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3856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铆机,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甩油盘与曲轴之间的连接不够牢固的问题。它包括机架以及均设置于机架上的安装块与主轴箱,安装块上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安装孔,主轴箱内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主轴,主轴下端伸至主轴箱外,且在主轴下端连接有能够转动的旋转头,旋转头的下端设有两定位块,两定位块的内侧分别连接有能转动的压轮,两压轮的外周面上均设有环状凸部且当旋转头转动时两环状凸部的运动轨迹相重合,两环状凸部的内侧均设有向定位块外侧方向倾斜的挤压面。它具有旋铆精度高、操作简单、旋铆后曲轴与甩油盘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好等优点。

A Rotary Rivet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iveting machin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existing oil throwing disc and the crankshaft is not strong enough. It consists of a rack and a mounting block and a spindle box both mounted on the rack. Installation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mounting block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Inside the spindle box, there is a movable spindle. The lower end of the spindle extends to the outside of the spindle box, and a rotating head is connect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pindle. There are two locating blocks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rotating head,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two locating blocks is connected with rotating pressure respectively. The outer surfaces of the wheels and the two pressure wheels are provided with annular convex parts, and when the rotating head rotates, the locus of the two annular convex parts coincides, and the extrusion surfaces inclined to the outside direction of the positioning blocks are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two annular convex parts.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precision, simple operation and strong connection between crankshaft and oil disc after rive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铆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旋铆机。
技术介绍
曲轴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部件,它承受连杆传递来的力,并将其转变为转矩通过曲轴输出并驱动发动机上其他附件工作。目前来说,曲轴都是组成而成的,它包括两个曲柄以及连接于两个曲柄之间的曲轴销,连杆套在曲轴销上且在连杆与曲轴销之间设置有连杆轴承,其中两个曲柄又包括轴部以及与轴部相固连的连接块,而且为了能够顺利对连杆进行润滑,一般都会在其中一个轴部上加工油道来方便将机油从曲轴箱内经油道引入到曲轴内,并由油道引入到曲轴销内,最终由曲轴销外侧流出以对连杆轴承进行润滑。由于曲轴箱内的机油在与其他部件接触以及润滑的过程后会混入一些机油杂质,因此为了使机油能够干净地流入曲轴销内,通常会在曲轴设有油道的轴部上套设甩油盘,甩油盘将曲轴销以及油道相连通,当发动机运作时,油盘随着曲轴不断旋转,位于油道内的机油进入油盘内,并且通过离心力将含有杂质的机油甩到油盘的边缘处,同时较为干净的机油则会进入曲轴销内,例如申请号为201320471927.4所公开的曲轴油盘。为了实现甩油盘在曲轴上的定位,目前所采用的都是在与设有油道的轴部相连的连接块端面设置凹腔,将甩油盘压入凹腔内,然后再由工作人员手动在定位腔端口处与甩油盘之间加工出铆点以使曲轴与甩油盘相固定。