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祥林专利>正文

一种直立多引射管式灶具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8390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9:53
一种直立多引射管式灶具燃烧器,包括炉头、分火器座、内火盖和外环火盖,还包括燃气空气引射件,燃气空气引射件包括外环预混腔、中心引射管、至少三个外环引射管、圆环板和至少三个圆弧形支撑板;圆环板的外直径大于或等于炉头的直径;外环预混腔、中心引射管和外环引射管插入炉头内,中心引射管下端与中心进气座上的喷嘴相对,外引射管的下端与外环出气座上的喷嘴相对;圆弧形支撑板与法兰配合,圆弧形支撑板与径向一次空气进气槽相间;中心引射管的上端与所述中心进气接口插接,外环预混腔插入外环进气腔的下开口内,圆环板支撑外环进气腔的下开口端;一次空气从灶具面板或接液盘的上部进入,一次空气充足,燃烧充分,能效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立多引射管式灶具燃烧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灶具燃气器。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炉头、分火器座、内火盖和外环火盖,分火器座包括中心火盖座、中心进气接口、环绕中心进气接口的外环进气腔、外环燃气槽、将外环燃气槽和外环进气腔相通的径向燃气通道和轴向二次空气通道。存在问题是:空气不足,燃烧不充分,不能一次空气上进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立多引射管式灶具燃烧器,它具有一次空气上进风,空气充足,燃烧充分,能效高的特点。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直立多引射管式灶具燃烧器,包括炉头、分火器座、内火盖和外环火盖,分火器座包括中心火盖座、中心进气接口、环绕中心进气接口的外环进气腔、外环燃气槽、将外环燃气槽和外环进气腔相通的径向燃气通道和轴向二次空气通道,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燃气空气引射件,燃气空气引射件包括上开口的外环预混腔、与外环预混腔的底板中心相交的中心引射管、设置在外环预混腔底板上的至少三个外环引射管、环绕外环预混腔的圆环板和设在圆环板下表面上的至少三个圆弧形支撑板;圆环板的外直径大于或等于炉头的直径;所述炉头具有上开口,炉头包括环绕炉头上部的法兰、设在炉头上开口上的径向一次进气槽、设在底板中心的中心出气座、环绕中心出气座均匀分布的至少三个外环出气座、中心进气通道和外环进气通道,中心进气通道与中心出气座相通,外环进气通道与外环出气座相通;中心出气座和外环出气座上设有喷嘴;外环预混腔、中心引射管和外环引射管插入炉头内,中心引射管下端与中心进气座上的喷嘴相对,外引射管的下端与外环出气座上的喷嘴相对;圆弧形支撑板与法兰配合,圆弧形支撑板与径向一次空气进气槽相间;中心引射管的上端与所述中心进气接口插接,外环预混腔插入外环进气腔的下开口内,圆环板支撑外环进气腔的下开口端;分火器座与圆环板之间有间隙。所述的一种直立多引射管式灶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外环出气座有三个,外环引射管有三个。所述的一种直立多引射管式灶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炉头上设置有三个由外表面向内表面凸的凹凸,在外表面形成沿高度方向的凹槽、内表面形成凸起,凹槽处的法兰上设有固定孔;圆弧形支撑板与凹槽处相对。所述的一种直立多引射管式灶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外环进气通道呈锐角形,一个外环出气座位于两条边的相交处,另二个外环出气座位于两条边上。所述的一种直立多引射管式灶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外环引射管和中心出气管外表面相交。所述的一种直立多引射管式灶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圆环板上的径向边缘设有圆环边,所述轴向二次空气通道与圆环边内的圆环板相对。所述的一种直立多引射管式灶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分火器座的直径大于所述圆环板的外直径。所述的一种直立多引射管式灶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凹凸呈正三角形分布,一个位于前部、另二个位于后部两侧;位于后部的二个凹凸之间有炉头上设置有二个后开口和下开口的向炉头内凸的腔体,腔体的顶板位于炉头内,一个腔体的顶板上设有点火针固定孔、另一个腔体的顶板上设有感应针固定孔。本技术一种直立多引射管式灶具燃烧器,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一次空气从灶具面板或接液盘的上部进入,一次空气充足,燃烧充分,能效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之一。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之二。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炉头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炉头的主视图。图7是图1的A—A视图。