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架及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089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车架,包括车把、连接管、前叉竖管以及设置在连接管下方的下管,连接管套设在前叉竖管的上方,连接管的内壁与前叉竖管的外壁之间形成过线通道,下管与前叉竖管的外壁呈夹角连接,前叉竖管的侧壁与下管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护线盒,第一护线盒具有与下管内部连通的第一内腔,第一护线盒上开设有供线束穿出的出线孔,车把的内部、过线通道、下管的内部以及第一内腔分别连通。其能将线束收纳在内部,避免被人为破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动车,其能将线束隐藏在车辆内,使用寿命长。

A Frame and Electric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rame, which comprises a handlebar, a connecting pipe, a front fork vertical pipe and a lower pipe arranged below the connecting pipe. The connecting pipe sleeve is arranged above the front fork vertical pipe. A line passage is formed between the inner wall of the connecting pipe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front fork vertical pipe. The lower pipe is angularly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wall of the front fork vertical pipe, and a first guard box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ide wall of the front fork vertical pipe and the side wall of the lower pipe. The first guard box has a first inner cavity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part of the lower tube. The first guard box is provided with an outlet hole for the wire harness to penetrate. The inner part of the handlebar, the passage through the line, the inner part of the lower tube and the first inner cavity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he utility model can incorporate the wiring harness inside and avoid being destroyed artificially. The utility model also provides an electric vehicle, which can hide the wiring harness in the vehicle and has long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架及电动车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架、包含该种车架的电动车。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们对环保的认识以及面临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人们更青睐于电动车的出行方式,这是因为电动车具备轻便、省时、省力、经济、不污染大气等众多优点,从而成为满足当今城市人们生活和工作需求的节能、环保的新一代交通工具。现有的电动车的线束由车把上引出来后,通常是仅将线束简单地固定在头管和前梁管车头部件上,此种设计使线束外露车辆外。由于线束长期暴露在外风吹日晒,极易老化损坏,影响车辆的整体的美观性和使用寿命。此外,外露的线束很容易地被人为破坏,给使用着带来诸多不便,尤其是在共享车辆上外露的线束时,很有可能存在外露的线束被损坏而导致车辆整体报废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架,其能将线束收纳在内部,避免被人为破坏。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其能将线束隐藏在车辆内,使用寿命长。为达到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车架,包括车把、连接管、前叉竖管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下方的下管,所述连接管套设在所述前叉竖管的上方,所述连接管的内壁与所述前叉竖管的外壁之间形成过线通道,所述下管与所述前叉竖管的外壁呈夹角连接,所述前叉竖管的侧壁与所述下管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护线盒,所述第一护线盒具有与所述下管内部连通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一护线盒上开设有供线束穿出的出线孔,所述车把的内部、所述过线通道、所述下管的内部以及所述第一内腔分别连通。作为所述的车架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管通过锁紧件与所述前叉竖管锁紧。作为所述的车架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锁紧件包括连接螺杆、第一锁块以及第二锁块,所述第二锁块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的上端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连接管的内部,所述第二锁块设置有沿所述连接管的轴向延伸的螺纹孔,所述连接螺杆与所述螺纹孔旋接配合,第一锁块设置所述连接螺杆靠近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所述第一锁块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锁块的下端设置有可相对所述第一斜面滑动的第二斜面。作为所述的车架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叉竖管具有靠近所述连接管设置的第一管段、设置在所述第一管段的下方的第二管段以及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的连接管段,所述第一管段的管内径小于所述第二管段的管内径,所述第一锁块可选择性固定在所述第一管段内。作为所述的车架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管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固定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孔。作为所述的车架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叉竖管靠近所述连接管的一端的外周套设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的一端与所述下管靠近所述前叉竖管的一端抵接,所述防护套与所述前叉竖管抵接的位置凸设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朝向远离所述前叉竖管的一侧凸设,所述过线槽与所述下管的内部连通,所述防护套通过固定件与所述前叉竖管连接。作为所述的车架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叉竖管的侧壁相对所述防护套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走线孔,所述第一走线孔正对所述过线槽。