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铜网翻边与插入外铜套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627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卷铜网翻边与插入外铜套机构,包括:分中组件、翻边组件、夹取组件以及外铜套供料组件,所述分中组件包括:底板、设于所述底板上的上分中气缸、设于所述上分中气缸下方的下分中气缸、以及设于所述上分中气缸与下分中气缸中间的夹具。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中组件先将内铜卷网与内铜套进行分中处理,使得内铜套位于内铜卷网的中部位置,然后外铜套供料组件提供单个外铜套,通过夹取组件将该单个外铜套夹取至翻边组件处,完成外铜套与内铜卷网内铜套组件的组装。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全自动化组装,无需工人操作,非常方便,而且提高了产品组装的质量,产品组装更具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卷铜网翻边与插入外铜套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卷铜网翻边与插入外铜套机构。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用于高铁、动车上的零配件组装,如图1所示,该零配件包括内铜卷网110、套设在所述内铜卷网110上的内铜套120以及套设在所述内铜套120上的外铜套200,先将内铜套120套设在内铜卷网110上,然后将外铜套200套设在内铜套内铜卷网组件100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将内铜卷网内铜套组件100一侧翻边然后将外铜套200套入内铜套120上。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是手工组装的,长期从事此工作的工人的手会有磨损,企业所耗费的人工成本也高。还有采用半自动设备的,其绝大部分是人工辅助的,产能效率低下。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卷铜网翻边与插入外铜套机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卷铜网翻边与插入外铜套机构,包括:分中组件、翻边组件、夹取组件以及外铜套供料组件,所述分中组件包括:底板、设于所述底板上的上分中气缸、设于所述上分中气缸下方的下分中气缸、以及设于所述上分中气缸与下分中气缸中间的夹具;所述翻边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底板上的外铜套成型下模、位于所述外铜套成型下模上方的外铜套成型上模、以及与所述外铜套成型上模连接的压合外铜套气缸;所述外铜套供料组件包括:振动盘、与所述振动盘连接的送料导轨、以及设于所述送料导轨尾端的分料组件;所述夹取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送料导轨旁侧的横移位组件、设于所述横移位组件上的竖移位组件、设于所述竖移位组件上的夹爪气缸。进一步地,所述外铜套成型下模顶面设有容置内铜卷网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支撑柱以及套在所述支撑柱上的预压铆,所述预压铆为圆柱体,其顶端设有若干分隔块,相邻两分隔块之间间隔的角度相等,所述预压铆底端设有张散开的伞状的支臂,所述外铜套上模底面设有圆柱凸起,该圆柱凸起底面设有倒角。进一步地,所述分料组件包括顶升气缸以及设于所述顶升气缸上的分料块,所述分料块顶面设有容置单个外铜套的空腔。进一步地,所述横移位组件包括:气缸固定板、设于所述气缸固定板上的横移位气缸、设于所述气缸固定板上的横向导轨、设于所述横向导轨两侧的缓冲器、以及设于所述横向导轨上并与所述横移位气缸连接的第一滑块。进一步地,所述竖移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滑块上的竖向导轨、设于所述竖向导轨上并与所述竖移位气缸连接的第二滑块、设于所述气缸固定板上的两螺钉、一端挂在所述螺钉上的弹簧挂钩、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滑块上的支架,所述夹爪气缸安装固定在该支架上,所述弹簧挂钩另一端挂在所述第二滑块上。进一步地,所述分料块上设有用于感应外铜套是否到位的第一感应器。进一步地,所述翻边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外铜套成型下模旁侧的第二感应器。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分中组件先将内铜卷网与内铜套进行分中处理,使得内铜套位于内铜卷网的中部位置,然后外铜套供料组件提供单个外铜套,通过夹取组件将该单个外铜套夹取至翻边组件处,完成外铜套与内铜卷网内铜套组件的组装。本专利技术实现全自动化组装,无需工人操作,非常方便,而且提高了产品组装的质量,产品组装更具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产品的组装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分中组件与翻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夹取组件与外铜套供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预压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卷铜网翻边与插入外铜套机构,包括:分中组件1、翻边组件2、夹取组件3以及外铜套供料组件4。请参阅图2与图3,所述分中组件1包括:底板10、设于所述底板10上的上分中气缸11、设于所述上分中气缸11下方的下分中气缸12、以及设于所述上分中气缸11与下分中气缸12中间的夹具(未图示)。夹具上夹持着内铜卷网内铜套组件,夹具夹持在该组件的一端。由于上一工序流落下来的内铜卷网内铜套组件中内铜套不一定位于内铜卷网的中间位置,故要对内铜卷网内铜套组件进行分中处理。