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桥机检修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703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架桥机检修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架桥机检修工装。架桥机检修工装包括垫块、两个第一车轮、两个第一丝杠、两个第一套筒、两个第一蜗轮、第一连杆、两个第二车轮、两个第二丝杠、两个第二套筒、两个第二蜗轮、第二连杆和驱动机构;垫块呈棱台状;两个第一车轮和两个第二车轮位于垫块相对的两侧;第一连杆与垫块转动连接,且通过第一蜗轮、第一套筒和第一丝杠驱动第一车轮上下移动;第二连杆与垫块转动连接,且通过第二蜗轮、第二套筒和第二丝杠驱动第二车轮上下移动;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旋转。该检修工装负载能力大,且能够将负荷均匀传递至地面。另外,该检修工装减小安全隐患,同时便于移动,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架桥机检修工装
本技术属于架桥机检修设备
,尤其涉及架桥机检修工装。
技术介绍
架桥机是将预制好的桥梁构件放置在对应的桥墩上的设备,属于大型吊装设备,主要包括机臂、多个起重小车和多个支腿。使用时,先调整各个支腿的位置,然后利用起重小车将桥梁构件吊起,再通过起重小车在机臂上的纵移将桥梁构件运送到指定位置。架桥机是大型桥梁施工设备,直接影响项目的施工安全,因此,应当定期对架桥机进行检修。检修时,将工装垫设在地面和架桥机之间,将架桥机支撑起来,便于检修人员操作。架桥机的体积大、重量大,例如TJ165型架桥机的重量可达144吨,目前常用的支撑工装如液压升降柱或千斤顶,负载能力小,而且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导致地面损坏引起架桥机倾斜;另外,检修人员进入架桥机下方工作时,如果液压传动部件出现故障,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大。目前常用的支撑工装还包括垫墩,为提高支撑强度且便于操作,通常将垫墩的高度设置为1米至1.5米,而且垫墩的重量约为几百公斤,由于检修架桥机时需要频繁的移动垫墩位置,检修人员推动垫墩时费时费力,降低检修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架桥机检修工装,旨在解决液压支撑工装负载能力小、容易造成应力集中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同时解决垫墩难以移动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架桥机检修工装,包括:垫块,呈棱台状,且上端面用于支撑架桥机,且下端面用于垫设在地面上;两个第一车轮,位于所述垫块的第一侧,且并排设置;两个第一丝杠,与两个所述第一车轮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一丝杠的下部与对应的第一车轮固定连接,且用于带动对应的第一车轮上下移动;两个第一套筒,与两个所述第一丝杠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一套筒套设于对应的第一丝杠的上部,且与对应的第一丝杠螺纹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垫块转动连接,且用于驱动对应的第一丝杠上下移动;两个第一蜗轮,与两个所述第一套筒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一蜗轮套设于对应的第一套筒上,且用于驱动对应的第一套筒旋转;第一连杆,与所述垫块转动连接,且设有用于和两个所述第一蜗轮啮合的螺旋齿并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第一蜗轮旋转;两个第二车轮,位于与两个所述第一车轮相对的所述垫块的第二侧,且并排设置;两个所述第一车轮和两个所述第二车轮均匀分布在所述垫块的边角处;两个第二丝杠,与两个所述第二车轮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二丝杠的下部与对应的第二车轮固定连接,且用于带动对应的第二车轮上下移动;两个第二套筒,与两个所述第二丝杠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二套筒套设于对应的第二丝杠的上部,且与对应的第二丝杠螺纹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垫块转动连接,且用于驱动对应的第二丝杠上下移动;两个第二蜗轮,与两个所述第二套筒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二蜗轮套设于对应的第二套筒上,且用于驱动对应的第二套筒旋转;第二连杆,与所述垫块转动连接,且设有用于和两个所述第二蜗轮啮合的螺旋齿并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第二蜗轮旋转;和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垫块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旋转。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杆上,且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连杆旋转;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三锥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杆上,且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连杆旋转;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调节杆,与所述垫块转动连接,且第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锥齿轮上,且第二端穿设于所述第四锥齿轮上,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锥齿轮驱动所述第一锥齿轮旋转,并用于通过所述第四锥齿轮驱动所述第三锥齿轮旋转;和驱动构件,设置在所述垫块上,且与所述调节杆相连,用于驱动所述调节杆转动。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构件包括:第五锥齿轮,套设于所述调节杆的中部,且用于带动所述调节杆旋转;第六锥齿轮,与所述第五锥齿轮啮合;和摇把,与所述垫块转动连接,且穿设于所述第六锥齿轮上,用于通过所述第六锥齿轮驱动所述第五锥齿轮旋转。进一步的,架桥机检修工装还包括:多个隔板,与所述垫块围设成驱动腔体;所述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所述调节杆、所述第五锥齿轮和所述第六锥齿轮均位于驱动腔体内;所述调节杆和所述摇把均与对应的隔板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架桥机检修工装还包括:多个第一挡板,与所述垫块围设成第一传动腔体;两个所述第一丝杠、两个所述第一套筒、两个所述第一蜗轮和所述第一连杆均位于第一传动腔体内;所述第一连杆和各个所述第一套筒均与对应的第一挡板转动连接;和多个第二挡板,与所述垫块围设成第二传动腔体;两个所述第二丝杠、两个所述第二套筒、两个所述第二蜗轮和所述第二连杆均位于第二传动腔体内;所述第二连杆和各个所述第二套筒均与对应的第二挡板转动连接。进一步的,各个所述第一车轮和各个所述第二车轮均为万向轮。进一步的,所述垫块由多个支板拼装组成。进一步的,所述垫块的内腔中设有多个用于提高支撑强度的加强筋。进一步的,所述垫块的上端面设有柔性材料垫。进一步的,所述垫块上设有用于握持的把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垫块呈棱台状,且上端面用于支撑架桥机,下端面用于垫设在地面上。两个第一车轮和两个第二车轮分别设置在垫块相对的两侧,且均匀分布在垫块的边角处,用于在垫块移动时将垫块支撑起来,便于移动垫块。