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吲哚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合物相关领域,尤其是一种吲哚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端粒(Telomeres)是存在于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它与端粒结合蛋白一起构成了特殊的“帽子”结构。端粒存在于染色体末端,1988年,人类端粒DNA序列确认由非常短而且数目精确的串联的TTAGGG重复排列而成,与核糖核蛋白组成的特殊结构。端粒末端与端粒结合蛋白在细胞内形成的是环套结构,而不是单纯的线性结构。从单细胞的有机体到高等的动植物,端粒DNA的结构和功能都很保守。端粒在染色体的末端提供了一个保护性的帽,与端粒相比,断裂染色体的末端极易融合并容易被核酸外切酶溶解。端粒能够保护染色体末端免于融合和退化,所以避免了亚端粒区遗传信息的丢失。端粒酶又称端粒酶逆转录酶,是一种能延长端粒末端的蛋白质和RNA构成的核糖蛋白酶体,相对分子质量在200-500kD。并确定由互补于DNA的RNA成分(hTR)、具有逆转录酶活性的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和端粒酶相关蛋白1(hTEP1)三个亚单位组成。hTERT是RNA依赖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吲哚酮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为1‑(4‑氯苄基)‑3‑(羟基亚氨基)‑4‑(4‑(三氟甲基)苯基)二氢吲哚‑2‑酮,具有式(I)所示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22 CN 20171140617331.一种吲哚酮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为1-(4-氯苄基)-3-(羟基亚氨基)-4-(4-(三氟甲基)苯基)二氢吲哚-2-酮,具有式(I)所示结构:2.权利要求1所述吲哚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每250mL水溶解3-溴苯胺0.05mol,盐酸羟胺0.15mol,硫酸钠0.35mol,2N盐酸和水合氯醛0.06mol,90℃反应2h,TLC检测反应完全后,将反应体系过滤,滤液减压浓缩直接进行下一步反应;(2)向搅拌的浓硫酸溶液20mL中分批加入步骤(1)所得化合物,将反应混合物加热至65℃;TLC分析确定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并倒入冰水中;用水洗涤固体沉淀物并干燥;将粗产物溶于NaOH水溶液中,并用4NHCl酸化;将沉淀的产物过滤,洗涤并干燥;(3)10mLDMF溶解步骤(2)所得化合物4.4mmol,碳酸钾1.8g,4-氯苄溴1.1g,在室温氩气保护下搅拌2小时;TLC分析确定反应完成后,通过加入过量的冰水淬灭反应并搅拌30分钟;过滤悬浮液并干燥滤饼,得红色固体;(4)8mLDMF溶解步骤(3)所得化合物351mg、1.0mmol,(4-三氟甲基苯基)硼酸209mg、1.1mmol,四(三苯基膦)钯116mg、0.1mmol和碳酸铯6.52mg、2.0mmo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爱坡,李玉银,郁彭,刘阳,李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