图8是图1的B—B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直立多引射管式灶具燃烧器,包括炉头1、分火器座2、内火盖3和外环火盖4,分火器座2包括中心火盖座21、中心进气接口22、环绕中心进气接口的外环进气腔23、外环燃气槽24、将外环燃气槽24和外环进气腔23相通的径向燃气通道25和轴向二次空气通道26。还包括燃气空气引射件5,燃气空气引射件5包括上开口的外环预混腔51、与外环预混腔的底板中心相交的中心引射管52、设置在外环预混腔底板上的三个外环引射管53、环绕外环预混腔的圆环板54和设在圆环板下表面上的三个圆弧形支撑板55;圆环板54的外直径大于或等于炉头1的直径;所述炉头1具有上开口,炉头1包括环绕炉头上部的法兰11、设在炉头上开口上的径向一次进气槽12、设在底板中心的中心出气座13、环绕中心出气座均匀分布的三个外环出气座14、中心进气通道131和外环进气通道141,中心进气通道131与中心出气座13相通,外环进气通道141与外环出气座14相通;中心出气座13和外环出气座14上设有喷嘴;外环预混腔51、中心引射管52和外环引射管53插入炉头1内,中心引射管51下端与中心进气座13上的喷嘴相对,外引射管53的下端与外环出气座14上的喷嘴相对;圆弧形支撑板55与法兰11配合,圆弧形支撑板55与径向一次空气进气槽12相间,或者说圆弧形支撑板55与径向一次空气进气槽12错开;中心引射管52的上端与所述中心进气接口22插接,外环预混腔51插入外环进气腔23的下开口内,圆环板54支撑外环进气腔23的下开口端;分火器座2与圆环板54之间有间隙。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炉头1上设置有三个由外表面向内表面凸的凹凸,在外表面形成沿高度方向的凹槽151、内表面形成凸起152,凹槽151处的法兰11上设有固定孔153;圆弧形支撑板55与凹槽151处相对。如图1所示,炉头1的上端穿过灶具面板或接液盘7上的贯通孔,法兰11支撑灶具面板或接液盘7,圆弧形支撑板55与灶具面板或接液盘7压紧配合,螺钉穿过灶具面板或接液盘7与固定孔153螺合,圆弧形支撑板55与法兰11上部的凹槽151相对,保护螺钉头部。一次空气经炉头1上端的径向一次进气槽12进入炉头1内,如图1中空心箭头方向。二次空气经分火器座2与圆环板54之间的间隙进入轴向二次空气通道26。所述外环进气通道141呈锐角形,一个外环出气座14位于两条边的相交处,另二个外环出气座14位于两条边上。所述外环引射管53和中心出气管52外表面相交。所述圆环板54上的径向边缘设有圆环边541,所述轴向二次空气通道26与圆环边541内的圆环板54相对。防止从分火器座2的轴向二次气通道26流下液体进入炉头1内。所述分火器座2的直径大于所述圆环板54的外直径。如图6所示,所述凹凸呈正三角形分布,一个位于前部、另二个位于后部两侧;位于后部的二个凹凸之间有炉头1上设置有二个后开口和下开口的向炉头内凸的腔体16,腔体16的顶板位于炉头1内,一个腔体16的顶板上设有点火针固定孔162、另一个腔体16的顶板上设有感应针固定孔161。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立多引射管式灶具燃烧器,包括炉头、分火器座、内火盖和外环火盖,分火器座包括中心火盖座、中心进气接口、环绕中心进气接口的外环进气腔、外环燃气槽、将外环燃气槽和外环进气腔相通的径向燃气通道和轴向二次空气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燃气空气引射件,燃气空气引射件包括上开口的外环预混腔、与外环预混腔的底板中心相交的中心引射管、设置在外环预混腔底板上的至少三个外环引射管、环绕外环预混腔的圆环板和设在圆环板下表面上的至少三个圆弧形支撑板;圆环板的外直径大于或等于炉头的直径;所述炉头具有上开口,炉头包括环绕炉头上部的法兰、设在炉头上开口上的径向一次进气槽、设在底板中心的中心出气座、环绕中心出气座均匀分布的至少三个外环出气座、中心进气通道和外环进气通道,中心进气通道与中心出气座相通,外环进气通道与外环出气座相通;中心出气座和外环出气座上设有喷嘴;外环预混腔、中心引射管和外环引射管插入炉头内,中心引射管下端与中心进气座上的喷嘴相对,外引射管的下端与外环出气座上的喷嘴相对;圆弧形支撑板与法兰配合,圆弧形支撑板与径向一次空气进气槽相间;中心引射管的上端与所述中心进气接口插接,外环预混腔插入外环进气腔的下开口内,圆环板支撑外环进气腔的下开口端;分火器座与圆环板之间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立多引射管式灶具燃烧器,包括炉头、分火器座、内火盖和外环火盖,分火器座包括中心火盖座、中心进气接口、环绕中心进气接口的外环进气腔、外环燃气槽、将外环燃气槽和外环进气腔相通的径向燃气通道和轴向二次空气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燃气空气引射件,燃气空气引射件包括上开口的外环预混腔、与外环预混腔的底板中心相交的中心引射管、设置在外环预混腔底板上的至少三个外环引射管、环绕外环预混腔的圆环板和设在圆环板下表面上的至少三个圆弧形支撑板;圆环板的外直径大于或等于炉头的直径;所述炉头具有上开口,炉头包括环绕炉头上部的法兰、设在炉头上开口上的径向一次进气槽、设在底板中心的中心出气座、环绕中心出气座均匀分布的至少三个外环出气座、中心进气通道和外环进气通道,中心进气通道与中心出气座相通,外环进气通道与外环出气座相通;中心出气座和外环出气座上设有喷嘴;外环预混腔、中心引射管和外环引射管插入炉头内,中心引射管下端与中心进气座上的喷嘴相对,外引射管的下端与外环出气座上的喷嘴相对;圆弧形支撑板与法兰配合,圆弧形支撑板与径向一次空气进气槽相间;中心引射管的上端与所述中心进气接口插接,外环预混腔插入外环进气腔的下开口内,圆环板支撑外环进气腔的下开口端;分火器座与圆环板之间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立多引射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祥林
申请(专利权)人:曾祥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