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493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镜头模组。该镜头模组,包括开设有通光孔并围设形成收容空间的镜头筒、设置在收容空间内的具有多个镜片的镜片组、设置在镜片组像侧的压环,多个镜片共光轴,镜头筒包括朝向光轴的内侧面,内侧面上设置有围绕压环和最靠近像侧的镜片的多个消光结构,多个消光结构自像侧朝物侧依次排列,消光结构自内侧面朝光轴延伸,且横截面呈三角形。该镜头模组能有效削弱镜头筒内部的反射杂光,提升成像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镜头模组
本技术实施方式涉及光学成像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照相机、摄像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中的镜头模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及具有成像功能的电子产品的兴起,光学镜头模组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产品中,并且一直在被不断的改进和优化。目前,大多数镜头模组的改进方向是:如何将镜头模组做小、做薄,在将镜头模组做小、做薄的同时选择出合适的、具有良好光学特性配合度的透镜并研究其如何组合在一起能保证良好的成像效果。然而,本技术的技术人发现,在成像的过程中,从各个角度射至镜头模组的光极易形成杂光干扰,这对镜头模组的成像品质造成很大的影响,对此,目前虽有措施为在镜头模组的入光口处做减少光反射的处理,但是入射至镜头模组内部的光线在其内部经多次反射形成的杂光,依旧会降低成像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模组,其能有效削弱镜头筒内部的反射杂光,提升成像品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包括开设有通光孔并围设形成收容空间的镜头筒、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具有多个镜片的镜片组、设置在所述镜片组像侧的压环,多个所述镜片共光轴,所述镜头筒包括朝向所述光轴的内侧面,所述内侧面上设置有围绕所述压环和最靠近像侧的镜片的多个消光结构,多个所述消光结构自像侧朝物侧依次排列,所述消光结构自所述内侧面朝所述光轴延伸,且横截面呈三角形。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在镜头筒的内侧面上围绕压环和最靠近像侧的镜片设置多个消光结构,多个消光结构自像侧朝物侧依次排列,且均自所述内侧面朝所述光轴延伸,消光结构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如此,经上述消光结构使镜头筒的内侧面更为粗糙,当光线射至被粗糙化的内侧面上时不易被该粗糙面反射形成干扰镜头模组成像的杂光,也就是说,通过在靠近像侧的压环和镜片处增加内侧面上的粗糙度,削弱了镜头筒内部的反射杂光,并由此提升成像品质。另外,所述消光结构为形成在所述内侧面上的螺纹的螺牙。另外,所述消光结构为形成在所述内侧面上的环形凸起。另外,所述消光结构靠近所述光轴的末端为弧面。相比于尖锐的结构,弧面更为圆滑,在镜头模组内部组装镜片等光学组件时,不易刮伤镜片等光学组件。另外,多个所述消光结构朝所述光轴延伸的长度相等。如此,消光结构朝向光轴的一侧更为平整,不易阻碍光学组件的装配。另外,多个所述消光结构朝所述光轴延伸的长度为2至15微米。另外,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消光结构靠近所述光轴的末端之间的距离相等。如此,消光结构在内侧面上较为规则的排列,相比于其他具有不同间距、更为复杂的排列结构,该种排列结构更为简单,便于生产。另外,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消光结构靠近所述光轴的末端之间的距离为2至15微米。另外,多个所述消光结构在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上连续排列。另外,多个所述消光结构在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上间隔排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镜头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技术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镜头模组100,如图1、图2所示,包括开设有通光孔10并围设形成收容空间的镜头筒11、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具有多个镜片12的镜片组、设置在所述镜片组像侧的压环13,多个所述镜片12共光轴OO’,所述镜头筒11包括朝向所述光轴OO’的内侧面111,所述内侧面111上设置有围绕所述压环13和最靠近像侧的镜片12的多个消光结构111a,多个所述消光结构111a自像侧朝物侧依次排列,所述消光结构111a自所述内侧面111朝所述光轴OO’延伸,且横截面呈三角形。