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油动力转向高压管路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4597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3:28
一种防漏油动力转向高压管路总成,包括硬管、软管、一号接头、二号接头,硬管的一端通过一号接头与转向机相连接,硬管的另一端依次通过软管、二号接头与动力转向油泵或助力缸相连接,且硬管与一号接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软管与硬管、软管与二号接头的连接方式均为铆压连接。本设计显著改善了高压管路的漏油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漏油动力转向高压管路总成
本技术属于汽车动力转向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漏油动力转向高压管路总成,适用于改善高压管路的漏油现象。
技术介绍
为提高汽车的转向操纵性能,目前汽车上广泛地采用动力转向系统。其中,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运行的液压是由转向泵产生,转向液的量及压力由位于转向泵内的液流控制阀调节。发动机启动后,转向泵开始工作,转向油罐中的转向液经吸油管进入转向泵,转向液经过转向泵后,在出油口处变成高压油液经油管进入转向器。转向油管又分为高压油罐和低压油管两种,其中,高压油管用于输入高压油,目前商用车的低压油管通常采用钢管+软管的两段式结构。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608871U、授权公告日2012年12月19日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教练车的动力转向高压油管,包括方向机进油口链接头、异形硬管、钢丝软管、动力转向油泵连接头。虽然该结构不改变现有的连接方式,可以减少油管在装配时出现的困难,提高油管的散热性能,避免动力转向油泵工作时出现异常响声,防止高压油管渗油,但仍然存在以下缺陷:由于该结构中异形硬管与方向机进油口链接头采用螺纹与锥面配合的连接形式,而链接头与异形硬管均存在制造误差,通常状态下,异形硬管与链接头之间容易出现轴线不对中的现象,使得金属套密封效果差,因此存在容易漏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容易漏油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有效避免漏油现象的防漏油动力转向低压管路总成。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漏油动力转向高压管路总成,包括硬管、软管、一号接头、二号接头,所述硬管的一端通过一号接头与转向机相连接,硬管的另一端依次通过软管、二号接头与动力转向油泵或助力缸相连接;所述硬管与一号接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软管与硬管、软管与二号接头的连接方式均为铆压连接。所述硬管为U字形结构,包括一号直管、二号直管、三号直管,所述一号直管的一端与一号接头固定连接,一号直管的另一端依次通过二号直管、三号直管与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二号直管的轴向截面与一号直管、三号直管的轴向截面所形成的夹角均为钝角,三号直管的中轴线与软管的中轴线重合。所述一号直管与二号直管之间、二号直管与三号直管之间均采用圆弧过渡。所述硬管为金属管,所述软管的制造材料为氯丁橡胶或丁晴橡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一种防漏油动力转向高压管路总成中硬管与一号接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软管与硬管、软管与二号接头的连接方式均为铆压连接,该设计将硬管与管接头之间的螺纹连接更改为焊接,将软管与硬管、软管与管接头设计成铆压连接,可有效避免制造误差引起的漏油问题,显著减少漏油点的数量。因此,本技术能够显著改善高压管路的漏油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硬管1、一号直管11、二号直管12、三号直管13、软管2、一号接头3、二号接头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一种防漏油动力转向高压管路总成,包括硬管1、软管2、一号接头3、二号接头4,所述硬管1的一端通过一号接头3与转向机相连接,硬管1的另一端依次通过软管2、二号接头4与动力转向油泵或助力缸相连接;所述硬管1与一号接头3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软管2与硬管1、软管2与二号接头4的连接方式均为铆压连接。所述硬管1为U字形结构,包括一号直管11、二号直管12、三号直管13,所述一号直管11的一端与一号接头3固定连接,一号直管11的另一端依次通过二号直管12、三号直管13与软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二号直管12的轴向截面与一号直管11、三号直管13的轴向截面所形成的夹角均为钝角,三号直管13的中轴线与软管2的中轴线重合。所述一号直管11与二号直管12之间、二号直管12与三号直管13之间均采用圆弧过渡。所述硬管1为金属管,所述软管2的制造材料为氯丁橡胶或丁晴橡胶。本技术的原理说明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漏油动转钢管及软管总成,其采用管接头+硬管+软管+管接头的一体式结构,将原有的螺纹连接方式更改为铆压连接和焊接,管接头与硬管通过焊接连接,硬管与软管、软管与管接头通过铆压连接。以上连接结构有效减少了动力转向液压油路系统因卡套密封不良导致的漏油点。若转向机与油泵之间、转向机与助力缸之间的连接均采用此结构,漏油点将减少9处。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防漏油动力转向高压管路总成,包括硬管1、软管2、一号接头3、二号接头4,所述硬管1为U字形金属管,包括一号直管11、二号直管12、三号直管13,所述一号直管11的一端通过一号接头3与转向机相连接,一号直管11的另一端依次通过二号直管12、三号直管13、软管2与动力转向油泵或助力缸相连接,所述一号直管11与二号直管12之间、二号直管12与三号直管13之间均采用圆弧过渡,且二号直管12的轴向截面与一号直管11、三号直管13的轴向截面所形成的夹角均为钝角,三号直管13的中轴线与软管2的中轴线重合,所述一号直管11与一号接头3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三号直管13与软管2、软管2与二号接头4的连接方式均为铆压连接,所述软管2的制造材料为氯丁橡胶或丁晴橡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漏油动力转向高压管路总成,包括硬管(1)、软管(2)、一号接头(3)、二号接头(4),所述硬管(1)的一端通过一号接头(3)与转向机相连接,硬管(1)的另一端依次通过软管(2)、二号接头(4)与动力转向油泵或助力缸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管(1)与一号接头(3)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软管(2)与硬管(1)、软管(2)与二号接头(4)的连接方式均为铆压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油动力转向高压管路总成,包括硬管(1)、软管(2)、一号接头(3)、二号接头(4),所述硬管(1)的一端通过一号接头(3)与转向机相连接,硬管(1)的另一端依次通过软管(2)、二号接头(4)与动力转向油泵或助力缸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管(1)与一号接头(3)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软管(2)与硬管(1)、软管(2)与二号接头(4)的连接方式均为铆压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油动力转向高压管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管(1)为U字形结构,包括一号直管(11)、二号直管(12)、三号直管(13),所述一号直管(11)的一端与一号接头(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腾心陈泽希何晗杜喜阳李乾甘晓珍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