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BOG冷凝回收系统的LNG自增压卸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1904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BOG冷凝回收系统的LNG自增压卸车装置,包含LNG储槽、第一汽化器、LNG槽车、液氮储罐、第二汽化器、增热器;LNG槽车的出液口通过第一管道和LNG储槽的液相口和气相口相连,第一汽化器的一端用第二管道和LNG槽车的气相口相连,另一端用第三管道和LNG槽车的液相口相连,LNG槽车的一侧设有冷源通道进口,LNG槽车的冷源通道进口通过第四管道和液氮储罐的排液口相连,LNG槽车另一侧设有冷源通道出口,冷源通道出口通过第五管道和增热器的进气口相连,液氮储罐的出液口通过第六管道、第七管道与第二汽化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可简化传统的卸车系统,加快卸车速度,节省卸车时间,实现LNG储槽降压,减少LNG的汽化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BOG冷凝回收系统的LNG自增压卸车装置
本技术涉及LNG生产、存储及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带BOG冷凝回收系统的LNG自增压卸车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全球LNG的生产和贸易日趋活跃,LNG已成为稀缺清洁资源,在能源供应中的正以每年约12%的高速增长,正在成为世界油气工业新的热点。为保证能源供应多元化和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一些能源消费大国越来越重视LNG的引进,欧美发达国家均在大规模兴建LNG接收站。国际大石油公司也纷纷将其新的利润增长点转向LNG业务,LNG将成为石油之后下一个全球争夺的热门能源商品。LNG的安全使用,减少生产使用过程中的损失,提高纯度将是LNG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于LNG槽车向LNG储罐中卸车来说,传统的卸车方式是,采用将LNG液化厂的低温运输槽车拉到充装站,然后利用低温潜液泵来把槽车中的液态LNG打入到LNG储罐中,然后在分装。在此过程中,由于泵的不可避免的泄露,将会对LNG造成污染。并且用泵卸料也将增加天然气泄露到环境中风险,由于天然气的易燃易爆性,将增加安全隐患。另外,利用泵来卸料,将产生大量的BOG。闪蒸气(BoilOffGas,简称为BOG)是指液化天然气(LiquefiedNaturalGas,简称为LNG)液体在临界温度以下加压被气化后的低温气体,随着BOG数量的增加,使LNG储罐罐内的温度和压力升高,达到一定程度时,不得不泄放BOG以降低罐内压力,然而,BOG排放到空气中不仅造成大量的浪费,而且作为温室效应系数很强的可燃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存在增强温室效应的危险。因而,如何解决利用低温潜液泵来把槽车中的液态LNG打入到LNG储罐中的传统卸车方式的一些缺点以及卸料时产生大量的BOG的回收利用问题已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BOG冷凝回收系统的LNG自增压卸车装置,可简化传统的卸车系统,加快卸车速度,节省卸车时间,实现LNG储槽降压,减少LNG的汽化损失,同时,还可对产生的BOG进行冷凝回收,达到了能源利用率高,经济性和安全性高的技术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BOG冷凝回收系统的LNG自增压卸车装置,包含LNG储槽、第一汽化器、LNG槽车、液氮储罐、第二汽化器、增热器;所述LNG槽车的出液口通过第一管道和LNG储槽的液相口和气相口相连,第一汽化器的一端用第二管道和LNG槽车的气相口相连,第一汽化器的另一端用第三管道和LNG槽车的液相口相连,LNG槽车的一侧设有冷源通道进口,LNG槽车的冷源通道进口通过第四管道和液氮储罐的排液口相连,LNG槽车的另一侧设有冷源通道出口,LNG槽车的冷源通道出口通过第五管道和增热器的进气口相连,所述液氮储罐的出液口通过第六管道与第二汽化器的底端相连,液氮储罐的进液口通过第七管道与第二汽化器的顶端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在靠近LNG储槽的一侧分别设置储槽气相口阀门、储槽液相口阀门,第一管道在靠近LNG槽车一侧设有槽车液相出液口阀门。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安全阀、温度计和/或压力表。进一步地,在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进一步地,在所述第六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带BOG冷凝回收系统的LNG自增压卸车装置,可简化传统的卸车系统,加快卸车速度,节省卸车时间,实现LNG储槽降压,减少LNG的汽化损失,同时,还可对产生的BOG进行冷凝回收,达到了能源利用率高,经济性和安全性高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带BOG冷凝回收系统的LNG自增压卸车装置的示意图。