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引射管结构的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8390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9:53
一种改进引射管结构的燃烧器,包括炉头座以及连接在炉头座上的主火引射管和中心火引射管,炉头座内设有外混气腔以及中心混气腔,主火引射管和中心火引射管分别与外混气腔和中心混气腔连通,所以主火引射管的中心轴线与炉头座的中心轴线垂直并相交设置,所述中心火引射管包括与主火引射管平行设置的直管,直管的一端连接有弯管,弯管穿过外混气腔与中心混气腔连通,炉头座与主火引射管之间通过增压套筒连通,增压套筒呈锥形圆筒状,且增压套筒的内径从主火引射管往炉头座方向增大,该结构的燃烧器能够加强主火引射管的引射能力,增压套筒能够使燃气进行二次增压,从而提高炉头的使用功率以及燃烧效率,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引射管结构的燃烧器
本技术涉及燃烧器领域,具体是一种改进引射管结构的燃烧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现有的灶具所使用炉头包括中心火引射管、主火引射管、中心混气室及外混气室,其中大部分的中心火引射管与中心混气室垂直相交连通,而主火引射管通过弯管弯曲后再与外混气室连通(如专利号:CN201511002287.2所示),由于炉头的使用功率主要由主火决定,因此该结构的炉头主火引射管中的燃气需要经过两个弯的管道才能进入到分火盖,在燃气流入期间,阻力较大,导致空气与燃气混合效果不理想,降低热效率,浪费能源,因此造成炉头使用功率低等问题,而且中心火引射管或主火引射管进入到炉头的弯角接近90°,造成难以形成二次增压,使得炉头降低使用功率和燃气的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一种改进引射管结构的燃烧器,其作用是能够提高炉头的使用功率以及燃烧效率。一种改进引射管结构的燃烧器,包括炉头座以及连接在炉头座上的主火引射管和中心火引射管,炉头座内设有外混气腔以及中心混气腔,主火引射管和中心火引射管分别与外混气腔和中心混气腔连通,所以主火引射管的中心轴线与炉头座的中心轴线垂直并相交设置,由于由于炉头的使用功率主要由主火决定,因此该结构的主火引射管能够增加燃气进入外混气腔的速度,减少由于弯道造成的阻力,提高主火引射管的引射效果。所述中心火引射管包括与主火引射管平行设置的直管,直管的一端连接有弯管,弯管穿过外混气腔与中心混气腔连通,中心火引射管起到次要作用,因此中心火引射管设置在主火引射管的一侧,能够保证中心混气腔的燃气混合效果。炉头座与主火引射管之间通过增压套筒连通,增压套筒呈锥形圆筒状,且增压套筒的内径从主火引射管往炉头座方向增大,该结构的燃烧器能够加强主火引射管的引射能力,增压套筒能够使燃气进行二次增压,从而提高炉头的使用功率以及燃烧效率,节能环保。所述增压套筒的顶端设有倾斜顶边,倾斜顶边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且35°≤α≤55°,该夹角范围的增压套筒能够使主火引射管达到最佳的二次增压效果,提升燃气的混合,节能环保。所述增压套筒的底部设有与炉头座的中心轴线垂直设置的套筒平面,套筒平面与炉头座的底面平齐相接,便于炉头的生产安装,保证炉头安装后的稳定性。所述主火引射管、炉头座以及增压套筒为一体式连接,结构简单,生产方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改进引射管结构的燃烧器,结构简单,该结构的燃烧器能够加强主火引射管的引射能力,增压套筒能够使燃气进行二次增压,从而提高炉头的使用功率以及燃烧效率,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改进引射管结构的燃烧器,包括炉头座1以及连接在炉头座1上的主火引射管2和中心火引射管3,炉头座1内设有外混气腔4以及中心混气腔5,主火引射管2和中心火引射管3分别与外混气腔4和中心混气腔5连通,所以主火引射管2的中心轴线与炉头座1的中心轴线垂直并相交设置;由于由于炉头的使用功率主要由主火决定,因此该结构的主火引射管2能够增加燃气进入外混气腔4的速度,减少由于弯道造成的阻力,提高主火引射管2的引射效果。所述中心火引射管3包括与主火引射管1平行设置的直管301,直管301的一端连接有弯管302,弯管302穿过外混气腔4与中心混气腔5连通;中心火引射管3起到次要作用,因此中心火引射管3设置在主火引射管2的一侧,能够保证中心混气腔5的燃气混合效果。所述炉头座1与主火引射管2之间通过增压套筒6连通,增压套筒6呈锥形圆筒状,且增压套筒6的内径从主火引射管2往炉头座1向增大,该结构的燃烧器能够加强主火引射管2的引射能力,增压套筒6能够使燃气进行二次增压,从而提高炉头的使用功率以及燃烧效率,节能环保。所述增压套筒6的顶端设有倾斜顶边601,倾斜顶边60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且35°≤α≤55°,该夹角范围的增压套筒6能够使主火引射管2达到最佳的二次增压效果,提升燃气的混合,节能环保。所述增压套筒6的底部设有与炉头座1的中心轴线垂直设置的套筒平面,套筒平面602与炉头座1的底面平齐相接,便于炉头的生产安装,保证炉头安装后的稳定性。所述主火引射管2、炉头座1以及增压套筒6为一体式连接,结构简单,生产方便。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技术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引射管结构的燃烧器,包括炉头座(1)以及连接在炉头座(1)上的主火引射管(2)和中心火引射管(3),炉头座(1)内设有外混气腔(4)以及中心混气腔(5),主火引射管(2)和中心火引射管(3)分别与外混气腔(4)和中心混气腔(5)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火引射管(2)的中心轴线与炉头座(1)的中心轴线垂直并相交设置;所述中心火引射管(3)包括与主火引射管(2)平行设置的直管(301),直管(301)的一端连接有弯管(302),弯管(302)穿过外混气腔(4)与中心混气腔(5)连通;所述炉头座(1)与主火引射管(2)之间通过增压套筒(6)连通,增压套筒(6)呈锥形圆筒状,且增压套筒(6)的内径从主火引射管(2)往炉头座(1)向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引射管结构的燃烧器,包括炉头座(1)以及连接在炉头座(1)上的主火引射管(2)和中心火引射管(3),炉头座(1)内设有外混气腔(4)以及中心混气腔(5),主火引射管(2)和中心火引射管(3)分别与外混气腔(4)和中心混气腔(5)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火引射管(2)的中心轴线与炉头座(1)的中心轴线垂直并相交设置;所述中心火引射管(3)包括与主火引射管(2)平行设置的直管(301),直管(301)的一端连接有弯管(302),弯管(302)穿过外混气腔(4)与中心混气腔(5)连通;所述炉头座(1)与主火引射管(2)之间通过增压套筒(6)连通,增压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新众发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