器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同轴套设于所述法兰座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并且所述密封圈压接于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扭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洁谈冠华张波周碧海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环离合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