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将发声装置设置在刹车把手内的智能自行车车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5060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1:21
一种将发声装置设置在刹车把手内的智能自行车车铃,在刹车把手内部设有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包括沿刹车把手的长度方向顺序布置的金属铃及金属球,且金属铃靠近刹车把手的尾部,弹簧一端与金属球连接,弹簧另一端与挡板连接;刹车把手,包括把手本体以及与其配合的把手安装体,把手安装体内设有刹车绳卡扣,刹车绳卡扣的一端与把手本体铰接,刹车绳卡扣的另一端与刹车绳连接,刹车绳卡扣与刹车绳连接该端设有磁铁,把手安装体内设有能与磁铁形成感应电流的电子刹车开关感应装置,电子刹车开关感应装置通过导线与把手安装体外的接插件相连,电子刹车开关感应装置与刹车绳卡扣呈水平平行且偏向于把手本体,刹车绳卡扣可随把手本体水平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将发声装置设置在刹车把手内的智能自行车车铃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自行车
,尤其涉及一种将发声装置设置在刹车把手内的智能自行车车铃。
技术介绍
智能自行车车铃是提示注意的信号,常见智能自行车通常配有一个单独的车铃,车铃装在车把管上,且这类车铃多为两种:第一种车铃体积较大,通过齿轮传动带动金属环与铃铛相撞发出声音,多用于普通休闲智能自行车;第二种结构比较简单,塑料拨杆与弹簧连接,通过拨动塑料拨杆挤压弹簧,然后松开塑料拨杆,在弹簧的作用塑料拨杆撞击到金属外罩上发出声音,此类车铃在山地车中较为常见。这两类车铃均是作为智能自行车上的一个单独配件,其存在如下缺陷:一方面,车铃是固定配装到智能自行车车把管上,通常需要通过骑车者用手去扳动拨杆从而带动撞击发声,因此有的骑车者可能够不着车铃的拨杆,不便于实际操作;另一方面,采用齿轮传动的机械式车铃结构,长久使用会出现锈蚀、卡死等现象,影响车铃的正常使用;第三,使用单独的车铃配件装置在车把管上,影响智能自行车的整体观感。
技术实现思路
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进行研究和改进,提供一种将发声装置设置在刹车把手内的智能自行车车铃,其将发声装置设置在刹车把手内,省却了单独的车铃部件,通过刹车把手控制车铃发声,操作便利,安全可靠,且结构简单。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将发声装置设置在刹车把手内的智能自行车车铃,在刹车把手内部设有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包括沿刹车把手的长度方向顺序布置的金属铃及金属球,且金属铃靠近刹车把手的尾部,弹簧一端与金属球连接,弹簧另一端与挡板连接,挡板固定支撑在刹车把手内,金属球下方抵接在滑座上,滑座与刹车把手固接,且滑座的长度延伸至靠近金属铃;刹车把手,包括把手本体以及与其配合的把手安装体,把手安装体内设有刹车绳卡扣,刹车绳卡扣的一端与把手本体铰接,刹车绳卡扣的另一端与刹车绳连接,刹车绳卡扣与刹车绳连接该端设有磁铁,把手安装体内设有能与磁铁形成感应电流的电子刹车开关感应装置,电子刹车开关感应装置通过导线与把手安装体外的接插件相连,电子刹车开关感应装置与刹车绳卡扣呈水平平行且偏向于把手本体,刹车绳卡扣可随把手本体水平移动;挡板,包括用于启闭源炉开口的第一遮挡层和第二遮挡层、连接第一遮挡层和第二遮挡层的连接杆,第一遮挡层和第二遮挡层位于源炉开口的同一侧且第二遮挡层较第一遮挡层远离源炉开口。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金属铃可转动地支撑在支撑杆上,支撑杆固定支撑在刹车把手内;所述金属球与金属铃的铃口直径一致;所述滑座支撑金属球的上端面为弧形面;所述刹车把手内部沿刹车把手的长度方向顺序布置有两套所述发声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发声装置设置在刹车把手内,在刹车减速的同时瞬间松开被拉紧的刹车把手时,刹车把手急停对其内部的金属球产生的惯性冲击力,使其克服弹簧的弹力,继而使金属球移动并撞击金属铃由此发声从而起到警示的作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将发声装置设置在刹车把手内的智能自行车车铃相比于传统的机械式车铃,避免了长期使用易卡死及损坏的技术问题,相比于传统的作为智能自行车单独配件的智能自行车车铃而言,由于传统单独配件的车铃是固定在车把管上,不便于所有人操作,本专利技术将发声装置设置在刹车把手内,不但不会受限于传统车铃的使用受限及操作不便问题,能够满足所有人的使用需求,操作便利,安全可靠,而且省却了单独的车铃部件,提升了智能自行车的整体美观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局部剖视。