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加工装置
本技术总体来说涉及一种半导体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半导体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今的半导体工业中,硬掩模主要运用于多重光刻工艺中,首先把多重光刻胶图像转移到硬掩模上,然后通过硬掩模将最终图形刻蚀转移到衬底上。为应对集成电路临界尺寸越来越窄的需求,需要制造更高分辨率的图形,光刻胶厚度必须相应的降低以增加图样转移的精确度。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有高选择比的材料当硬掩模来减少光刻胶的厚度,尤其是应用在70纳米以下先进工艺中的高深宽比下的图样转移。现有技术中氮化硅,氮碳化硅,非晶硅,碳薄膜等薄膜皆可作为硬掩模。但对于底材氧化硅薄膜或是掺杂硼、磷或氟的氧化硅薄膜而言,碳薄膜的制造成本低,因此碳薄膜常用于高深宽比的光刻胶图样转移层或是硬掩模层。但在线宽越窄的高密度图形转移工艺中,光刻胶的曝光条件越趋严苛。对于前程工艺碳薄膜与光刻胶间的匹配程度,也会成为光刻胶曝光成功与否的重要关键。随着集成电路临界尺寸越来越窄的要求,为了制造更高分辨率的图形,对硬掩模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碳薄膜作为一种硬掩模,被用来作为图像转移的牺牲层,其薄膜的局部应力均匀性对图像的转移有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10),包括内腔(16),所述内腔具有侧壁(11)和顶壁(13);第一流道(111),位于所述侧壁(11)外,所述第一流道(111)还具有出气孔(115);多个排气孔(114),位于所述侧壁(11)上,用于连通所述内腔(16)与所述第一流道(111);以及进气口(131),位于所述顶壁(13)的中部,连通所述内腔(16);载物平台(14),设置在所述腔体(10)内;其中,多个所述排气孔(114)沿着所述第一流道(111)排列,随着所述排气孔(114)到所述出气孔(115)的距离的增长,所述排气孔(114)的孔径具有增长的趋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10),包括内腔(16),所述内腔具有侧壁(11)和顶壁(13);第一流道(111),位于所述侧壁(11)外,所述第一流道(111)还具有出气孔(115);多个排气孔(114),位于所述侧壁(11)上,用于连通所述内腔(16)与所述第一流道(111);以及进气口(131),位于所述顶壁(13)的中部,连通所述内腔(16);载物平台(14),设置在所述腔体(10)内;其中,多个所述排气孔(114)沿着所述第一流道(111)排列,随着所述排气孔(114)到所述出气孔(115)的距离的增长,所述排气孔(114)的孔径具有增长的趋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16)为筒形,所述第一流道(111)为环形,且所述环形垂直于侧壁(11)的延伸方向。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111)包括为依次靠近所述出气孔(115)的第一区域(116)、第二区域(117)和第三区域(118),所述侧壁(11)对应所述第一区域(116)、所述第二区域(117)和所述第三区域(118)的部分分别为第一侧壁部分、第二侧壁部分和第三侧壁部分,所述第一侧壁部分、所述第二侧壁部分和所述第三侧壁部分上的排气孔(114)的孔径依次减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部分上的排气孔(114)的直径取值范围为21~30mm,所述第二侧壁部分上的排气孔(114)的直径取值范围为16~20mm,所述第三侧壁部分上的排气孔(114)的直径取值范围为10~15mm。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半导体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部分上的相邻两个排气孔(114)的间距、所述第二侧壁部分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