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角度调节管端部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3856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角度调节管端部成型机,其包括相对设置的左墩头与右墩头、位于所述左墩头与所述右墩头之间的第一夹模单元与第二夹模单元、驱动所述左墩头进行前后运动和左右运动的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右墩头进行前后运动和左右运动的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一夹模单元进行左右运动的第一气缸以及驱动所述第二夹模单元进行左右运动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一夹模单元与所述左墩头配合成型调节管的一端结构,所述第二夹模单元与所述右墩头配合成型调节管的另一端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可移动的冲头机构,能够一次成型汽车座椅角度调节管的端部结构,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提高了产品的结构强度与整体性。

An Angle Adjusting Tube End Forming Machine for Automobile Sea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seat angle regulating pipe end form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relatively arranged left pier head and a right pier head, a first clamping unit and a second clamping unit between the left pier head and the right pier head, a first driving unit that drives the left pier head to move forward and backward and to move left and right, and a second driving unit that drives the right pier head to move forward and backward and left and right. The driving unit, the first cylinder that drives the first clamping module to move left and right, and the second cylinder that drives the second clamping module to move left and right, the first clamping module and the left pier head cooperate with one end structure of the forming regulating tube, and the second clamping module and the right pier head cooperate with the other end structure of the forming regulating tube. By setting a movable punch mechanism, the end structure of the angle adjusting pipe of the automobile seat can be formed at one tim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and integrity of the product ar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角度调节管端部成型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冷墩成型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角度调节管端部成型机。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一般都具有角度调节功能,实现座椅角度调节的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旋转管、以及固定在调节旋转管上的调节手柄臂壳体。在调节机构的成型工艺中,现有技术有采用焊接工艺的,但是成本高,也有采用单头冲床加工的,但是,由于该调节机构中存在碗状结构的调节手柄臂壳体,脱模困难,因此需要多工序加工。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汽车座椅角度调节管端部成型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角度调节管端部成型机,通过设置可移动的冲头机构,能够一次成型汽车座椅角度调节管的端部结构,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提高了产品的结构强度与整体性。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汽车座椅角度调节管端部成型机,其包括相对设置的左墩头与右墩头、位于所述左墩头与所述右墩头之间的第一夹模单元与第二夹模单元、驱动所述左墩头进行前后运动和左右运动的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右墩头进行前后运动和左右运动的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一夹模单元进行左右运动的第一气缸以及驱动所述第二夹模单元进行左右运动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一夹模单元与所述左墩头配合成型调节管的一端结构,所述第二夹模单元与所述右墩头配合成型调节管的另一端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模单元与所述第二夹模单元均包括受所述第一气缸或所述第二气缸驱动的支撑块、固定在所述支撑块上部的第一驱动件、受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上夹模、固定在所述支撑块上且与所述上夹模配合的下夹模。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均包括第二驱动件、受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进行左右运动的推动块、第三驱动件、受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进行前后运动的第一连接板、呈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的滑轨以及在所述滑轨上滑动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上开设有呈前后方向分布的导向槽,所述推动块可前后移动的卡设在所述导向槽内。进一步的,所述左墩头与所述右墩头设置在对应驱动单元中的所述活动块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方设置有位置定位机构,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沿前后方向设置有若干定位插孔,所述位置定位机构包括第三气缸、受所述第三气缸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且可插入所述定位插孔内的定位插杆。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夹模单元与所述第二夹模单元之间设置有隔离定位机构。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定位机构包括第四气缸、受所述第四气缸驱动插入或抽出所述第一夹模单元与所述第二夹模单元之间的隔离块。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架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贯穿所述第一夹模单元与所述第二夹模单元中的所述支撑块。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向杆上的管端定位机构。