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4933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镜头模组包括镜头及与所述镜头配合连接的承载座,所述镜头包括镜筒,所述镜筒包括开设有通光孔的第一筒壁以及自所述第一筒壁弯折延伸的第二筒壁,所述承载座包括环绕所述第二筒壁的包围壁,所述镜头装配于所述承载座,所述镜头和所述包围壁形成容胶槽,所述第二筒壁与所述包围壁通过所述容胶槽胶接。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镜头模组,空间占有量变小,增加电子产品的屏幕占比,且生产难度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镜头模组
本技术涉及摄像镜头
,尤其涉及一种镜头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不断地朝着智能化发展,除了数码相机外,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等也都配备了镜头模组。为了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对镜头模组生产加工及组装的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技术的镜头模组包括镜筒及用于收容所述镜筒的承载座,所述镜筒的外壁设置外螺纹,所述承载座的内壁设置内螺纹,所述镜筒通过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实现固定连接。然而,通过螺纹固定的镜头模组,往往会占用较大的空间,使得电子产品的屏幕占比减小,且螺纹的制造较为复杂,在体积较小的镜头模组上设置螺纹较为复杂,因为对加工的精准度要求较高,无形之中加大了加工的难度。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镜头模组以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空间占有量小且生产难度低的镜头模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包括镜头及与所述镜头配合连接的承载座,所述镜头包括镜筒,所述镜筒包括开设有通光孔的第一筒壁以及自所述第一筒壁弯折延伸的第二筒壁,所述承载座包括环绕所述第二筒壁的包围壁,所述镜头装配于所述承载座,,所述镜头和所述包围壁形成容胶槽,所述第二筒壁与所述包围壁通过所述容胶槽胶接。优选的,所述第二筒壁包括与所述第一筒壁连接的外表面、自所述外表面向远离光轴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外侧表面、自所述第一外侧表面向远离光轴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二外侧表面以及自所述第二外侧表面向远离所述第一筒壁的方向延伸的第三外侧表面,所述第三外侧表面与所述包围壁正对设置,所述第二外侧表面与所述包围壁形成所述容胶槽。优选的,所述第二筒壁包括与所述第一筒壁连接的外表面、自所述外表面向远离光轴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外侧表面、自所述第一外侧表面向远离光轴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二外侧表面以及自所述第二外侧表面向远离所述第一筒壁的方向延伸的第三外侧表面,所述第三外侧表面与所述包围壁正对设置,所述镜筒自所述第三外侧表面向光轴方向凹陷形成点胶槽,所述点胶槽沿所述第二筒壁的周向设置,所述点胶槽与所述包围壁形成所述容胶槽。优选的,所述点胶槽为连续的环状结构。优选的,所述承载座还包括与所述包围壁固定连接的基座及开设于所述基座的通孔,所述包围壁包括远离所述基座的第一表面、自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镜筒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二表面以及自所述第二表面向所述基座延伸的第三表面,所述点胶槽与所述第二表面形成所述容胶槽。优选的,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三外侧表面相对间隔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三表面向光轴的投影与所述点胶槽向光轴的投影不重叠。优选的,所述包围壁呈圆环形,所述通孔的横截面呈矩形。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所述镜头模组采用无螺纹设计,即通过在所述镜头与所述包围壁之间设置所述容胶槽,并通过在所述容胶槽内打胶实现所述镜头与所述包围壁的固定连接,使得所述镜头模组的结构简单化,从而增加了电子产品的屏幕占比;采用胶接代替了相关技术的螺纹连接,降低了所述镜头模组的加工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镜头模组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的镜头模组沿A-A线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镜头模组实施例二的剖视图;图4为图3所示的镜头模组的B部分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所述镜头模组100包括镜头11及与所述镜头11配合连接的承载座13。具体的,所述镜头11装配于所述承载座13。所述镜头11包括镜筒111及设置于所述镜筒111内的透镜组113,所述镜筒111包括开设有通光孔101的第一筒壁1111以及自所述第一筒壁1111的弯折延伸的第二筒壁1113,所述第一筒壁1111和所述第二筒壁1113配合用于收容所述透镜组113。