由于手动铆点的方式比较费劲,因此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工作人员一般只会加工3-5个铆点,但由于铆点方式毕竟接触面积很小,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发现很容易出现甩油盘与曲轴脱开的情况,即甩油盘与曲轴之间的连接不够牢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旋铆机,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曲轴与甩油盘之间的连接牢固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旋铆机,包括机架以及均设置于机架上的安装块与主轴箱,安装块上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安装孔,主轴箱内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下端伸至主轴箱外,且在主轴下端连接有能够转动的旋转头,旋转头的下端设有两定位块,两定位块的内侧分别连接有能转动的压轮,两压轮的外周面上均设有环状凸部且当旋转头转动时两环状凸部的运动轨迹相重合,两环状凸部的内侧均设有向定位块外侧方向倾斜的挤压面。甩油盘套到曲轴开设有油道的轴部上并压到与该轴部相连接的连接块端面上凹入的定位腔内后,利用本旋铆机进行旋铆以对甩油盘进行固定。在旋铆前,需要对曲轴先进行机加工,机加工的目的主要是在与开设有油道的轴部相连接的连接块端面上靠近定位腔处加工出环状槽,通过环状槽的设置就会使环状槽靠近定位腔的一侧槽壁与定位腔内壁之间形成壁厚比较薄的实体结构,机架工完毕后将曲轴固定到安装块上。曲轴未开设有油道的轴部插入到安装块上的安装孔内以对曲轴进行定位,曲轴上与未设有油道的轴部相连接的连接块端面抵靠在安装块的上端面,然后控制主轴连带着旋转头向下移动至两压轮外侧的环状凸部位于环状槽内。接着,控制旋转头转动,旋转头带动两定位块转动,这样就使得两压轮外侧的环状凸部沿着环状槽分别做圆周运动。由于两环状凸部的内侧均设有向定位块外侧方向倾斜的挤压面,因此在两个环状凸部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挤压面就会与环状槽靠近定位腔的一侧槽壁相抵靠并向其施加向内的挤压力来进行旋铆工作,随着主轴一边向下移动以及两环状凸部不断做圆周运动,该挤压力会使环状槽靠近定位腔的一侧槽壁与定位腔内壁之间所形成的壁厚比较薄的实体结构上端向内形成环状翻边,从而将甩油盘与曲轴固定在一起。本旋铆机通过两压轮外侧的环状凸部分别做圆周运动来对曲轴上相对应的结构进行挤压以自动形成环状翻边,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铆点方式对甩油盘进行固定而言,由于旋铆所形成的环状翻边与甩油盘的接触面积更大,因此很好地提高了甩油盘与曲轴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在上述的旋铆机中,所述的主轴下端外固定有联结套,旋转头包括头部以及固连于头部上端且外径小于头部的杆部,杆部上端伸入联结套内且杆部上端与联结套轴向限位,杆部上端套设有轴承,轴承外侧面与联结套内壁相抵靠。主轴下端外固定联结套,旋转头的杆部上端伸入联结套内且杆部上端与联结套轴向限位,那么当主轴向下移动时通过联结套便可带动旋转头同步下移;同时由于杆部上端套设有轴承,轴承外侧面与联结套内壁相抵靠,意味着当主轴带动旋转头下移到位后,旋转头又可相对于主轴单独转动来进行旋铆以形成环状翻边,从而提高甩油盘与曲轴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在上述的旋铆机中,所述的联结套下端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固定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带轮,旋转头的杆部上固定有从动带轮,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传递动力。在联结套下端固定连接板,连接板上固定有旋转电机,当主轴带动旋转头向下移动的同时通过连接板能够带动旋转电机同步下移,这样就可以使旋转电机与旋转头之间的位置保持不变,然后在旋转头移动到位后就可以控制旋转电机启动,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主动带轮转动并通过同步带驱动从动带轮以及旋转头转动,从而在旋转头转动过程中实现自动铆压以形成环状翻边来提高甩油盘与曲轴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在上述的旋铆机中,所述的头部下端面设有两对称分布的滑槽且两滑槽均开设至头部的外侧面,两定位块上端均设有从头部外侧向内卡入滑槽内的滑块。在头部外侧设置两对称分布的滑槽,两定位块通过从头部外侧向内卡入滑槽内的滑块而连接在头部下端面的两滑槽内,这样当所要旋铆的曲轴尺寸不同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定位块沿着滑槽移动来调节两压轮的位置,从而确保旋转头转动时两压轮能够准确地对曲轴上相对应的位置进行旋铆,在提高甩油盘与曲轴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同时保证了旋铆精度,并且适用性更广。在上述的旋铆机中,所述的轴承数量为两个,杆部上还套设有隔套,隔套位于两轴承之间,所述的杆部上端部外螺纹连接有防脱螺母,杆部上端外侧设有朝向防脱螺母下端面的环形限位面,位于上方的轴承上端面与防脱螺母下端面相抵靠,位于下方的轴承下端面与环形限位面相抵靠。