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合设备及其贴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0391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贴合设备及其贴合方法。一种贴合设备,包括机架,设于机架内部的贴合提升机构,设于贴合提升机构动力输出端的贴合治具,设于贴合治具一侧的翻转贴合机构,及设于贴合治具上方的定位机构;所述贴合治具为二个,分别设置于翻转贴合机构转动方向的两侧;所述贴合治具用于固定待贴物,所述翻转贴合机构用于固定被贴合产品,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分别对被贴合产品、待贴物定位,所述贴合提升机构用于顶升或下降贴合治具。本设备贴合速度快,良品率高,适用多种类型的曲面;采用双工位,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采用真空贴合的环境,更加满足贴合要求,定位精度高,无褶皱和水波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贴合设备及其贴合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贴合设备及其贴合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丰富。一些电子产品需要与其它的部件进行贴合,例如电子产品的玻璃与菲林的贴合,现有技术中的电子产品贴合,菲林需要与承载膜贴合后再通过昂贵的双边模具真空腔体设备进行仿形、CCD对位等流程后进行贴合,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实用性差等问题,无法满足发展和实用性需求,不利于电子产品的大规模推广应用。贴膜治具是曲面贴合设备的技术关键点,如果治具设计不合理,会存在诸多技术难题。比如现有贴膜治具中,压合不平衡使得贴膜中存在气泡,产生褶皱等;治具结构单一,不能适用多种尺寸的贴膜;贴膜上料工序繁琐,贴膜固定不牢固,容易产生次品,同时还效率较低。在现有的上模具和下模具的配合过程中,一般是一次配合生产一个产品,不能有效的利用空间,生产效率比较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贴合设备及其贴合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贴合设备,包括机架,设于机架内部的贴合提升机构,设于贴合提升机构动力输出端的贴合治具,设于贴合治具一侧的翻转贴合机构,及设于贴合治具上方的定位机构;所述贴合治具为二个,分别设置于翻转贴合机构转动方向的两侧;所述贴合治具用于固定待贴物,所述翻转贴合机构用于固定被贴合产品,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分别对被贴合产品、待贴物定位,所述贴合提升机构用于顶升或下降贴合治具;所述翻转贴合机构翻转设定角度,以使与贴合治具配合,贴合提升机构顶升贴合治具,以使被贴合产品与待贴物贴合。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用于对翻转贴合模具拍照定位的第一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固定于机架的龙门架,滑动联接于龙门架的第一驱动组件,及固定于驱动组件动力输出端的第一CCD镜头;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CCD镜头,以使第一CCD镜头对被贴合产品拍照定位。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沿龙门架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动力件,及固定于第一驱动动力件动力输出端的第二驱动动力件;所述第一CCD镜头固定于第二驱动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一驱动动力件驱动第二驱动动力件、第一CCD镜头沿龙门架的长度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动力件驱动第一CCD镜头的移动方向与第一驱动动力件驱动的方向垂直。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用于对贴合治具拍照定位的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固定于贴合治具一侧,且设有的第二CCD镜头延伸至贴合治具上侧。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三驱动动力件,设于第三驱动动力件动力输出端的丝杆件,及固定于第三驱动动力件动力输出端的延伸板;所述第二CCD镜头可调联接于延伸板。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还包括真空发生装置;所述贴合夹具与翻转贴合机构形成的工作腔,所述真空发生装置与工作腔联通。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贴合提升机构包括第一顶升动力件,设于第一顶升动力件动力输出端的下腔体,设于第一顶升动力件动力输出端的第二顶升动力件,及设有第二顶升动力件动力输出端的贴合治具;所述贴合治具位于下腔体内侧;所述第一顶升动力件用于顶升或下降下腔体、第二顶升动力件及贴合治具,所述第二顶升动力件用于单独顶升或下降贴合治具。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贴合治具包括活动板,对称设于活动板两侧的拉膜浮动机构;其中,对称设置的二个拉膜浮动机构之间形成有放置待贴膜的区域,并且拉膜浮动机构用于固定待贴膜的两侧。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拉膜浮动机构包括夹膜动力件,设于夹膜动力件动力输出端的夹膜上板,设于活动板的夹膜底板,及设于夹膜底板的夹膜下板;所述夹膜动力件固定于夹膜底板;所述夹膜下板设有吸附孔,所述吸附孔与真空发生装置联通;所述夹膜动力件驱动夹膜上板靠向或远离夹膜下板运动,以使将待贴膜固定或松开。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翻转贴合机构包括翻转座,旋转联接于翻转座的翻转轴,及固定于翻转轴的翻转箱;所述翻转箱用于安装上模具;所述翻转轴带动翻转箱于设定的夹角内转动,且于转动方向的两侧设有与翻转箱配合的贴合治具。一种贴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待贴物固定于贴合治具的下模具,被贴合产品固定于贴合翻转机构的上模具;此时,第一定位组件的第一CCD镜头对被贴合产品拍照定位,第二定位组件的第二CCD镜头对待贴物拍照定位;步骤二、翻转贴合机构转动与其中一个贴合治具闭合,锁紧机构将翻转箱与下腔体固定密封;下模具根据上模具的定位信息,通过调整组件对上模具与下模具的对位;步骤三、真空发生装置对翻转箱与下腔体之间形成的进行抽真空;步骤四、贴合提升机构顶升贴合治具,上模具与下模具相互配合,以使待贴物与被贴合产品贴合;排出工作腔的真空,贴合提升机构继续保压;步骤五、同时,在翻转贴合机构另一侧的上模具固定被贴合产品,另一个贴合治具的上模具固定待贴物,并且第一定位组件的第一CCD镜头对被贴合产品拍照定位,第二定位组件的第二CCD镜头对待贴物拍照定位;步骤六、贴合完成,翻转贴合机构往反方向转动,以使翻转贴合机构另一侧的上模具与另一个贴合治具闭合,然后执行步骤一至步骤六;步骤七、卸料已贴合产品,并循环上述步骤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步骤一还包括:待贴物两端固定于贴合治具的定位组件;拉膜浮动机构的吸附孔与真空发生装置联通,通过负压将待贴物的两侧固定,并且拉膜浮动机构对待贴物的两侧固定拉伸,以使待贴物处于拉伸状态。