所述第二筒壁1113包括与所述第一筒壁1111连接的外表面1115、自所述外表面1115向远离光轴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外侧表面1116、自所述第一外侧表面1116向远离光轴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二外侧表面1117以及自所述第二外侧表面1117向远离所述第一筒壁1111的方向延伸的第三外侧表面1118。所述承载座13包括环绕所述第二筒壁1113的包围壁131、与所述包围壁131固定连接的基座133及开设于所述基座133的通孔135。所述包围壁131与所述第二筒壁1113的形状匹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包围壁131呈圆环形,且所述包围壁131与所述镜头11形成容胶槽,所述包围壁131与所述镜头11通过所述容胶槽胶接。具体的,所述包围壁131与所述第三外侧表面1118正对设置,所述容胶槽由所述包围壁131与所述第二外侧表面117共同围成。所述通孔135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包围壁131围成图形的横截面积,且所述通孔135的中轴线、所述包围壁131的中轴线与所述镜头11的光轴处于同于条直线上,在所述镜头11装配于所述承载座13时,所述镜头11的像侧面的周缘抵接于所述基座1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135的横截面呈矩形。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四个角为圆角。实施例二请结合参阅图3和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镜头模组的结构与实施例一提供的镜头模组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所述镜筒211和所述包围壁231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筒壁包括与所述第一筒壁连接的外表面、自所述外表面向远离光轴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外侧表面2116、自所述第一外侧表面2116向远离光轴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二外侧表面2117以及自所述第二外侧表面2117向远离所述第一筒壁的方向延伸的第三外侧表面2118,其中,所述第三外侧表面2118与所述包围壁231正对设置,所述镜筒211自所述第三外侧表面2118向光轴方向凹陷形成点胶槽2119。具体的,所述点胶槽2119沿所述第二筒壁的周向设置,且所述点胶槽2119与所述包围壁231形成所述容胶槽。优选的,所述点胶槽2119为连续的环状结构。相应的,所述包围壁231包括远离所述基座的第一表面2311、自所述第一表面2311向所述镜筒211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二表面2313以及自所述第二表面2313向所述基座延伸的第三表面2315,所述第三表面2315与所述第三外侧表面2118相对间隔设置,具体的,所述第三表面2315向光轴的投影与所述点胶槽2119向光轴的投影不重叠。具体的,所述第二表面2313与所述点胶槽2119共同围成所述容胶槽,通过设置所述容胶槽,并且在所述容胶槽内点胶实现所述镜筒211与所述包围壁231的固定连接,增加了点胶的胶量,加大了胶接的力度。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所述镜头模组采用无螺纹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头模组,包括镜头及与所述镜头配合连接的承载座,所述镜头包括镜筒,所述镜筒包括开设有通光孔的第一筒壁以及自所述第一筒壁弯折延伸的第二筒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包括环绕所述第二筒壁的包围壁,所述镜头装配于所述承载座,所述镜头和所述包围壁形成容胶槽,所述第二筒壁与所述包围壁通过所述容胶槽胶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模组,包括镜头及与所述镜头配合连接的承载座,所述镜头包括镜筒,所述镜筒包括开设有通光孔的第一筒壁以及自所述第一筒壁弯折延伸的第二筒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包括环绕所述第二筒壁的包围壁,所述镜头装配于所述承载座,所述镜头和所述包围壁形成容胶槽,所述第二筒壁与所述包围壁通过所述容胶槽胶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壁包括与所述第一筒壁连接的外表面、自所述外表面向远离光轴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外侧表面、自所述第一外侧表面向远离光轴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二外侧表面以及自所述第二外侧表面向远离所述第一筒壁的方向延伸的第三外侧表面,所述第三外侧表面与所述包围壁正对设置,所述第二外侧表面与所述包围壁形成所述容胶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壁包括与所述第一筒壁连接的外表面、自所述外表面向远离光轴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外侧表面、自所述第一外侧表面向远离光轴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二外侧表面以及自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传冬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