杆部上端部外螺纹连接防脱螺母,杆部上端外侧设有朝向防脱螺母下端面的环形限位面,位于上方的轴承上端面与防脱螺母下端面相抵靠,位于下方的轴承下端面与环形限位面相抵靠,也就是说利用防脱螺母与环形限位面相配合对两个轴承在杆部上进行了轴向限位,从而保证旋转头能够顺利地进行转动以形成环状翻边来提高甩油盘与曲轴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在上述的旋铆机中,所述的杆部上端面与主轴下端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的联结套下端内侧设有环形挡肩,位于下方的轴承下端面与环形挡肩相抵靠。在联结套下端内侧设置环形挡肩,位于下方的轴承下端面与环形挡肩相抵靠,这样可以防止旋转头与联结套相脱开;同时杆部上端面与主轴下端面之间具有间隙,当主轴下移至两压轮与曲轴的连接块相接触时,通过该间隙可以使旋转头形成短距离的上浮,这样可以形成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接触瞬间对曲轴造成较大的冲击,在提高甩油盘与曲轴连接牢固性的同时保证了加工的可靠性。在上述的旋铆机中,本旋铆机还包括上端封闭且下端开口的压装套筒,所述的压装套筒下端面边沿设有环状凸缘,压装套筒的外径小于两压轮相对一侧面之间的距离,主轴内穿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顶轴,旋转头上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让位通道,顶轴下端自让位通道伸至旋转头下端外。曲轴放置到安装块上后,先将压装套筒套在曲轴设有油道的轴部上,设于压装套筒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铆机,包括机架(1)以及均设置于机架(1)上的安装块(3)与主轴箱(2),安装块(3)上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安装孔(3a),主轴箱(2)内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主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4)下端伸至主轴箱(2)外,且在主轴(4)下端连接有能够转动的旋转头(5),旋转头(5)的下端设有两定位块(6),两定位块(6)的内侧分别连接有能转动的压轮(7),两压轮(7)的外周面上均设有环状凸部(7a)且当旋转头(5)转动时两环状凸部(7a)的运动轨迹相重合,两环状凸部(7a)的内侧均设有向定位块(6)外侧方向倾斜的挤压面(7a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铆机,包括机架(1)以及均设置于机架(1)上的安装块(3)与主轴箱(2),安装块(3)上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安装孔(3a),主轴箱(2)内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主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4)下端伸至主轴箱(2)外,且在主轴(4)下端连接有能够转动的旋转头(5),旋转头(5)的下端设有两定位块(6),两定位块(6)的内侧分别连接有能转动的压轮(7),两压轮(7)的外周面上均设有环状凸部(7a)且当旋转头(5)转动时两环状凸部(7a)的运动轨迹相重合,两环状凸部(7a)的内侧均设有向定位块(6)外侧方向倾斜的挤压面(7a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4)下端外固定有联结套(8),旋转头(5)包括头部(5a)以及固连于头部(5a)上端且外径小于头部(5a)的杆部(5b),杆部(5b)上端伸入联结套(8)内且杆部(5b)上端与联结套(8)轴向限位,杆部(5b)上端套设有轴承(9),轴承(9)外侧面与联结套(8)内壁相抵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结套(8)下端固定有连接板(10),连接板(10)上固定有旋转电机(11),旋转电机(11)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带轮(12),旋转头(5)的杆部(5b)上固定有从动带轮(13),主动带轮(12)与从动带轮(13)之间通过同步带(14)传递动力。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5a)下端面设有两对称分布的滑槽且两滑槽均开设至头部(5a)的外侧面,两定位块(6)上端均设有从头部(5a)外侧向内卡入滑槽内的滑块。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旋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9)数量为两个,杆部(5b)上还套设有隔套(15),隔套(15)位于两轴承(9)之间,所述的杆部(5b)上端部外螺纹连接有防脱螺母(16),杆部(5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兵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宏鑫曲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