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343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燃烧器,包括炉头底座以及可拆卸安装在炉头底座上的火盖座,该火盖座包括第一座体以及设置在第一座体上且内部均具有环形腔的外环通道以及内环通道,该外环通道环绕在内环通道的外侧;该外环通道和/或内环通道上设置有连通其环形腔的两进气管,两进气管并列间隔布置且分别位于环形腔的两侧;该进气管的进气方向与环形腔的切线方向相平行,且两进气管的进气方向相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燃烧器,其进气管的设置方式不仅可以避免燃气发生对冲所造成的能量损失,且由于两进气管分别位于环形腔的两侧,从而使得进入到环形腔内的燃气分布较为均匀,进而使得火盖火孔处的燃气也相对较为均匀,从而避免火盖火孔处发生离焰现象或回火现象。现象或回火现象。现象或回火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燃烧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灶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燃烧器。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上进风型燃烧器,由于引射管较短,导致该引射管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收缩段和扩张段,进而导致引射能力不足,故通常会设置至少两个引射管来提高燃烧器的燃烧负荷。现有的燃烧器通常会将两个引射管的出口设置成对向,该设置方式导致两个出口喷出的混合燃气在环形腔内的某一位置处产生对冲,从而导致燃空混合物能量的大幅损失,同时由于对冲处的压力较大,燃气气量较大,该处火盖的火孔处可能会发生离焰,而远离此处的火孔又会出现回火现象。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CN111947149B公开了一种灶具燃烧器,该燃烧器通过在外环混气室内设置导流块,该导流块设于两个出气口端之间,并通过在导流块上设置导向面,从而能够将面向出气口端的燃气流向改变至朝向远离另一出气口端的方向流动,从而避免发生燃气对冲现象。虽然该灶具燃烧器可以解决燃气对冲问题,但由于两个出气口端均设置该外环混气室的同一侧,从而导致该外环混气室靠近出气口端的位置的燃气量较大,而远离出气口端的另一侧燃气量较小,从而导致外环混气室内的燃气分布不均匀,进而导致分布到火盖火孔处的燃气也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燃烧器,该燃烧器中的火盖座不仅可以避免燃气发生对冲导致能量损失,同时该环形腔内的燃气分布较为均匀,可避免火盖的火孔处发生离焰现象或回火现象。
[0005]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新型燃烧器,包括炉头底座以及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炉头底座上的火盖座,其中:
[0007]所述火盖座包括第一座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座体上且内部均具有环形腔的外环通道以及内环通道,所述外环通道环绕在所述内环通道的外侧;
[0008]所述外环通道和/或内环通道上设置有连通其环形腔的两进气管,两所述进气管并列间隔布置且分别位于所述环形腔的两侧;
[0009]所述进气管的进气方向与所述环形腔的切线方向相平行,且两所述进气管的进气方向相反。
[0010]本专利技术的燃烧器,通过在火盖座的外环通道和/或内环通道上设置至少两个连通其环形腔的进气管,两进气管并列间隔布置且进气方向相反,该设置方式不仅可以避免燃气发生对冲而产生的燃空混合物能量的大幅损失,且不需要额外设置导流块,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另外,由于两进气管分别位于环形腔的两侧,使其进入到环形腔内的燃气分布较为均匀,进而使得每个火孔处的燃气也相对较为均匀,从而避免了火盖火孔处发生离焰现
象或回火现象。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外环通道和/或内环通道与所述进气管的连通处为一体积膨大的管壁腔体,所述管壁腔体上成型有弧形导向面以使连通处为弧形过渡。
[0012]由此,通过在外环通道和/或内环通道与进气管的连通处设置管壁腔体且该管壁腔体上成型有弧形导向面,从而能够使燃气从进气管进入到环形腔内时,该燃气能够顺着弧形导向面的延伸方向流动,从而实现了较为稳定的流向变化,从而保证了气流流动的顺畅性。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外环通道和/或内环通道的底部,所述管壁腔体向所述外环通道和/或内环通道的底部方向膨大且一端连通所述进气管,另一端连通所述外环通道和/或内环通道;
[0014]从所述管壁腔体进入到所述环形腔内的进气方向与所述进气管的进气方向相垂直。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座体、所述进气管、所述管壁腔体、所述外环通道以及所述内环通道均一体成型。
[0016]进一步地,所述炉头底座包括第二座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座体上的至少两出气部,所述出气部与所述进气管相对应设置;
[0017]两所述出气部中的任意一个所述出气部的侧部设有连通其内部的进气部;
[0018]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座体下方的至少一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出气部的底部且与其内部连通。
[0019]由此,通过在第二座体下方单独设置连接管以分别连通两出气部的底部,该连接管不仅可以起到密封作用,免去了传统设置密封件的麻烦,且该连接管还可用于输送燃气,此时只需在出气部的侧部设置进气部即可取代传统的进气管,从而使得整个炉头底座的结构更加简洁。