其中:1、刹车把手;2、金属铃;3、金属球;4、弹簧;5、挡板;6、滑座;7、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图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将发声装置设置在刹车把手内的智能自行车车铃是在刹车把手1内部设有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包括沿刹车把手1的长度方向顺序布置的金属铃2及金属球3,且金属铃2靠近刹车把手1的尾部,弹簧4一端与金属球3连接,弹簧4另一端与挡板5连接,挡板5固定支撑在刹车把手1内,金属球3下方抵接在滑座6上,滑座6与刹车把手1固接,且滑座6的长度延伸至靠近金属铃2;刹车把手1,包括把手本体以及与其配合的把手安装体,把手安装体内设有刹车绳卡扣,刹车绳卡扣的一端与把手本体铰接,刹车绳卡扣的另一端与刹车绳连接,刹车绳卡扣与刹车绳连接该端设有磁铁,把手安装体内设有能与磁铁形成感应电流的电子刹车开关感应装置,电子刹车开关感应装置通过导线与把手安装体外的接插件相连,电子刹车开关感应装置与刹车绳卡扣呈水平平行且偏向于把手本体,刹车绳卡扣可随把手本体水平移动;挡板5,包括用于启闭源炉开口的第一遮挡层和第二遮挡层、连接第一遮挡层和第二遮挡层的连接杆,第一遮挡层和第二遮挡层位于源炉开口的同一侧且第二遮挡层较第一遮挡层远离源炉开口。进一步地,为了提高金属铃2的发声效果,使金属铃2可转动地支撑在支撑杆7上,支撑杆7固定支撑在刹车把手1内,如此减小金属铃2与刹车把手1尾部的接触面积,保证金属球3与金属铃2的撞击过程中的振动发声效果;为了提高车铃发声音量,在刹车把手1内部沿刹车把手1的长度方向顺序布置有两套所述发声装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将发声装置设置在刹车把手内的智能自行车车铃中,优选所述金属球3与金属铃2的铃口直径一致,且滑座6支撑金属球3的上端面为弧形面。在遇到需要警示的情况下,即可通过拉紧刹车把手1,刹车把手1的拉紧程度并不需要达到刹车的程度,智能自行车在刹车减速的同时,瞬间松开刹车把手1,刹车把手1快速回位并且在原始位置急停,此时,刹车把手1内部的金属球3在较强的惯性冲击力作用下,克服弹簧4的弹力,沿着滑座6上端面滑动到金属铃2边缘位置,继而剧烈碰撞金属铃2从而发出提示音,由此,在每一次瞬间松开被拉紧的刹车把手1直至刹车把手1恢复原位的过程中,均会使金属球3撞击金属铃2从而发出声音。当惯性冲击力消除时,金属球3在弹簧4的弹力作用下沿滑座6回到原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将发声装置设置在刹车把手内的智能自行车车铃通过将发声装置设置在刹车把手内,在刹车减速的同时瞬间松开刹车把手时,能够实现发声从而起到警示的作用。以上描述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不是对专利技术的限定,本专利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将发声装置设置在刹车把手内的智能自行车车铃,其特征在于:在刹车把手(1)内部设有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包括沿刹车把手(1)的长度方向顺序布置的金属铃(2)及金属球(3),且金属铃(2)靠近刹车把手(1)的尾部,弹簧(4)一端与金属球(3)连接,弹簧(4)另一端与挡板(5)连接,挡板(5)固定支撑在刹车把手(10)内,金属球(3)下方抵接在滑座(6)上,滑座(6)与刹车把手(1)固接,且滑座(6)的长度延伸至靠近金属铃(2);刹车把手(1),包括把手本体以及与其配合的把手安装体,把手安装体内设有刹车绳卡扣,刹车绳卡扣的一端与把手本体铰接,刹车绳卡扣的另一端与刹车绳连接,刹车绳卡扣与刹车绳连接该端设有磁铁,把手安装体内设有能与磁铁形成感应电流的电子刹车开关感应装置,电子刹车开关感应装置通过导线与把手安装体外的接插件相连,电子刹车开关感应装置与刹车绳卡扣呈水平平行且偏向于把手本体,刹车绳卡扣可随把手本体水平移动;挡板(5),包括用于启闭源炉开口的第一遮挡层和第二遮挡层、连接第一遮挡层和第二遮挡层的连接杆,第一遮挡层和第二遮挡层位于源炉开口的同一侧且第二遮挡层较第一遮挡层远离源炉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将发声装置设置在刹车把手内的智能自行车车铃,其特征在于:在刹车把手(1)内部设有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包括沿刹车把手(1)的长度方向顺序布置的金属铃(2)及金属球(3),且金属铃(2)靠近刹车把手(1)的尾部,弹簧(4)一端与金属球(3)连接,弹簧(4)另一端与挡板(5)连接,挡板(5)固定支撑在刹车把手(10)内,金属球(3)下方抵接在滑座(6)上,滑座(6)与刹车把手(1)固接,且滑座(6)的长度延伸至靠近金属铃(2);刹车把手(1),包括把手本体以及与其配合的把手安装体,把手安装体内设有刹车绳卡扣,刹车绳卡扣的一端与把手本体铰接,刹车绳卡扣的另一端与刹车绳连接,刹车绳卡扣与刹车绳连接该端设有磁铁,把手安装体内设有能与磁铁形成感应电流的电子刹车开关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恒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思万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