图中标记:1-LNG储槽,2-第一汽化器,3-LNG槽车,4-液氮储罐,5-第二汽化器,6-增热器,7-第一管道,8-第二管道,9-第三管道,10-第四管道,11-第五管道,12-第六管道,13-第七管道,14-储槽气相口阀门,15-储槽液相口阀门,16-槽车液相出液口阀门,17-安全阀,18-温度计,19-压力表,20-第一阀门,21-第二阀门,22-第三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带BOG冷凝回收系统的LNG自增压卸车装置,包含LNG储槽1、第一汽化器2、LNG槽车3、液氮储罐4、第二汽化器5、增热器6。所述LNG槽车3的出液口通过第一管道7和LNG储槽1的液相口和气相口相连,第一汽化器2的一端用第二管道8和LNG槽车3的气相口相连,第一汽化器2的另一端用第三管道9和LNG槽车3的液相口相连。LNG槽车3的一侧设有冷源通道进口,LNG槽车3的冷源通道进口通过第四管道10和液氮储罐4的排液口相连,LNG槽车3的另一侧设有冷源通道出口,LNG槽车3的冷源通道出口通过第五管道11和增热器6的进气口相连。所述液氮储罐4的出液口通过第六管道12与第二汽化器5的底端相连,液氮储罐4的进液口通过第七管道13与第二汽化器5的顶端相连。其中,在所述第一管道7在靠近LNG储槽1的一侧分别设置储槽气相口阀门14、储槽液相口阀门15,第一管道7在靠近LNG槽车3一侧设有槽车液相出液口阀门16。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二管道8上设有安全阀17、温度计18及压力表19。且在所述第四管道10上设有第一阀门20。在所述第六管道12上设有第二阀门21。本技术的带BOG冷凝回收系统的LNG自增压卸车装置在卸车之前,首先需要将装置中LNG储槽1气相口阀门和LNG槽车3液相出液口阀门打开,由于在卸车前,LNG储槽1内的压力一般都比LNG槽车3的压力大,所以当LNG储槽1气相口阀门和LNG槽车3液相出液口阀门打开后,LNG储槽1中的高压BOG气体就会通过第一管道7进入到LNG槽车3中。当高压BOG气体进入到LNG槽车3中液相底部,通过低温的LNG液相,上升到LNG槽车3的顶部,从而起到冷却降压的作用,最后当LNG储槽1内的压力与LNG槽车3内的压力达到平衡时,即可关闭LNG储槽1气相口阀门和LNG槽车3液相出液口阀门,再依次打开安全阀17和第三阀门22,则LNG槽车3中的液体LNG进入到第一汽化器2中汽化升压,然后再回到LNG槽车3中,为LNG槽车3增压。当LNG槽车3的压力增加到比LNG储槽1内的压力高时,即关闭第三阀门22和安全阀17,此时即可利用压力差进行卸车,此时,打开储槽液相口阀门15和槽车液相出液口阀门16即可利用压力差把LNG槽车3中的LNG卸到LNG储槽1中。本技术的带BOG冷凝回收系统的LNG自增压卸车装置中,通过第四管道10连接LNG槽车3与液氮储罐4,在回收BOG气体时,LNG槽车3、液氮储罐4、增热器6可构成对LNG储槽1外BOG的冷凝结构。其中,该LNG槽车3内设有呈夹层通道式叠置设置的板束组,通过板束组可使得BOG气体进入LNG槽车3内时可通过板束组进行热量交换,具体的,该增热器6为空温式气化器,用于将LNG槽车3换热后的氮气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BOG冷凝回收系统的LNG自增压卸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LNG储槽(1)、第一汽化器(2)、LNG槽车(3)、液氮储罐(4)、第二汽化器(5)、增热器(6);所述LNG槽车(3)的出液口通过第一管道(7)和LNG储槽(1)的液相口和气相口相连,第一汽化器(2)的一端用第二管道(8)和LNG槽车(3)的气相口相连,第一汽化器(2)的另一端用第三管道(9)和LNG槽车(3)的液相口相连,LNG槽车(3)的一侧设有冷源通道进口,LNG槽车(3)的冷源通道进口通过第四管道(10)和液氮储罐(4)的排液口相连,LNG槽车(3)的另一侧设有冷源通道出口,LNG槽车(3)的冷源通道出口通过第五管道(11)和增热器(6)的进气口相连,所述液氮储罐(4)的出液口通过第六管道(12)与第二汽化器(5)的底端相连,液氮储罐(4)的进液口通过第七管道(13)与第二汽化器(5)的顶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BOG冷凝回收系统的LNG自增压卸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LNG储槽(1)、第一汽化器(2)、LNG槽车(3)、液氮储罐(4)、第二汽化器(5)、增热器(6);所述LNG槽车(3)的出液口通过第一管道(7)和LNG储槽(1)的液相口和气相口相连,第一汽化器(2)的一端用第二管道(8)和LNG槽车(3)的气相口相连,第一汽化器(2)的另一端用第三管道(9)和LNG槽车(3)的液相口相连,LNG槽车(3)的一侧设有冷源通道进口,LNG槽车(3)的冷源通道进口通过第四管道(10)和液氮储罐(4)的排液口相连,LNG槽车(3)的另一侧设有冷源通道出口,LNG槽车(3)的冷源通道出口通过第五管道(11)和增热器(6)的进气口相连,所述液氮储罐(4)的出液口通过第六管道(12)与第二汽化器(5)的底端相连,液氮储罐(4)的进液口通过第七管道(13)与第二汽化器(5)的顶端相连。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怀刚何思迅廖彩云
申请(专利权)人:自贡中至能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