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捆头液压管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8160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捆头液压管路装置,其中包括连接软管组件,所述连接软管组件包括软管,所述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所述第一管接头与设于液压马达油口法兰面的第一阀块连接,所述第二管接头与安装在打捆头上的大阀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打捆头液压管路装置可以保证打捆头装配中油路畅通与密封良好,其连接软管组件及液压马达的使用寿命增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捆头液压管路装置
本技术涉及液压管路连接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自动打捆机的打捆头液压管路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打捆头液压油路连接采用阀块与阀块连接,即通过用液压阀块来替代常规管路,保证打捆头内部油路的连通。此种连接方式的阀块需要通过高精度机床加工来保证阀块结合面的平面度与粗糙度,再配合适当的密封圈来获得良好的密封性。此种连接方式由于机床加工精度难以保证,两个阀块之间的结合面不贴合,容易存在缝隙,密封圈不能正常密封,导致液压油渗漏。另外,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有振动,长时间运行之后紧固螺钉容易松动,导致阀块的密封结合面有缝隙,液压油渗漏。由于采用硬连接形式连通油路,设备在经历长时间运行下,阀块的寿命显著降低。用于工作的液压马达长时间的频繁启停以及启停时受到的液压冲击,导致液压马达使用寿命降低甚至直接损坏。由于该连接方式安装要求高,其后期维护困难。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打捆头液压管路装置是本专利技术人潜心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捆头液压管路装置,其可以保证打捆头装配中油路畅通与密封良好,其连接软管组件及液压马达的使用寿命增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打捆头液压管路装置,其中包括连接软管组件,所述连接软管组件包括软管,所述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所述第一管接头与设于液压马达油口法兰面的第一阀块连接,所述第二管接头与安装在打捆头上的大阀块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阀块通过紧固螺栓紧固在所述液压马达油口法兰面。优选地,所述第一阀块与液压马达油口法兰面之间设有密封圈。优选地,所述第一阀块的内腔设有节流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一管接头为夹角是30-60度的弯管式接头,所述第二管接头为直管式接头。优选地,所述连接软管组件还包括第二阀块,所述第二阀块与所述第二管接头连接,所述第二阀块与所述大阀块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阀块上还连接有第三管接头,所述第三管接头为直角弯管式接头,所述第三管接头与第二管接头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阀块通过紧固螺栓与所述大阀块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阀块与所述大阀块之间设有密封圈。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打捆头液压管路装置通过采用软硬互相结合的连接软管组件连通油路,有效地消除了传统单阀块经历长时间运行之后所产生的密封失效与繁琐更换及独立液压阀块加工精度和安装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其结构设计充分考虑软管走向与布置,保证软管在最小弯曲半径的情况下,走向更平滑,减少软管弯曲应力,增加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通过30-60度夹角的弯管式第一管接头、直通式第二管接头的设置,使第一管接头、第二管接头之间不存在相对角度问题,安装过程中不会产生扭曲应力,软管在长时间运行下仍旧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增加了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独立的第一阀块、第二阀块,其加工较于之前大阀块加工,步骤更简单。液压马达油路设置有节流装置,避免启停带来的液压冲击,有效延长液压马达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打捆头液压管路装置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打捆头液压管路装置实施例一的连接软管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打捆头液压管路装置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打捆头液压管路装置实施例二的连接软管组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所示实施方式阐述本技术。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认为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不具限制性。本技术的范围不受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所限,仅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示,而且包括与权利要求范围具有同样意思及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变形。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阐述本技术打捆头液压管路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本技术打捆头液压管路装置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包括连接软管组件,结合图2所示,连接软管组件包括软管1,软管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管接头2和第二管接头3,第一管接头2为夹角是30-60度的弯管式接头,本实施例第一管接头2优选45度夹角的弯管式接头,第一管接头2与连接于液压马达4油口法兰面上的第一阀块5连接,液压马达4安装于打捆头6上,第一阀块5通过紧固螺栓7紧固在液压马达4油口法兰面上。第一阀块5与液压马达4油口法兰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8。第一阀块5上与液压马达4油口法兰面的连接面上设置有密封槽9,密封圈8安装于密封槽9中。第一阀块5的内腔10设有节流装置11,该节流装置11的设置用于消除液压马达启停冲击。第二管接头3为直管式接头,第二管接头3与安装在打捆头6上的大阀块12连接。当需要更换第一阀块5时,松开第一管接头2与紧固螺栓7,再拆除第一阀块5中的密封圈8与节流装置11,新的第一阀块5安装之后,只需按拆除步骤反序安装即可。如图3所示本技术打捆头液压管路装置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包括连接软管组件,结合图4所示,连接软管组件包括软管1,软管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管接头2和第二管接头3,第一管接头2为夹角是30-60度的弯管式接头,本实施例第一管接头2优选45度夹角的弯管式接头,第一管接头2与连接于液压马达4油口法兰面上的第一阀块5连接,液压马达4安装于打捆头6上,第一阀块5通过紧固螺栓7紧固在液压马达4油口法兰面上。第一阀块5与液压马达4油口法兰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8。第一阀块5上与液压马达4油口法兰面的连接面上设置有密封槽9,密封圈8安装于密封槽9中。第一阀块5的内腔10设有节流装置11,该节流装置11的设置用于消除液压马达启停冲击。第二管接头3为直管式接头。该连接软管组件还包括第二阀块13,第二阀块13上连接有第三管接头14,第三管接头14为直角弯管式接头,第三管接头14与第二管接头3连接。第二阀块13通过紧固螺栓15与大阀块12连接。第二阀块13与大阀块12之间设有密封圈(图中未示出)。本技术打捆头液压管路装置通过采用软硬互相结合的连接软管组件连通油路,有效地消除了传统单阀块经历长时间运行之后所产生的密封失效与繁琐更换及独立液压阀块加工精度和安装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其结构设计充分考虑软管1走向与布置,保证软管1在最小弯曲半径的情况下,走向更平滑,减少软管1弯曲应力,增加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通过直通式第一管接头2、30-60度夹角的弯管式第二管接头3的设置,使第一管接头2、第二管接头3之间不存在相对角度问题,安装过程中不会产生扭曲应力,软管1在长时间运行下仍旧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增加了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独立的第一阀块5、第二阀块13,其加工较于之前大阀块加工,步骤更简单。液压马达4的油路设置有节流装置,避免启停带来的液压冲击,有效延长液压马达4的使用寿命。当需要更换第一阀块5时,松开第一管接头2与紧固螺栓7,拆除第一阀块5中密封圈8与节流装置11,新的第一阀块5安装之后,只需按拆除步骤反序安装即可;当需要更换第二阀块13时,松开第二管接头3与紧固螺栓15,拆除第二阀块13中的密封圈,新的第二阀块13安装之后,只需按拆除步骤反序安装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技术后,将容易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未公开的本
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捆头液压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软管组件,所述连接软管组件包括软管,所述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所述第一管接头与设于液压马达油口法兰面的第一阀块连接,所述第二管接头与安装在打捆头上的大阀块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捆头液压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软管组件,所述连接软管组件包括软管,所述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所述第一管接头与设于液压马达油口法兰面的第一阀块连接,所述第二管接头与安装在打捆头上的大阀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捆头液压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块通过紧固螺栓紧固在所述液压马达油口法兰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捆头液压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块与液压马达油口法兰面之间设有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捆头液压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块的内腔设有节流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捆头液压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书瑶
申请(专利权)人:西马克工程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