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600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限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限位装置包括卡紧部和活动部,其中卡紧部和活动部均为环形结构,卡紧部和活动部的两端分别相连,构成相连接的双环结构,活动部的环径大于卡紧部的环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限位装置设置于芯杆上,其中卡紧部与芯杆之间为过盈配合,活动部与芯杆之间为间隙配合。当活动部与芯杆配合时,限位装置可相对于芯杆滑动;当卡紧部与芯杆配合时,限位装置与芯杆处于固定状态,限位装置不能相对于芯杆滑动,达到限位目的。该限位装置能快速定位,方便操作,且在长时间放置之后,仍能实现限位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限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手术器械中的限位装置。
技术介绍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指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由于ERCP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深受患者欢迎。乳头切开通常用于胰胆管系统插管及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sphincteropapillotomy,EST)。EST是在ERCP的诊断性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于内镜下利用高频电切开刀将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及胆总管末端部分切开的一种治疗技术。临床上EST广泛应用于胆总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壶腹部周围肿瘤、胆道蛔虫、胆总管末端良性狭窄、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等疾病的治疗。于实施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配合碎石、取石、蛔虫取出、鼻胆管引流、内支架引流等,可使疾病得到部分或彻底的治疗。通过绝缘导丝插入胆总管,高频电发生器的负极板粘贴于患者臀部皮肤上,切开刀控制把手的连接接头与高频电发生器的对应电极接头相连接,调整电切、电凝功率及其混合比例而进行切开术。也可使用单纯的电切电流进行EST,其可减少切开过程中对附近组织的凝固作用,从而有利于保持清晰的内镜视野。传统的ERCP手术中一般乳头切开刀在做完胰胆管系统插管之后,需要进行电切的操作。电切前需要拉动手柄上的指环滑块使头端的切丝呈现合适的弓形,使切丝紧贴预设要电切的乳头位置,此过程中需要切丝可以持续保持弓形。目前市场上存在一种手柄上自带锁紧功能的快速交换切开刀产品,在调整手柄位置后,依靠切丝和外管切丝腔的摩擦力使其停留在预定的位置处,但是由于切丝和外管切丝腔摩擦力的存在,拉动手柄需要较大的力,且存在手柄受力移动的情况。因此,目前急需设计一种限位装置,既能实现快速移动定位功能,且能在长时间放置之后,仍能实现限位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前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限位装置,其主要配合芯杆进行限位。当对芯杆进行限位时,可以对芯杆本身进行限位,限制其相对于限位装置运动,起到定位效果;也可以限制芯杆上的其他部件,限制其在芯杆上运动。在未使用前,限位装置与其配合使用的芯杆之间无卡紧力,即使长时间放置,也不会影响其使用时的卡紧力;当需要对限位装置滑动进行限位时,将限位装置调整到指定位置,由于此时限位装置与芯杆之间无卡紧力,因此滑动限位装置可以在芯杆上自由滑动,使其可以到达指定位置;当限位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时,按压限位装置,使其卡紧在芯杆上,此时即可实现限位功能;当无需限位时,可以将限位装置调整至非卡紧状态,使活动部与芯杆配合,可以方便地调整限位装置的位置。本专利技术将明显地改善限位效果,增加限位装置的使用寿命,并能方便操作,节省手术时间。为了达到上述的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限位装置,包含一种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卡紧部和活动部,所述卡紧部和活动部均为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的卡紧部和所述环形结构的活动部的两端分别相连,构成相连接的双环结构;所述活动部的环径大于所述卡紧部的环径;所述限位装置设置于芯杆上,所述卡紧部与所述芯杆之间为过盈配合,所述活动部与芯杆之间为间隙配合;当所述活动部与所述芯杆配合时,所述限位装置可相对于所述芯杆滑动,当所述卡紧部与所述芯杆配合时,所述限位装置与所述芯杆处于固定状态,所述限位装置不能相对于芯杆移动,达到限位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卡紧部和活动部为环形结构,当未使用前或者不需要卡紧时,使活动部与芯杆配合,因为活动部与芯杆之间为间隙配合,其可以在芯杆上自由滑动且不会产生压力,在未使用时,对限位装置不产生压力,延长限位装置的使用寿命。