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1181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精细化学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学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光学压敏胶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合物或预聚物30‑60份、稀释单体10‑50份、光引发剂0.5‑2份、交联剂0.08‑1.5份和增粘剂1‑10份。在各组分的协调配合作用下得到具有实用价值的高折射率光学压敏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光学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将预聚物或聚合物、稀释单体、光引发剂、交联剂和增粘剂混合,并经过紫外线固化处理后得到光学压敏胶。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通过该方法得到的光学压敏胶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其折射率不低于1.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精细化学品
,尤其是涉及一种光学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光学透明胶黏剂被广泛应用于光学显示领域,用于连接显示模组,玻璃盖板,塑料盖板,触摸屏等显示单元,作为其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光学胶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光学胶在显示领域一般用于显示视窗和显示模组(LCD和OLED)的连接,随着OLED显示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在某些应用场合,需用于连接的光学胶黏剂具有较高的折射率,用于提高OLED显示器的亮度,而普通的光学压敏胶折射率一般在1.47左右,而OLED发光层以及ITO的折射率都比较大,导致从OLED发出的光在通过OCA的界面时会损失一部分,从而影响显示的亮度和OLED的发光效率。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压敏胶,主要包括预聚物或聚合物、稀释单体、光引发剂、交联剂和增粘剂,通过各组分的协调配合作用,该光学压敏胶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和优异的粘结强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将上述预聚物或聚合物、稀释单体、光引发剂、交联剂和增粘剂混合,并经过紫外线固化处理后得到光学压敏胶。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得到的光学压敏胶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其折射率不低于1.60。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学压敏胶,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合物或预聚物30-60份、稀释单体10-50份、光引发剂0.5-2份、交联剂0.08-1.5份和增粘剂1-10份。优选地,所述光学压敏胶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合物或预聚物40-50份、稀释单体20-35份、光引发剂0.8-1.5份、交联剂1-1.2份和增粘剂3-7份。优选地,所述聚合物或预聚物是含硫或者含有苯环的离域电子共轭体系的聚合物或预聚物;优选地,所述聚合物选自丙烯酸酯聚合物;优选地,所述聚合物的分子量不低于100000,优选为200000以上,更优选为400000以上;优选地,所述预聚物选自聚氨酯预聚物、改性环氧预聚物和改性有机硅预聚物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预聚物的分子量不低于10000,优选为不低于20000,更优选为30000-60000。优选地,所述稀释单体包括2-苯氧基已基丙烯酸酯、2-苯氧基已基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苄酯、哌嗪类硫代氨基甲酸酯、二乙胺类氨基硫代甲酸酯、二苄胺类氨基硫代甲酸酯、二环己胺类氨基硫代甲酸酯、N-甲基哌嗪类氨基硫代甲酸酯和N-甲基苯胺类氨基硫代甲酸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光引发剂包括苯偶酰双甲醚、二烷氧基苯乙酮、苯甲酰甲酸甲酯、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1-丙酮、2-苯基苄-2-二甲基胺-1-(4-吗啉苄苯基)丁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二苯甲酮、4,4'-双(二乙氨基)苯甲酮、2-异丙基硫杂蒽酮和4-二甲胺基-苯甲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交联剂包括已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已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已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已氧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和三环癸烷和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增粘剂包括氢化芳香族改性萜烯树脂、氢化萜烯酚树脂、氢化石油树脂和氢化松香树脂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光学压敏胶还包括热稳定剂0.1-1份;优选地,所述光学压敏胶还包括偶联剂0.05-0.6份;更优选地,所述光学压敏胶还包括光稳定剂0.1-0.7份;更优选地,所述光学压敏胶还包括消泡剂0.09-0.5份。