进一步的,所述管端定位机构包括第五气缸、受第五气缸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定位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座椅角度调节管端部成型机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双夹模机头可同时对调节管的两端进行成型,且能够一次性成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且通过将两个夹模设置成可移动形式,针对在成型后夹模开模会损坏产品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的避开产品干涉区域,实现顺利的开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单元与第二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位置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夹模单元和第二夹模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夹模单元或第二夹模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夹模单元或第二夹模单元与隔离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100汽车座椅角度调节管端部成型机;1左墩头;2右墩头;3第一夹模单元,31支撑块,32第一驱动件,33上夹模,34下夹模;4第二夹模单元;5第一驱动单元,51第二驱动件,52推动块,53第三驱动件,54第一连接板,541定位插孔,55滑轨,56活动块,57导向槽;6第二驱动单元;7第一气缸;8第二气缸;9位置定位机构,91第三气缸,92定位插杆;10隔离定位机构,1001第四气缸,1002隔离块;11支撑座;12导向杆;13管端定位机构,131第五气缸,132定位块。【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6,本实施例为汽车座椅角度调节管端部成型机100,其包括相对设置的左墩头1与右墩头2、位于左墩头1与右墩头2之间的第一夹模单元3与第二夹模单元4、驱动左墩头1进行前后运动和左右运动的第一驱动单元5、驱动右墩头2进行前后运动和左右运动的第二驱动单元6、驱动第一夹模单元3进行左右运动的第一气缸7以及驱动第二夹模单元4进行左右运动的第二气缸8,第一夹模单元3与左墩头1配合成型调节管的一端结构,第二夹模单元4与右墩头2配合成型调节管的另一端结构。本实施例中,汽车座椅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管、设置在调节管一端的调节臂压盖以及设置在调节管另一端的旋转支撑架,调节臂压盖的内侧表面为凹陷槽结构,调节管上需要先成型第一鼓包环,然后把调节臂压盖放上去,再在调节管上成型第二鼓包环以及防止调节臂压盖相对于调节管转动的鼓包压点,第一鼓包环成型在调节臂压盖的凹陷槽中。第一夹模单元3与第二夹模单元4均包括受第一气缸7或第二气缸8驱动的支撑块31、固定在支撑块31上部的第一驱动件32、受第一驱动件32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上夹模33、固定在支撑块31上且与上夹模33配合的下夹模34。第一夹模单元3与第二夹模单元4在底部安装有一对滑块设置在一滑轨上,通过第一气缸7与第二气缸8可以实现第一夹模单元3与第二夹模单元4的左右移动。第一驱动单元5与第二驱动单元6结构相同且均包括第二驱动件51、受第二驱动件51驱动进行左右运动的推动块52、第三驱动件53、受第三驱动件53驱动进行前后运动的第一连接板54、呈左右方向设置在第一连接板54上的滑轨55以及在滑轨55上滑动的活动块56,左墩头1与右墩头2设置在对应驱动单元中的活动块56上,活动块56上开设有呈前后方向分布的导向槽57,推动块52可前后移动的卡设在导向槽57内。为了保障成型过程中,左右墩头的位置准确性和稳定性,第一连接板54的下方设置有位置定位机构9,第一连接板54上沿前后方向设置有若干定位插孔541,位置定位机构9包括第三气缸91、受第三气缸91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且可插入定位插孔541内的定位插杆92。通过第三驱动件53驱动活动块56同时带动左墩头1或右墩头2,实现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调整与移动;当前后方向确定后,第三气缸91驱动定位插杆92向上顶起插入到定位插孔541中,对第一连接板54进行固定;然后通过第二驱动件51驱动推动块52带动左墩头1或右墩头2,实现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对调节管端部成型鼓包环或鼓包压点。由于汽车座椅调节机构中,调节管中的第一鼓包环是位于调节臂压盖的凹陷槽中,此时,上夹模33和下夹模34夹紧调节管的同时其端部有一部分是伸入到调节臂压盖的凹陷槽中的,若此时直接进行上夹模33与下夹模34的上下开启的话,则会将调节臂压盖拉坏,导致产品报废。因此,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气缸7和第二气缸8使得夹模单元能够进行左右方向的开合,当调节管的两端成型好后,首先第一驱动件32驱动上夹模33上升1~2mm,该距离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调整,只要保证该距离不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椅角度调节管端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相对设置的左墩头与右墩头、位于所述左墩头与所述右墩头之间的第一夹模单元与第二夹模单元、驱动所述左墩头进行前后运动和左右运动的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右墩头进行前后运动和左右运动的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一夹模单元进行左右运动的第一气缸以及驱动所述第二夹模单元进行左右运动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一夹模单元与所述左墩头配合成型调节管的一端结构,所述第二夹模单元与所述右墩头配合成型调节管的另一端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角度调节管端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相对设置的左墩头与右墩头、位于所述左墩头与所述右墩头之间的第一夹模单元与第二夹模单元、驱动所述左墩头进行前后运动和左右运动的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右墩头进行前后运动和左右运动的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一夹模单元进行左右运动的第一气缸以及驱动所述第二夹模单元进行左右运动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一夹模单元与所述左墩头配合成型调节管的一端结构,所述第二夹模单元与所述右墩头配合成型调节管的另一端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角度调节管端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模单元与所述第二夹模单元均包括受所述第一气缸或所述第二气缸驱动的支撑块、固定在所述支撑块上部的第一驱动件、受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上夹模、固定在所述支撑块上且与所述上夹模配合的下夹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角度调节管端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均包括第二驱动件、受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进行左右运动的推动块、第三驱动件、受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进行前后运动的第一连接板、呈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的滑轨以及在所述滑轨上滑动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上开设有呈前后方向分布的导向槽,所述推动块可前后移动的卡设在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翔于利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尔普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