[0020]进一步地,所述出气部靠近顶部的位置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所述进气管的进气口相连通;
[0021]至少两所述出气部的出气方向均与圆周的切线方向相平行且两者的出气方向相反。
[0022]进一步地,至少两所述出气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座体的两侧且靠近边沿处。
[002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座体、所述出气部以及所述进气部均一体成型。
[002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座体上还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外环通道与所述内环通道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定位孔;
[0025]所述第二座体上对应所述定位孔的位置设有定位柱,通过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的插接配合以实现将所述火盖座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炉头底座上。
[0026]进一步地,还包括外环火盖以及内环火盖,其中:
[0027]所述外环火盖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外环通道上且与其环形腔连通,所述内环火盖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内环通道上且与其环形腔连通,所述外环火盖与所述内环火盖的外侧壁上均环设有若干火孔。
[0028]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燃烧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9](1)本专利技术的燃烧器,通过在火盖座的外环通道和/或内环通道上设置至少两个连
通其环形腔的进气管,两进气管并列间隔布置且进气方向相反,该设置方式不仅可以避免燃气发生对冲而产生的燃空混合物能量的大幅损失,且不需要额外设置导流块,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另外,由于两进气管分别位于环形腔的两侧,使其进入到环形腔内的燃气分布较为均匀,进而使得每个火孔处的燃气也相对较为均匀,从而避免了火盖火孔处发生离焰现象或回火现象。
[0030](2)本专利技术的燃烧器,通过在外环通道和/或内环通道与进气管的连通处设置管壁腔体且该管壁腔体上成型有弧形导向面,从而能够使燃气从进气管进入到环形腔内时,该燃气能够顺着弧形导向面的延伸方向流动,从而实现了较为稳定的流向变化,从而保证了气流流动的顺畅性。
[0031](3)本专利技术的燃烧器,通过在第二座体下方单独设置连接管以分别连通两出气部的底部,该连接管不仅可以起到密封作用,免去了传统设置密封件的麻烦,且该连接管还可用于输送燃气,此时只需在出气部的侧部设置进气部即可取代传统的进气管,从而使得整个炉头底座的结构更加简洁。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燃烧器的爆炸示意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燃烧器中火盖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燃烧器中火盖座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4为本专利技术燃烧器中炉头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5为本专利技术燃烧器中炉头底座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头底座以及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炉头底座上的火盖座,其中:所述火盖座包括第一座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座体上且内部均具有环形腔的外环通道以及内环通道,所述外环通道环绕在所述内环通道的外侧;所述外环通道和/或内环通道上设置有连通其环形腔的两进气管,两所述进气管并列间隔布置且分别位于所述环形腔的两侧;所述进气管的进气方向与所述环形腔的切线方向相平行,且两所述进气管的进气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通道和/或内环通道与所述进气管的连通处为一体积膨大的管壁腔体,所述管壁腔体上成型有弧形导向面以使连通处为弧形过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外环通道和/或内环通道的底部,所述管壁腔体向所述外环通道和/或内环通道的底部方向膨大且一端连通所述进气管,另一端连通所述外环通道和/或内环通道;从所述管壁腔体进入到所述环形腔内的进气方向与所述进气管的进气方向相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体、所述进气管、所述管壁腔体、所述外环通道以及所述内环通道均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底座包括第二座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座体上的至少两出气部,所述出气部与所述进气管相对应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瑞李立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新众发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