如上所述的光学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聚合物或预聚物、稀释单体、光引发剂、交联剂和增粘剂混合;(b)将步骤(a)中混合完成后的胶水涂布在两层离型膜之间,固化后得到光学压敏胶;优选地,所述混合过程中的温度为30-50℃,更优选为35-40℃;优选地,所述混合过程中的真空度为-650~-800mbar,更优选为-700~-750mbar;优选地,所述混合完成后抽真空的真空度为-930~-990mbar,更优选为-950~-970mbar。优选地,所述固化方法为紫外线照射固化;优选地,所述紫外线固化的波长为200-420nm,更优选为320-420nm。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的光学压敏胶主要包括预聚物或聚合物、稀释单体、光引发剂、交联剂和增粘剂,为了获得具有较高折射率的光学胶,需要采用特殊结构的预聚物或者聚合物和稀释单体配合,预聚物或聚合物需要是含硫或者含有苯环的离域电子共轭体系的聚合物或预聚物,稀释单体也需要是含硫,脂肪环,苯环等结构的丙烯酸酯单体,再配合增粘剂,光引发剂和交联剂等助剂,在各组分的协调配合作用下才能得到具有实用价值的高折射率光学压敏胶。(2)本专利技术中的光学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将预聚物或聚合物、稀释单体、光引发剂、交联剂和增粘剂混合,并经过紫外线固化处理后得到光学压敏胶。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通过该方法得到的光学压敏胶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其折射率不低于1.60。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光穿过OLED结构部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一种光学压敏胶,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合物或预聚物30-60份、稀释单体10-50份、光引发剂0.5-2份、交联剂0.08-1.5份和增粘剂1-10份。本专利技术采用特殊结构的预聚物或者聚合物和稀释单体配合,预聚物或聚合物需要是含硫或者含有苯环等离域电子共轭体系的聚合物或预聚物,稀释单体也需要是含硫,脂肪环,苯环等结构的丙烯酸酯单体,再配合增粘剂,光引发剂和交联剂,在各组分的协调配合作用下得到具有实用价值的高折射率光学压敏胶。聚合物或预聚物的重量份数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例如为30份、35份、40份、45份、50份、55份或60份。稀释单体的重量份数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例如为10份、15份、20份、25份、30份、35份、40份、45份或50份。光引发剂的重量份数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例如为0.5份、0.8份、1份、1.2份、1.5份、1.8份或2份。交联剂的重量份数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例如为0.08份、0.1份、0.2份、0.2份、0.3份、0.4份、0.5份、0.6份、0.7份、0.8份、1份、1.2份或1.5份。增粘剂的重量份数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例如为1份、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或10份。优选地,所述光学压敏胶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合物或预聚物40-50份、稀释单体20-35份、光引发剂0.8-1.5份、交联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压敏胶,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合物或预聚物30‑60份、稀释单体10‑50份、光引发剂0.5‑2份、交联剂0.08‑1.5份和增粘剂1‑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压敏胶,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合物或预聚物30-60份、稀释单体10-50份、光引发剂0.5-2份、交联剂0.08-1.5份和增粘剂1-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压敏胶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合物或预聚物40-50份、稀释单体20-35份、光引发剂0.8-1.5份、交联剂1-1.2份和增粘剂3-7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或预聚物是含硫或者含苯环的离域电子共轭体系的聚合物或预聚物;优选地,所述聚合物选自丙烯酸酯聚合物;优选地,所述聚合物的分子量不低于100000,优选分子量为不低于200000,更优选分子量为不低于400000;优选地,所述预聚物选自聚氨酯预聚物、改性环氧预聚物和改性有机硅预聚物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预聚物的分子量不低于10000,优选为不低于20000,更优选为30000-60000。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单体包括2-苯氧基已基丙烯酸酯、2-苯氧基已基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苄酯、哌嗪类硫代氨基甲酸酯、二乙胺类氨基硫代甲酸酯、二苄胺类氨基硫代甲酸酯、二环己胺类氨基硫代甲酸酯、N-甲基哌嗪类氨基硫代甲酸酯和N-甲基苯胺类氨基硫代甲酸酯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包括苯偶酰双甲醚、二烷氧基苯乙酮、苯甲酰甲酸甲酯、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1-丙酮、2-苯基苄-2-二甲基胺-1-(4-吗啉苄苯基)丁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华邹学良周玉波朱蓉安明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凡赛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