上分中气缸11与下分中气缸12分别位于所夹持的内铜卷网内铜套组件两侧,上分中气缸11下压向下挤压内铜套的边缘,下分中气缸12上升向上挤压内铜套的边缘,从而将内铜套移至内铜卷网的中间位置,使得露出内铜套的内铜卷网两端的长度相等。请参阅图4,所述外铜套供料组件4包括:振动盘40、与所述振动盘40连接的送料导轨41、以及设于所述送料导轨41尾端的分料组件42,振动盘40内装有若干外铜套。所述分料组件42包括顶升气缸以及设于所述顶升气缸上的分料块421,所述分料块421顶面设有恰好容置单个外铜套的空腔。顶升气缸上升时堵塞住送料轨道41的出口,顶升气缸下降使得单个外铜套进入到分料块421的空腔中。所述分料块421上设有第一感应器43,用于感应外铜套是否到达空腔内。所述夹取组件3包括:设于所述送料导轨41旁侧的横移位组件30、设于所述横移位组件30上的竖移位组件31、设于所述竖移位组件31上的夹爪气缸32。所述横移位组件30包括:气缸固定板301、设于所述气缸固定板301上的横移位气缸302、设于所述气缸固定板301上的横向导轨303、设于所述横向导轨303两侧的缓冲器304、以及设于所述横向导轨303上并与所述横移位气缸302连接的第一滑块305。所述竖移位组件31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滑块305上的竖向导轨310、设于所述竖向导轨310上并与所述竖移位气缸连接的第二滑块311、设于所述气缸固定板301上的两螺钉313、一端挂在所述螺钉313上的弹簧挂钩314、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滑块311上的支架312,所述夹爪气缸32安装固定在该支架312上,所述弹簧挂钩314另一端挂在所述第二滑块311上。分料组件42分好料后,在横移位组件30与竖移位组件31的共同驱动下,将夹爪气缸32移送至外铜套的上方,夹爪气缸32夹取住外铜套。请参阅图2与图3,所述翻边组件2包括:设于所述底板10上的外铜套成型下模20、位于所述外铜套成型下模20上方的外铜套成型上模21、与所述外铜套成型上模21连接的压合外铜套气缸22、以及设于所述外铜套成型下模20旁侧的第二感应器23,第二感应器23用来感应内铜卷网内铜套组件是否到位。请参阅图5,所述外铜套成型下模20顶面设有容置内铜卷网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支撑柱以及套在所述支撑柱上的预压铆5,所述预压铆5为圆柱体,其顶端设有若干分隔块51,相邻两分隔块51之间间隔的角度相等,间隔的角度根据内铜卷网两端梳齿状的宽度相配合,所述预压铆51底端设有张散开的伞状的支臂52。所述外铜套上模21底面设有圆柱凸起,该圆柱凸起底面设有倒角。将分中好的内铜卷网内铜套组件一端放至外铜套成型下模的预压铆中,并且将内铜卷网内铜套组件的梳齿状插入分隔块之间,然后夹爪气缸32将外铜套移送至外铜套成型上模21下方,压合外铜套气缸22下压,外铜套成型上模21头部穿过外铜套,由于外铜套成型上模21头部设有倒角,因此把内铜卷网压散开,接着继续将外铜套下压,使外铜套套入内铜卷网上,直至压到位,此时,由于预压,5底端设有伞状的支臂52,因此内铜卷网底端会被撑散开。在压合外铜套的过程中,夹爪气缸32一直夹紧外铜套侧面,由于设有弹簧挂钩314,因此在下压的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铜网翻边与插入外铜套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中组件、翻边组件、夹取组件以及外铜套供料组件,所述分中组件包括:底板、设于所述底板上的上分中气缸、设于所述上分中气缸下方的下分中气缸、以及设于所述上分中气缸与下分中气缸中间的夹具;所述翻边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底板上的外铜套成型下模、位于所述外铜套成型下模上方的外铜套成型上模、以及与所述外铜套成型上模连接的压合外铜套气缸;所述外铜套供料组件包括:振动盘、与所述振动盘连接的送料导轨、以及设于所述送料导轨尾端的分料组件;所述夹取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送料导轨旁侧的横移位组件、设于所述横移位组件上的竖移位组件、设于所述竖移位组件上的夹爪气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铜网翻边与插入外铜套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中组件、翻边组件、夹取组件以及外铜套供料组件,所述分中组件包括:底板、设于所述底板上的上分中气缸、设于所述上分中气缸下方的下分中气缸、以及设于所述上分中气缸与下分中气缸中间的夹具;所述翻边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底板上的外铜套成型下模、位于所述外铜套成型下模上方的外铜套成型上模、以及与所述外铜套成型上模连接的压合外铜套气缸;所述外铜套供料组件包括:振动盘、与所述振动盘连接的送料导轨、以及设于所述送料导轨尾端的分料组件;所述夹取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送料导轨旁侧的横移位组件、设于所述横移位组件上的竖移位组件、设于所述竖移位组件上的夹爪气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铜网翻边与插入外铜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铜套成型下模顶面设有容置内铜卷网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支撑柱以及套在所述支撑柱上的预压铆,所述预压铆为圆柱体,其顶端设有若干分隔块,相邻两分隔块之间间隔的角度相等,所述预压铆底端设有张散开的伞状的支臂,所述外铜套上模底面设有圆柱凸起,该圆柱凸起底面设有倒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冠平曾秋醒刘国伟李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顺科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