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磁流变液体的梯形内壁圆筒式联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9162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磁流变液体的梯形内壁圆筒式联轴器,由输入组和输出组构成,输入组包括输入轴、输入端壳体和电磁线圈等;输出组包括输出轴、弹簧和输出端壳体等。输入轴末端的凹槽结构与输出轴末端的凸起结构配合,输入轴外圆周的梯形齿与输出轴内圆侧的梯形槽配合,配合面中均充满磁流变液,输入端壳体和输出端壳体连接密封。本发明专利技术联轴器中设有梯形齿‑梯形槽结构,并在轴向增加弹簧,增加了水平隔振效果,减小了联轴器工作时的振动与噪声;同时,具有结构简单,加工维修方便等优点,适用于非大功率场所,不需要精密的设计和加工的部件就能到达好的隔振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汽车联轴器在传递力和力矩的过程中机械接触所产生的振动和噪声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磁流变液体的梯形内壁圆筒式联轴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筒式联轴器,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磁流变液体的梯形内壁圆筒式联轴器,可应用于汽车两轴或轴与回转件之间的连接,避免机械接触。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汽车乘坐舒适性提出更高要求,汽车联轴器是影响底盘传动NVH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联轴器一般通过液压传动来传递力和力矩,虽然能够解决机械接触产生的振动和冲击,但是,传递效率降低且结构复杂,维修不太方便。磁流变液体是一种极具发展前途和工程应用价值的智能材料,它是由悬浮颗粒、稳定剂以及铁磁性易磁化颗粒等物质构成。磁流变液体在磁场的作用下能够在数毫秒内由类液体状态转化为类固体状态。在转化的过程汇中,磁流变液体的粘度保持连续、无级的变化,整个转化过程极快且可控,能耗极小,可实现实时主动控制。在转化过程中,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可以改变其状态转化过程中对接触面的剪切力,从而实现联轴器在传递力和力矩的过程中无机械接触、高效工作。目前,圆筒式和圆盘式联轴器应用较为广泛,圆盘式联轴器主要通过主动轴与多个平行的盘形平面结合,其中相邻的平面之间充满磁流变液体,在电磁线圈通电后由相邻面上的剪切力来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磁流变液体的梯形内壁圆筒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由输入组和输出组构成;所述输入组主要由输入轴(1)和输入端壳体(7)组成,输入轴(1)通过滚动轴承Ⅰ(5)与输入端壳体(7)配合,输入端壳体(7)外侧设有电磁线圈(22);所述输出组主要由输出端壳体(15)、输出轴(20)以及一侧固定在输出轴(20)内壁的弹簧(19)组成,输出轴(20)通过滚动轴承Ⅱ(18)与输入端壳体(15)配合;所述输入轴(1)与输出轴(20)共轴线,输入轴(1)末端设有凹槽(23),输出轴(20)的末端设有与凹槽(23)配合的凸起(26),输入轴(1)末端外圆周沿轴向设置有梯形齿结构(24),输出轴(20)内壁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磁流变液体的梯形内壁圆筒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由输入组和输出组构成;所述输入组主要由输入轴(1)和输入端壳体(7)组成,输入轴(1)通过滚动轴承Ⅰ(5)与输入端壳体(7)配合,输入端壳体(7)外侧设有电磁线圈(22);所述输出组主要由输出端壳体(15)、输出轴(20)以及一侧固定在输出轴(20)内壁的弹簧(19)组成,输出轴(20)通过滚动轴承Ⅱ(18)与输入端壳体(15)配合;所述输入轴(1)与输出轴(20)共轴线,输入轴(1)末端设有凹槽(23),输出轴(20)的末端设有与凹槽(23)配合的凸起(26),输入轴(1)末端外圆周沿轴向设置有梯形齿结构(24),输出轴(20)内壁沿轴向设有与梯形齿结构(24)配合的梯形槽结构(25);所述凹槽(23)与凸起(26)以及梯形齿结构(24)与梯形槽结构(25)的配合面内缝隙中均充满磁流变液体(21);所述输出端壳体(15)与输入端壳体(7)相连并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流变液体的梯形内壁圆筒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组还包括与输入端壳体(7)相连的输入端端盖(3)、以及设置在输入轴(1)和输入端壳体(7)之间的密封圈(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流变液体的梯形内壁圆筒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22)两侧通过两个圆环(8)实现轴向固定,电磁线圈(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勇李松江逸飞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