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DO1抑制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0973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IDO1抑制剂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属于药学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式(Ⅰ)所示化合物、或其立体化学异构体,或其溶剂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化合物、或其立体化学异构体,或其溶剂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表现出对IDO1活性的抑制作用。可作为IDO1抑制剂,应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

An IDO1 Inhibitor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IDO1 inhibito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preparation of antineoplastic drugs,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mpound shown in formula (I), a stereochemical isomer thereof, a solvent compound thereof, or a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alt thereof. The compounds disclosed 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or their stereochemical isomers, or their solvent compounds, or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alts, exhibit inhibitory effects on the activity of IDO1. It can be used as an IDO1 inhibitor in the preparation of anti-cancer dru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IDO1抑制剂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学
,具体涉及一种IDO1抑制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ndoleamine2,3-dioxygenase1,IDO1)是广泛分布于肝脏以外,含亚铁血红素的单体蛋白质,能够催化色氨酸沿着犬尿氨酸途径(kynureninepathway,KP)代谢的限速酶,可催化色氨酸分解产生L-犬尿氨酸、喹啉酸等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IDO1由IDO1基因编码,IDO1基因启动子含有2个IFN-γ激活位点,IFN-γ可以诱导IDO1高水平表达。有研究表明,IDO1在多数组织中处于沉默状态,但是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高表达,IDO1的过表达与癌症的发展和预后相关,抑制IDO1活性在肿瘤疾病的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IDO1也被认为是一个具有极大开发潜力的靶标。目前,已经进入抗肿瘤临床试验的IDO抑制剂主要包括INCB024360、NLG-919、1-甲基-色氨酸等,但是现有抑制剂存在活性低、选择性差、分子骨架单一或毒副作用等缺点,世界上还未有IDO1抑制剂药物问世。可见,寻找新的IDO1抑制剂可望获得有价值的抗肿瘤药物并拥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DO1抑制剂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式(Ⅰ)所示化合物或其立体化学异构体、溶剂合物或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R2、R3分别独立地选自C1~C10烷基、C6~C10含芳环取代基。进一步地,R1、R2、R3分别独立地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苄基(-Bn)。进一步地,所述化合物结构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前述的化合物或其立体化学异构体、溶剂合物或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IDO1抑制剂类药物上的用途。进一步地,所述药物是抗肿瘤药物。进一步地,所述药物是免疫增强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药物,它是以前述化合物或其立体化学异构体、溶剂合物或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而成的制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化合物、或其立体化学异构体,或其溶剂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表现出对IDO1活性的抑制作用。可作为IDO1抑制剂,应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显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化合物ZH-26的IC50值。图2为化合物ZH-26对IDO1表达的作用。注:Ctrl:IFN-γ处理组;EP:Epacadostat+IFN-γ处理组;ZH-26:不同浓度ZH-26+IFN-γ处理组;*:P<0.05vsCtrl;**:P<0.01vsCtrl。图3为化合物ZH-26抑制过表达的IDO1。注:*:P<0.05vsINF-γ。图4为化合物ZH-26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注:**:P<0.01vsCon。图5ZH-26-S和Con-S组的培养基作用MCF-7细胞。图6注:CD4+T细胞的CD4+T细胞IL-2表达量变化**:P<0.01vsCon;#:P<0.05vsCon-S;+:P<0.05vsCon-S1。具体实施方式除特别标注外,本专利技术所用试剂和测试设备均为常规的市售试剂和设备。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一种IDO1抑制剂的应用1、本实验所用材料、试剂及设备(1)细胞和质粒: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胚肾细胞HEK-293A、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细胞资源中心,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天然产物中心实验室保存;IDOcDNA购自北京义翘神州科技有限公司。(2)试剂:Epacadostat购自上海蓝木化工有限公司;人干扰素IFN-γ购自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转染试剂LIPOFECTAMINE2000购自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增强型CCK-8试剂盒、人ELISA试剂盒购自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RMPI1640培养基购自美国Hyclone公司;植物血凝素(PHA)购自美国Sigma公司。(3)设备:VerioskanFlash多功能读数仪(ThermoFisher);ImageQuantLAS500一体化成像仪(GEHealthcare)。2、实验方法(1)细胞培养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胚肾细胞HEK-293A均在DMEM-高糖培养基(含10%新生牛血清,100U/mL氨苄青霉素及100mg/mL链霉素),人乳腺癌细胞MCF-7在RMPI-1640(含10%新生牛血清,100U/mL氨苄青霉素及100mg/mL链霉素),5%CO2,37℃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IDO1抑制剂筛选HeLa细胞按1.0×105个/孔接种至48孔板,37℃培养过夜。每孔加入适量待测试药物,Epacadostat作为阳性对照药,培养24h。每孔加入50ng/mLIFN-γ培养24h以诱导细胞内IDO产生。取100μl细胞培养液至离心管中,加入25μl30%的TCA,50℃水浴30min,10000rpm离心10min,取100μl上清液至96孔板中,每孔加入100μl2%的对二甲氨基苯甲醛(PDAB),混匀后室温静置10min,多功能读数仪检测A492。(3)HEK-293A过表达IDOHEK-293A细胞按1.0×106个/孔接种至6孔板,37℃培养过夜。在转染前2h将培养液更换为无血清无双抗培养液。用125μlOpti-MEM稀释2.5μgIDOcDNA,另用125μlOpti-MEM稀释5μlLIPOFECTAMINE2000,轻轻混匀,室温静置5min。将质粒稀释液滴加至稀释好的转染试剂中,室温静置20min,将混合液滴加至6孔板中,37℃培养6h更换为完全培养基,37℃继续培养24h,过表达IDO。(4)HeLa细胞增殖HeLa细胞按5000个/孔接种至96孔板,37℃培养过夜。加入不同浓度ZH-26,培养24h,每孔加入10%增强型CCK-8溶液,在37℃继续培养0.5-1h。当培养液颜色变黄时,多功能读数仪检测450nm吸光度。(5)分离并活化CD4+T细胞无菌采集30mL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经肝素抗凝后,以等量RPMI-1640稀释,经密度梯度离心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MACS磁性分离柱分选获得CD4+T淋巴细胞。使用抗CD3抗体(2μg/mL)包被6孔板12h,再加抗CD28抗体(2μg/mL)刺激分离得到的CD4+T淋巴细胞。台盼兰染色证明活细胞率≥98%后,富集CD4+T淋巴细胞(2×105)培养于RPMI-1640培养基(含10%新生牛血清,20mg/LPHA),5%CO2,37℃细胞培养箱中培养48h,以备后用。(6)经和不经ZH-26作用的乳腺癌的培养上清制备收集对数生长期MCF-7细胞,分别用含ZH-26(终浓度17.5μM,预实验证明对MCF-7的生长增殖无影响)和不含ZH-26(作对照)的RMPI-1640完全培养基,于37℃、5%CO2饱和湿度中培养48h,收集不含及含ZH-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式(Ⅰ)所示化合物或其立体化学异构体、溶剂合物或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式(Ⅰ)所示化合物或其立体化学异构体、溶剂合物或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R2、R3分别独立地选自C1~C10烷基、C6~C10含芳环取代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立体化学异构体、溶剂合物或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R1、R2、R3分别独立地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苄基(-Bn)。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立体化学异构体、溶剂合物或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张国林李晟周宗元艾曼纽·莫夫蒂付乃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