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橡胶组合物以及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5578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其中,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得到的偶联聚合物的比例为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整体的30质量%以上且小于70质量%,并且,利用吸附GPC得到的改性率为上述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整体的30质量%以上且小于70质量%;将上述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利用GPC得到的偶联聚合物的峰值分子量以Mp1表示、将非偶联聚合物的峰值分子量以Mp2表示时,(Mp1/Mp2)≧3.4;收缩因子(g')小于0.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橡胶组合物以及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橡胶组合物以及轮胎。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对汽车的低油耗化要求提高,要求对汽车用轮胎、特别是与地面接触的轮胎胎面中使用的材料进行改进。近年来,正在要求开发滚动阻力小、即具有低磁滞损耗性的材料。另外,为了减轻轮胎的重量,需要减小轮胎胎面部的厚度,也进一步要求加工性、耐磨耗性高的材料。作为应对上述要求的材料,可以举出包含橡胶与炭黑、氧化硅等增强性填充剂的材料。例如,在使用包含氧化硅的材料时,能够谋求提高低磁滞损耗性与抗湿滑性的平衡性。另外还进行了下述的尝试:通过在运动性高的橡胶分子末端部导入与氧化硅具有亲和性或反应性的官能团,由此改善材料中的氧化硅的分散性,进而通过与氧化硅颗粒结合来降低橡胶分子末端部的运动性、降低磁滞损耗。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使具有缩水甘油基氨基的改性剂与聚合物活性末端反应而得到的改性二烯系橡胶。另外,在专利文献2~4中提出了使含有氨基的烷氧基硅烷类与聚合物活性末端反应而得到的改性二烯系橡胶及其与氧化硅的组合物。此外,在专利文献5和6中提出了使环式氮杂硅环化合物与聚合物活性末端反应而进行了官能化的聚合物。另外,在专利文献7中提出了使聚合物活性末端与多官能性硅烷化合物进行偶联反应而得到的二烯系橡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01/23467号小册子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9035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189616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171418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表2008-527150号公报专利文献6:国际公开第11/129425号小册子专利文献7:国际公开第07/114203号小册子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对于包含氧化硅的材料来说,由于其具有亲水性的表面,因而与具有疏水性表面的炭黑相比,与共轭二烯系橡胶的亲和性低,具有分散性劣于炭黑的缺点。因此,在使用包含氧化硅的材料的情况下,为了赋予氧化硅与橡胶间的结合、改善分散性,需要使其另外含有硅烷偶联剂等。另外,在橡胶的分子末端导入有与氧化硅的反应性高的官能团(例如烷氧基甲硅烷基)的材料具有下述的加工性倾向于劣化的问题:在混炼工序中与氧化硅颗粒进行反应,由于组合物的粘度上升而难以进行混炼;或者在混炼后制成片时容易发生表面粗糙或者片容易断裂。此外,将这样的材料制成硫化物后,特别是制成包含氧化硅等无机填充剂的硫化物后,还具有低磁滞损耗性与抗湿滑性的平衡以及耐磨耗性不充分的问题。进而,含有烷氧基甲硅烷基的聚合物还具有可能会由于自缩合反应而使门尼粘度的经时稳定性不充分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其门尼粘度的经时稳定性特别充分,在制造硫化物时的加工性优异,制成硫化物后的低磁滞损耗性优异。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下述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由此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所述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含有规定比例的偶联聚合物,且改性率为规定值以上,偶联聚合物的峰值分子量(Mp1)相对于非偶联聚合物的峰顶(Mp2)之比(Mp1/Mp2)为规定值以上,收缩因子(g’)为规定值。即,本专利技术如下所述。[1]一种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其中,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得到的偶联聚合物的比例为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整体的30质量%以上且小于70质量%,并且,利用吸附GPC得到的改性率为上述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整体的30质量%以上且小于70质量%,将上述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利用GPC得到的偶联聚合物的峰值分子量以Mp1表示、将非偶联聚合物的峰值分子量以Mp2表示时,(Mp1/Mp2)≧3.4,收缩因子(g’)小于0.60。[2]如上述[1]所述的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其中,该聚合物含有氮原子和/或硅原子。[3]如上述[1]或[2]所述的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其中,(Mp1/Mp2)≧3.8。[4]如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其中,上述收缩因子(g’)小于0.50。[5]如上述[2]~[4]中任一项所述的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其中,上述氮原子和硅原子为来自偶联剂的氮原子和硅原子。[6]如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其中,该聚合物具有支链,支化度为6以上。[7]如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其中,该聚合物具有支链,支化度为8以上。[8]如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其中,利用GPC得到的分子量分布含有2个峰。[9]一种橡胶组合物,其包含:橡胶成分,其包含10质量%以上的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以及氧化硅系填充剂,其相对于上述橡胶成分100质量份为5.0质量份以上150质量份以下。[10]一种轮胎,其含有上述[9]所述的橡胶组合物。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得到一种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其门尼粘度的经时稳定性充分,制造硫化物时的加工性优异,制成硫化物后具有优异的低磁滞损耗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下文中称为“本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以下的记载,可以在其要点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来实施。[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本实施方式的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中,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得到的偶联聚合物的比例为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整体的30质量%以上且小于70质量%,并且,利用吸附GPC得到的改性率为上述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整体的30质量%以上且小于70质量%,将上述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利用GPC得到的偶联聚合物的峰值分子量以Mp1表示、将非偶联聚合物的峰值分子量以Mp2表示时,(Mp1/Mp2)≧3.4,收缩因子(g’)小于0.60。本实施方式的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通过为上述构成,门尼粘度的经时稳定性充分,可得到优异的加工性和耐磨耗性,并且制成硫化物后的低磁滞损耗性优异。<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本实施方式的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优选具有偶联残基和与该偶联残基结合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本实施方式的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中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是与偶联残基结合的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的结构单元,例如是通过后述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与偶联剂的反应而生成的源自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的结构单元。<偶联残基>本实施方式的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中的“偶联残基”是与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结合的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的结构单元,例如是通过后述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与偶联剂的反应而生成的源自偶联剂的结构单元。<偶联率>本实施方式的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利用GPC(凝胶渗透色谱法)得到的偶联聚合物的比例(下文中也称为“偶联率”)为上述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整体的30质量%以上且小于70质量%。本实施方式的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的偶联率可以如下求出。首先,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利用GPC得到的分子量分布曲线,划分成:不与偶联剂反应、作为最低分子量成分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峰(下文中称为“非偶联聚合物峰”);以及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藉由偶联残基结合而成的作为更高分子量成分的“偶联聚合物峰”。在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其中,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得到的偶联聚合物的比例为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整体的30质量%以上且小于70质量%,并且,利用吸附GPC得到的改性率为所述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整体的30质量%以上且小于70质量%,将所述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利用GPC得到的偶联聚合物的峰值分子量以Mp1表示、将非偶联聚合物的峰值分子量以Mp2表示时,Mp1/Mp2≧3.4,收缩因子g’小于0.6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8.19 JP 2016-1614291.一种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其中,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得到的偶联聚合物的比例为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整体的30质量%以上且小于70质量%,并且,利用吸附GPC得到的改性率为所述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整体的30质量%以上且小于70质量%,将所述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利用GPC得到的偶联聚合物的峰值分子量以Mp1表示、将非偶联聚合物的峰值分子量以Mp2表示时,Mp1/Mp2≧3.4,收缩因子g’小于0.6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其中,该聚合物含有氮原子和/或硅原子。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其中,Mp1/Mp2≧3.8。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川新一京美纪
申请(专利权)人:旭化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