作为所述的车架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叉竖管与所述下管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一走线孔,所述第一走线孔正对所述过线槽设置,所述前叉竖管的内部通过所述第一走线孔与所述下管的内部连通。作为所述的车架以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车把通过过渡管与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车把与所述过渡管之间设置有第二护线盒,所述第二护线盒分别连接所述车把和所述过渡管,所述第二护线盒具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分别与所述车把的内部和所述过渡管的内部连通。提供一种电动,包括上述的车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设置车把、连接管、前叉竖管、下管以及第一护线盒,将线束依次穿过把的内部、过线通道、下管的内部以及第一护线盒,通过内部走线的设计,避免线束裸露在电动车的内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动车的内部无法走线而导致电动车的线束的外露、杂乱的问题。通过所述的车架能够合理规划线束的走线,避免线束被人为破坏,提升车辆的整洁和美观度。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实施例所述车架的结构示意图(示出内部走线结构)。图2为实施例所述车架的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实施例所述车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所述车架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车架的防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车架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把;2、过渡管;3、连接管;4、防护套;5、第二连接孔;6、前叉竖管;601、第一管段;602、第二管段;603、连接管段;7、线束;8、下管;9、第一护线盒;10、立管;11、座垫;12、第二护线盒;13、第三连接孔;14、第一走线孔;15、电池仓;16、第一连接孔;17、盖板;18、第二锁块;19、过线槽;20、第二斜面;21、出线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7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车架,包括车把1、连接管3、前叉竖管6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管3下方的下管8,所述连接管3套设在所述前叉竖管6的上方,所述连接管3的内壁与所述前叉竖管6的外壁之间形成过线通道。所述下管8与所述前叉竖管6的外壁呈夹角连接,所述前叉竖管6的侧壁与所述下管8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护线盒9,所述第一护线盒9具有与所述下管8内部连通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一护线盒9的底部开设有供线束7穿出的出线孔21。所述车把1的内部、所述过线通道、所述下管8的内部以及所述第一内腔分别连通。本实施例以电动车为例,详细说明所述车架的具体结构。设置车把1、连接管3、前叉竖管6、下管8以及第一护线盒9,将线束7依次穿过车把1的内部、过线通道、下管8的内部以及第一护线盒9,通过内部走线的设计,避免线束7裸露在电动车的外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动车的内部无法走线而导致电动车的线束7的外露、杂乱的问题。通过所述的车架能够合理规划线束7的走线,避免线束7被人为破坏,提升车辆的整洁和美观度。其中,前叉竖管6的侧壁与下管8的侧壁之间设置第一护线盒9,主要用以将前刹车线从下管8的内部穿过第一护线盒9后,经过第一护线盒9的出线孔21穿出,利用第一护线盒9能够对前刹车线进行防护和隐藏,避免前刹车线外露在下管8外。由于第一护线盒9设置在所述前叉竖管6的侧壁和下管8的侧壁之间,对前叉竖管6和下管8之间的结构起到加强的作用,分散下管8上的支撑力,防止下管8在前叉竖管6的连接处由于断裂,延长所述电动车的使用寿命其中,所述连接管3通过锁紧件与所述前叉竖管6锁紧。利用锁紧件的锁紧作用防止连接管3与前叉竖管6之间发生松动,且避免通过焊接的方式将连接管3与前叉竖管6的连接,方便将线束7内穿以及便于安装连接管3和前叉竖管6。具体地,所述锁紧件包括连接螺杆(图中未示出)、第一锁块(图中未示出)以及第二锁块18,所述第二锁块18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3的上端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连接管3的内部,所述第二锁块18设置有沿所述连接管3的轴线延伸的螺纹孔,所述连接螺杆上的外螺纹与所述螺纹孔中的内螺纹旋接配合,第一锁块设置所述连接螺杆靠近所述连接管3的一端,所述第一锁块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锁块18的下端设置有可相对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把、连接管、前叉竖管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下方的下管,所述连接管套设在所述前叉竖管的上方,所述连接管的内壁与所述前叉竖管的外壁之间形成过线通道,所述下管与所述前叉竖管的外壁呈夹角连接,所述前叉竖管的侧壁与所述下管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护线盒,所述第一护线盒具有与所述下管内部连通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一护线盒上开设有供线束穿出的出线孔,所述车把的内部、所述过线通道、所述下管的内部以及所述第一内腔分别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把、连接管、前叉竖管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下方的下管,所述连接管套设在所述前叉竖管的上方,所述连接管的内壁与所述前叉竖管的外壁之间形成过线通道,所述下管与所述前叉竖管的外壁呈夹角连接,所述前叉竖管的侧壁与所述下管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护线盒,所述第一护线盒具有与所述下管内部连通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一护线盒上开设有供线束穿出的出线孔,所述车把的内部、所述过线通道、所述下管的内部以及所述第一内腔分别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通过锁紧件与所述前叉竖管锁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连接螺杆、第一锁块以及第二锁块,所述第二锁块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的上端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连接管的内部,所述第二锁块设置有沿所述连接管的轴向延伸的螺纹孔,所述连接螺杆与所述螺纹孔旋接配合,第一锁块设置所述连接螺杆靠近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所述第一锁块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锁块的下端设置有可相对所述第一斜面滑动的第二斜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竖管具有靠近所述连接管设置的第一管段、设置在所述第一管段的下方的第二管段以及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的连接管段,所述第一管段的管内径小于所述第二管段的管内径,所述第一锁块可选择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超
申请(专利权)人: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