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0598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包括前车架、水平姿态的脚踏箱和后车架;所述前车架上端一体化设置有自行车头管,所述自行车头管的前侧一体化设置有向前延伸的前货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采用三段式的可拆卸车架结构,避免了一体化焊接工艺的一致性差的弊端,同时车架可以拆卸,便于装配和运输,同时后车架的鞍座支撑结构采用三角形框架的稳定结构,增强结构稳定性的同时还降低的整车的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
本技术属于自行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
技术介绍
骑行电动自行车都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并且电动自行车环保节能,也非常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现有的自行车车架往往采用一体化焊接成型的结构,焊接方式不仅工艺难度高,而且产品一致性不好,而焊接的一体化整车架也不方便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三段式可拆解的电动自行车车架。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包括前车架、水平姿态的脚踏箱和后车架;所述前车架上端一体化设置有自行车头管,所述自行车头管的前侧一体化设置有向前延伸的前货架;所述前车架的下端后侧可拆卸连接脚踏箱的前端,所述脚踏箱的后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后车架的下端前侧;所述后车架的顶部一体化设置有三角形框架结构的鞍座支撑,所述鞍座支撑尾部一体化连接有向后延伸的后货架;所述后货架与所述鞍座支撑之间的上侧凸起设置有鞍座靠架。进一步的,所述后货架和前货架均为水平的矩形框架结构,所述矩形框架结构内一体化设置有若干横向的结构梁,所述鞍座靠架为向上突起的U形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鞍座支撑上方固定安装有鞍座,所述鞍座的后端顶靠所述鞍座靠架;所述后车架底部设置有五通轴孔;所述脚踏箱底部还安装有脚撑。进一步的,所述前车架的下端后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部阵列设置有若干通孔柱;所述脚踏箱的前端一体化阵列设置有若干锁紧螺纹孔柱;各所述通孔柱分别与各所述锁紧螺纹孔柱通过紧固螺栓紧固连接;所述脚踏箱为上端开放的矩形箱体结构;脚踏箱的内部设置有动力电池仓,所述电池仓顶部可拆卸铺设置有脚踏盖;所述后车架的下端前侧设置有竖向的结合端面,所述结合端面上设置有若干锁紧螺纹孔,所述结合端面与所述脚踏箱的后端面通过锁紧螺栓锁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前车架、水平姿态的脚踏箱和后车架均为铝合金材质。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结构简单,采用三段式的可拆卸车架结构,避免了一体化焊接工艺的一致性差的弊端,同时车架可以拆卸,便于装配和运输,同时后车架的鞍座支撑结构采用三角形框架的稳定结构,增强结构稳定性的同时还降低的整车的重量。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车架拆卸第一示意图;附图2为本车架拆卸第二示意图;附图3为前车架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整车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至4所示的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包括前车架4、水平姿态的脚踏箱7和后车架10;所述前车架4上端一体化设置有自行车头管3,所述自行车头管3的前侧一体化设置有向前延伸的前货架1;本实施例将车架设置成前车架4、脚踏箱7和后车架10的三段式结构,便于拆解和运输,避免了传统焊接的一体化结构,造成产品一致性不高,工艺难度高的弊端,本实施例中的前车架4、水平姿态的脚踏箱7和后车架10均为铝合金材质。所述前车架4的下端后侧可拆卸连接脚踏箱7的前端,所述脚踏箱7的后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后车架10的下端前侧;所述后车架10的顶部一体化设置有三角形框架结构的鞍座支撑11,所述鞍座支撑11尾部一体化连接有向后延伸的后货架12;所述后货架12与所述鞍座支撑11之间的上侧凸起设置有鞍座靠架21,鞍座靠架21既起到对鞍座的限位作用,防止鞍座向后滑,又可以充当扶手,后货架10上承载的人可以直接扶着鞍座靠架21,不用扶着骑行人的腰,影响骑行人发挥,本实施例中,后货架12和前货架1均为水平的矩形框架结构,所述矩形框架结构内一体化设置有若干横向的结构梁,所述鞍座靠架21为向上突起的U形架结构。所述鞍座支撑11上方固定安装有鞍座15,所述鞍座15的后端顶靠所述鞍座靠架21;所述后车架10底部设置有五通轴孔9;所述脚踏箱7底部还安装有脚撑。所述前车架4的下端后侧设置有第一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5内部阵列设置有若干通孔柱17;所述脚踏箱7的前端一体化阵列设置有若干锁紧螺纹孔柱6;各所述通孔柱17分别与各所述锁紧螺纹孔柱6通过紧固螺栓紧固连接;所述脚踏箱7为上端开放的矩形箱体结构;脚踏箱7的内部设置有动力电池仓18,所述电池仓18顶部可拆卸铺设置有脚踏盖;采用可拆卸的脚踏盖便于电池的维护;所述后车架10的下端前侧设置有竖向的结合端面23,所述结合端面23上设置有若干锁紧螺纹孔,所述结合端面23与所述脚踏箱7的后端面通过锁紧螺栓锁紧连接。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架(4)、水平姿态的脚踏箱(7)和后车架(10);所述前车架(4)上端一体化设置有自行车头管(3),所述自行车头管(3)的前侧一体化设置有向前延伸的前货架(1);所述前车架(4)的下端后侧可拆卸连接脚踏箱(7)的前端,所述脚踏箱(7)的后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后车架(10)的下端前侧;所述后车架(10)的顶部一体化设置有三角形框架结构的鞍座支撑(11),所述鞍座支撑(11)尾部一体化连接有向后延伸的后货架(12);所述后货架(12)与所述鞍座支撑(11)之间的上侧凸起设置有鞍座靠架(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架(4)、水平姿态的脚踏箱(7)和后车架(10);所述前车架(4)上端一体化设置有自行车头管(3),所述自行车头管(3)的前侧一体化设置有向前延伸的前货架(1);所述前车架(4)的下端后侧可拆卸连接脚踏箱(7)的前端,所述脚踏箱(7)的后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后车架(10)的下端前侧;所述后车架(10)的顶部一体化设置有三角形框架结构的鞍座支撑(11),所述鞍座支撑(11)尾部一体化连接有向后延伸的后货架(12);所述后货架(12)与所述鞍座支撑(11)之间的上侧凸起设置有鞍座靠架(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货架(12)和前货架(1)均为水平的矩形框架结构,所述矩形框架结构内一体化设置有若干横向的结构梁,所述鞍座靠架(21)为向上突起的U形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支撑(11)上方固定安装有鞍座(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直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智租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