第一丝杠的下部与对应的第一车轮固定连接;第一套筒套设于对应的第一丝杠的上部,且与第一丝杠螺纹连接;第一套筒与垫块转动连接;第一蜗轮套设于对应的第一套筒上;第一连杆与垫块转动连接,且设有用于和两个第一蜗轮啮合的螺旋齿。当第一连杆旋转时,驱动第一蜗轮转动,第一蜗轮带动第一套筒转动,第一套筒驱动第一丝杠转动,第一丝杠带动第一车轮上下移动。第二丝杠的下部与对应的第二车轮固定连接;第二套筒套设于对应的第二丝杠的上部,且与第二丝杠螺纹连接;第二套筒与垫块转动连接;第二蜗轮套设于对应的第二套筒上;第二连杆与垫块转动连接,且设有用于和两个第二蜗轮啮合的螺旋齿。当第二连杆旋转时,驱动第二蜗轮转动,第二蜗轮带动第二套筒转动,第二套筒驱动第二丝杠转动,第二丝杠带动第二车轮上下移动。驱动机构设置在垫块上,且分别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连,用于驱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旋转。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中的架桥机检修工装负载能力大,而且能够将负荷均匀传递至底面、从而消除应力集中的现象。另外,该检修工装减小安全隐患,同时便于移动,省时省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架桥机检修工装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车轮的传动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车轮的传动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机构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垫块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垫块,11-支板,12-加强筋,13-把手,20-第一车轮,21-第一丝杠,22-第一套筒,23-第一蜗轮,24-第一连杆,241-第一锥齿轮,242-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架桥机检修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垫块,呈棱台状,且上端面用于支撑架桥机,且下端面用于垫设在地面上;两个第一车轮,位于所述垫块的第一侧,且并排设置;两个第一丝杠,与两个所述第一车轮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一丝杠的下部与对应的第一车轮固定连接,且用于带动对应的第一车轮上下移动;两个第一套筒,与两个所述第一丝杠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一套筒套设于对应的第一丝杠的上部,且与对应的第一丝杠螺纹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垫块转动连接,且用于驱动对应的第一丝杠上下移动;两个第一蜗轮,与两个所述第一套筒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一蜗轮套设于对应的第一套筒上,且用于驱动对应的第一套筒旋转;第一连杆,与所述垫块转动连接,且设有用于和两个所述第一蜗轮啮合的螺旋齿并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第一蜗轮旋转;两个第二车轮,位于与两个所述第一车轮相对的所述垫块的第二侧,且并排设置;两个所述第一车轮和两个所述第二车轮均匀分布在所述垫块的边角处;两个第二丝杠,与两个所述第二车轮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二丝杠的下部与对应的第二车轮固定连接,且用于带动对应的第二车轮上下移动;两个第二套筒,与两个所述第二丝杠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二套筒套设于对应的第二丝杠的上部,且与对应的第二丝杠螺纹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垫块转动连接,且用于驱动对应的第二丝杠上下移动;两个第二蜗轮,与两个所述第二套筒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二蜗轮套设于对应的第二套筒上,且用于驱动对应的第二套筒旋转;第二连杆,与所述垫块转动连接,且设有用于和两个所述第二蜗轮啮合的螺旋齿并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第二蜗轮旋转;和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垫块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架桥机检修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垫块,呈棱台状,且上端面用于支撑架桥机,且下端面用于垫设在地面上;两个第一车轮,位于所述垫块的第一侧,且并排设置;两个第一丝杠,与两个所述第一车轮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一丝杠的下部与对应的第一车轮固定连接,且用于带动对应的第一车轮上下移动;两个第一套筒,与两个所述第一丝杠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一套筒套设于对应的第一丝杠的上部,且与对应的第一丝杠螺纹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垫块转动连接,且用于驱动对应的第一丝杠上下移动;两个第一蜗轮,与两个所述第一套筒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一蜗轮套设于对应的第一套筒上,且用于驱动对应的第一套筒旋转;第一连杆,与所述垫块转动连接,且设有用于和两个所述第一蜗轮啮合的螺旋齿并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第一蜗轮旋转;两个第二车轮,位于与两个所述第一车轮相对的所述垫块的第二侧,且并排设置;两个所述第一车轮和两个所述第二车轮均匀分布在所述垫块的边角处;两个第二丝杠,与两个所述第二车轮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二丝杠的下部与对应的第二车轮固定连接,且用于带动对应的第二车轮上下移动;两个第二套筒,与两个所述第二丝杠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二套筒套设于对应的第二丝杠的上部,且与对应的第二丝杠螺纹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垫块转动连接,且用于驱动对应的第二丝杠上下移动;两个第二蜗轮,与两个所述第二套筒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二蜗轮套设于对应的第二套筒上,且用于驱动对应的第二套筒旋转;第二连杆,与所述垫块转动连接,且设有用于和两个所述第二蜗轮啮合的螺旋齿并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第二蜗轮旋转;和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垫块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桥机检修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杆上,且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连杆旋转;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三锥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杆上,且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连杆旋转;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雄齐正观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