当需要利用限位装置进行限位时,可以便捷地进行滑动限位装置而不需要施加较大力,达到方便操作的目的;当需要利用限位装置进行限位时,按压限位装置,使卡紧部与芯杆配合,因为卡紧部与芯杆之间为过盈配合,当卡紧部与芯杆进行配合时,限位装置将不能再滑动,达到卡紧限位的目的。优选地,所述芯杆上还设有滑块,当滑块移动到指定位置,使所述卡紧部与所述芯杆配合,所述限位装置与所述芯杆处于固定状态,从而所述限位装置限定所述滑块移动。优选地,所述卡紧部和活动部与芯杆配合时,卡紧部和活动部包裹芯杆的面积大于芯杆环形面积的一半。当卡紧部和活动部与芯杆配合时,其包裹芯杆部分大于芯杆环形面积的一半时,能减小活动部与卡紧部连接处的压力,防止限位装置卡紧部从芯杆上滑落,达到更好的固定效果。优选地,所述卡紧部上设有压板,所述芯杆上设有与所述压板配合的凹槽。为了达到更好的卡紧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卡紧部上设置有压板,压板能嵌入芯杆上的凹槽处,增加卡紧状态下的压力。优选地,所述压板的形状为叉形或者锯齿形。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压板的长度。优选地,当所述活动部与所述芯杆配合时,所述限位装置处于非卡紧状态,所述压板只有端部与所述芯杆凹槽接触;当所述卡紧部与所述芯杆配合时,所述限位装置处于卡紧状态,所述压板大部分或完全压入所述芯杆凹槽中,所述限位装置不能相对于所述芯杆移动。优选地,所述卡紧部和活动部为一体成型或单独成型。优选地,所述限位装置的材质为塑料。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限位装置的使用方法,当限位装置处于非卡紧状态时,滑动限位装置至指定位置;按压限位装置的卡紧部,使限位装置的卡紧部与芯杆配合,此时限位装置处于卡紧状态;当限位完成之后,按压限位装置活动部,使限位装置的活动部与芯杆配合,限位装置再次处于非卡紧状态,避免芯杆和限位装置长期处于卡紧状态因受力变形导致限位装置松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限位装置,该限位装置能实现快速移动定位功能,也能在长时间放置之后,仍能保持很好的限位功能,方便操作,且延长限位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限位装置示意图图2a是本专利技术的限位装置非卡紧状态示意图图2b是本专利技术的限位装置非卡紧状态时芯杆A-A处的剖视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的限位装置卡紧状态示意图图3b是本专利技术的限位装置卡紧状态时芯杆A-A处的剖视图符号说明1芯杆2滑块3限位装置3-a卡紧部3-b活动部4压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申请的范围并不受这些实施方式的限定,乃以申请专利的范围为准。而为提供更清楚的描述及使熟悉该项技艺者能理解本申请的申请内容,图示内各部分并不一定依照其相对的尺寸而绘图,某些尺寸与其他相关尺度的比例会被凸显而显得夸张,且不相关或不重要的细节部分亦未完全绘出,以求图示的简洁。图1至图3b给出了本专利技术限位装置的示意图以及限位装置与芯杆配合时处于卡紧状态和非卡紧状态的示意图。在本专利技术中的限位装置3,包括卡紧部3-a和活动部3-b,卡紧部3-a和活动部3-b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可以分别为环形结构,环形结构的卡紧部3-a的两端分别与环形结构的活动部3-b的两端相连接,呈相连接的双环结构。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卡紧部和活动部,所述卡紧部和活动部均为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的卡紧部和所述环形结构的活动部的两端分别相连,构成相连接的双环结构;所述活动部的环径大于所述卡紧部的环径;所述限位装置设置于芯杆上,所述卡紧部与所述芯杆之间为过盈配合,所述活动部与芯杆之间为间隙配合;当所述活动部与所述芯杆配合时,所述限位装置可相对于所述芯杆滑动,当所述卡紧部与所述芯杆配合时,所述限位装置与所述芯杆处于固定状态,所述限位装置不能相对于芯杆移动,达到限位目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卡紧部和活动部,所述卡紧部和活动部均为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的卡紧部和所述环形结构的活动部的两端分别相连,构成相连接的双环结构;所述活动部的环径大于所述卡紧部的环径;所述限位装置设置于芯杆上,所述卡紧部与所述芯杆之间为过盈配合,所述活动部与芯杆之间为间隙配合;当所述活动部与所述芯杆配合时,所述限位装置可相对于所述芯杆滑动,当所述卡紧部与所述芯杆配合时,所述限位装置与所述芯杆处于固定状态,所述限位装置不能相对于芯杆移动,达到限位目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上还设有滑块,当滑块移动到指定位置,使所述卡紧部与所述芯杆配合,所述限位装置与所述芯杆处于固定状态,从而所述限位装置限定所述滑块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部和活动部与芯杆配合时,卡紧部和活动部包裹芯杆的面积大于芯杆环形面积的一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部上设有压板,所述芯杆上设有与所述压板配合的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春徐潮伟李常青冷德嵘刘春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