本实施方式中,在镜头筒11的内侧面111上围绕压环13和最靠近像侧的镜片12设置多个消光结构111a,多个消光结构111a自像侧朝物侧依次排列,且均自所述内侧面111朝所述光轴OO’延伸,消光结构111a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如此,经上述消光结构111a使镜头筒11的内侧面111更为粗糙,当光线射至被粗糙化的内侧面111上时不易被该粗糙面反射形成干扰镜头模组100成像的杂光,也就是说,通过在靠近像侧的压环13和镜片12处增加内侧面111上的粗糙度,削弱了镜头筒11内部的反射杂光,并由此提升成像品质。值得一提的是,粗糙化的内侧面111具有更大的摩擦力,在内侧面111上围绕压环13和最靠近像侧的镜片12处的消光结构111a可以经由更大的摩擦力增加对压环13和镜片12的卡持力度,最终有助于压环13和镜片12牢稳的安装,使压环13和镜片12稳定的置于收容空间内。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粗糙化的内侧面111有助于增加镜头模组100的透气性。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实现细节进行具体的说明,以下内容仅为方便理解提供的实现细节,并非实施本方案的必须。镜头模组100包括镜头筒11、镜片12、压环13。镜头筒11围设形成收容空间,多个光学组件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中,比如镜片12、压环13、遮光片等等。镜头筒11靠近物侧的一面开设有通光孔10,物侧的光线经由通光孔10射入镜头筒11内部,并经过镜片12,最终在镜头筒11的像侧成像,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镜头筒11包括朝向光轴OO’的内侧面111。内侧面111卡持置于镜头筒11内部的镜片12等光学组件,也就是说,内侧面111与镜片12等光学组件可直接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面111上还设置有消光结构111a,在具有消光结构111a的区域,镜片12等光学组件与消光结构111a靠近光轴OO’的端点接触。具体的说,消光结构111a在三维空间中是朝光轴OO’延伸,若以光轴OO’所属平面为截面对消光结构111a进行切割后形成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消光结构111a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消光结构111a在内侧面111上自物侧朝像侧依次排列。进一步的说,可以是自物侧至像侧的方向连续排列,也可以是自物侧至像侧的方向间隔排列,还可以是其他的具体排列方式,只要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选择即可,此处不做限制。可以理解的是,相比于平滑的内侧面111,消光结构111a因其凸起的微结构而使内侧面111更为粗糙,也就是说,消光结构111a增加了内侧面111上的粗糙度,如此,当光线射至具有消光结构111a的内侧面111上时,内侧面111不会对光线形成强烈的镜面反射,而是利用消光结构111a形成漫反射,以使反射光散开,如此,削弱了镜头模组100内部干扰成像的反射杂光。进一步的说,本实施方式中,消光结构111a具体的设置在压环13和最靠近像侧的镜片12处,并在内侧面111上围绕压环13和所述镜片12,也就是说,当光线射至镜头模组100内部安装压环13和所述镜片12的内侧面111上时,内侧面111上的额消光结构111a可以削弱反射杂光,值得一提的是,压环13和所述镜片12靠近整个镜头模组100的像侧,因此,在接近成像区的位置设置消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头模组,包括开设有通光孔并围设形成收容空间的镜头筒、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具有多个镜片的镜片组、设置在所述镜片组像侧的压环,多个所述镜片共光轴,所述镜头筒包括朝向所述光轴的内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面上设置有围绕所述压环和最靠近像侧的镜片的多个消光结构,多个所述消光结构自像侧朝物侧依次排列,所述消光结构自所述内侧面朝所述光轴延伸,且横截面呈三角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模组,包括开设有通光孔并围设形成收容空间的镜头筒、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具有多个镜片的镜片组、设置在所述镜片组像侧的压环,多个所述镜片共光轴,所述镜头筒包括朝向所述光轴的内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面上设置有围绕所述压环和最靠近像侧的镜片的多个消光结构,多个所述消光结构自像侧朝物侧依次排列,所述消光结构自所述内侧面朝所述光轴延伸,且横截面呈三角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光结构为形成在所述内侧面上的螺纹的螺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光结构为形成在所述内侧面上的环形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光结构靠近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传冬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