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设备在机架上设置翻转贴合机构,在翻转贴合机构的转动方向的两侧设置贴合治具,提升升降机构的设置在贴合治具的下侧,定位机构设置在贴合治具的上方。在做贴合工作时,待贴物安装在翻转贴合机构上,定位机构对待贴物及被贴合产品定位,然后翻转贴合机构转动将待贴物与被贴合产品贴合。本设备贴合速度快,良品率高,适用多种类型的曲面;采用双工位,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采用真空贴合的环境,更加满足贴合要求,定位精度高,无褶皱和水波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贴合设备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贴合设备的第一定位组件的前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贴合设备的第二定位组件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贴合设备的贴合提升机构的立体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贴合设备的贴合提升机构的前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贴合设备的翻转贴合机构与第二定位组件的装配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贴合设备的翻转贴合机构爆炸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贴合设备的翻转贴合机构与提升贴合机构的结构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贴合设备的翻转贴合机构的锁紧机构立体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贴合设备的贴合治具的分解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贴合设备的贴合治具的分解图及局部放大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贴合设备的贴合治具拉膜浮动机构爆炸图及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如图1至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图纸。一种贴合设备,如图1至3所示,包括机架40,设于机架40内部的贴合提升机构30,设于贴合提升机构30动力输出端的贴合治具10,设于贴合治具10一侧的翻转贴合机构20,及设于贴合治具10上方的定位机构50。贴合治具10为二个,分别设置于翻转贴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于机架内部的贴合提升机构,设于贴合提升机构动力输出端的贴合治具,设于贴合治具一侧的翻转贴合机构,及设于贴合治具上方的定位机构;所述贴合治具为二个,分别设置于翻转贴合机构转动方向的两侧;所述贴合治具用于固定待贴物,所述翻转贴合机构用于固定被贴合产品,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分别对被贴合产品、待贴物定位,所述贴合提升机构用于顶升或下降贴合治具;所述翻转贴合机构翻转设定角度,以使与贴合治具配合,贴合提升机构顶升贴合治具,以使被贴合产品与待贴物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于机架内部的贴合提升机构,设于贴合提升机构动力输出端的贴合治具,设于贴合治具一侧的翻转贴合机构,及设于贴合治具上方的定位机构;所述贴合治具为二个,分别设置于翻转贴合机构转动方向的两侧;所述贴合治具用于固定待贴物,所述翻转贴合机构用于固定被贴合产品,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分别对被贴合产品、待贴物定位,所述贴合提升机构用于顶升或下降贴合治具;所述翻转贴合机构翻转设定角度,以使与贴合治具配合,贴合提升机构顶升贴合治具,以使被贴合产品与待贴物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用于对翻转贴合模具拍照定位的第一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固定于机架的龙门架,滑动联接于龙门架的第一驱动组件,及固定于驱动组件动力输出端的第一CCD镜头;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CCD镜头,以使第一CCD镜头对被贴合产品拍照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沿龙门架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动力件,及固定于第一驱动动力件动力输出端的第二驱动动力件;所述第一CCD镜头固定于第二驱动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一驱动动力件驱动第二驱动动力件、第一CCD镜头沿龙门架的长度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动力件驱动第一CCD镜头的移动方向与第一驱动动力件驱动的方向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用于对贴合治具拍照定位的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固定于贴合治具一侧,且设有的第二CCD镜头延伸至贴合治具上侧;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三驱动动力件,设于第三驱动动力件动力输出端的丝杆件,及固定于第三驱动动力件动力输出端的延伸板;所述第二CCD镜头可调联接于延伸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发生装置;所述贴合夹具与翻转贴合机构形成的工作腔,所述真空发生装置与工作腔联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提升机构包括第一顶升动力件,设于第一顶升动力件动力输出端的下腔体,设于第一顶升动力件动力输出端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昌国栋王志勇杨友林何明刘亮王东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赢合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