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夹取模具流道的流道夹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7783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有效夹取模具流道的流道夹咀,包括传动支撑座,装设在传动支撑座一端的夹咀组件,所述夹咀组件包括与传动支撑座转动连接的第一夹臂,与传动支撑座转动连接的与第一夹臂相对设置的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朝第二夹臂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夹臂朝第一夹臂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凹槽相对设置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连接形成用于夹取流道的流道夹口,流道包括流道本体,装设在流道本体一端的弯折部,第一弯折部卡入流道夹口内,流道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机械手夹离模具,完成流道的夹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能稳定夹取流道,避免流道掉落压坏模具,且需要的夹取能耗较低,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An Effective Channel Nozzle for Clamping Die Runn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unner clamp for effectively clamping the die runner, which comprises a drive support seat and a clamp assembly installed at one end of the drive support seat. The clamp assembly includes a first clamp arm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drive support seat and a second clamp arm relative to the first clamp arm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drive support seat. The first clamp arm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lamp arm on one side of the second clamp arm. The second clamping arm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groove opposite the first groove on one side of the first clamping arm. The first groo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groove to form a channel clamp for clamping the flow passage. The flow passage includes the flow passage body, which is installed at the bending part at one end of the flow passage body. The first bending part is clamped into the flow passage clamp, and the flow passage is clamped off the die by a manipulator under the action of gravity. Complete the clamping of the runn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production and manufacture, stable clamping runner, avoiding falling of runner and crushing die, low clamp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ffective reduction of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效夹取模具流道的流道夹咀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有效夹取模具流道的流道夹咀。
技术介绍
倒灌模具是通过流道将熔融的原料注入模具内,当熔融的原料注入完毕时,需要用夹具将流道夹出来,夹取流道的时候,如果夹具没把流道夹稳,流道掉落挂在顶针上留在模腔内会压坏模具。目前使用的夹具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夹臂,在夹臂内部开设增大夹具与流道之间的摩擦力的齿状凸起,机械手利用夹取的压力以及摩擦力将流道夹走。然而此种方式对夹取的压力以及摩擦系数要求较高,在两者不达标的情况下,流道容易发生脱落,造成模具被掉落的流道压坏,增加产品不良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效率,若要取得优良的夹持效果,夹取的压力必须要够大,其对应的产生夹持力的能耗无法降低,能源使用较多,不环保且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有效夹取模具流道的流道夹咀,其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能稳定夹取流道,避免流道掉落压坏模具,且需要的夹取能耗较低,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有效夹取模具流道的流道夹咀,包括传动支撑座,装设在传动支撑座一端的夹咀组件,所述夹咀组件包括与传动支撑座转动连接的第一夹臂,与传动支撑座转动连接的与第一夹臂相对设置的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朝第二夹臂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夹臂朝第一夹臂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凹槽相对设置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连接形成用于夹取流道的流道夹口。流道包括流道本体,装设在流道本体一端的弯折部,第一弯折部卡入流道夹口内,流道在夹咀气动夹紧的作用下通过机械手夹离模具,完成流道的夹取。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孔壁上具有用于增大流道夹咀与流道之间的摩擦系数的齿状。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形状为四边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包括传动支撑座,装设在传动支撑座一端的夹咀组件,所述夹咀组件包括与传动支撑座转动连接的第一夹臂,与传动支撑座转动连接的与第一夹臂相对设置的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朝第二夹臂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夹臂朝第一夹臂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凹槽相对设置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连接形成用于夹取流道的流道夹口,流道包括流道本体,装设在流道本体一端的弯折部,第一弯折部卡入流道夹口内,夹咀在气动夹紧的作用下通过机械手夹离模具,完成流道的夹取。其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能稳定夹取流道,避免流道掉落在模腔内压坏模具,且需要的夹取能耗较低,有效降低生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效夹取模具流道的流道夹咀在夹取流道之前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打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效夹取模具流道的流道夹咀在夹取流道时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闭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效夹取模具流道的流道夹咀夹取的流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效夹取模具流道的流道夹咀。请参考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有效夹取模具流道的流道夹咀,包括传动支撑座1,装设在传动支撑座1一端的夹咀组件2,所述夹咀组件2包括与传动支撑座1转动连接的第一夹臂21,与传动支撑座1转动连接的与第一夹臂21相对设置的第二夹臂22,所述第一夹臂21朝第二夹臂2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211,所述第二夹臂22朝第一夹臂21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凹槽211相对设置的第二凹槽221,其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请参考图2和图3,流道3包括流道本体31,装设在流道本体31一端的弯折部32。工作时,当熔融的原料注入完毕时,机械手将流道夹咀送至流道3上方,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分开,使得流道的弯折部32置入第一凹槽211和第二凹槽221内,第一凹槽211和第二凹槽221闭合,使得流道3的弯折部32置于第一凹槽211和第二凹槽221形成的流道夹口23内,流道在气动夹紧的作用下被卡在流道夹口23内,此时机械手将夹取了流道的流道夹咀带离模具,完成流道的夹取,稳定性高,滑动不易掉落,有效保护模具。在夹取过程中,无需通过高压力将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进行夹紧,有效降低动能能源。所述第一凹槽211和第二凹槽221的孔壁上具有用于增大流道夹咀与流道之间的摩擦系数的齿状凹槽,使得流道不易在除重力之外的其他外力下从流道夹口23内滑落。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211和第二凹槽221的形状为四方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其也可以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图形。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能稳定夹取流道,避免流道掉落压坏模具,且需要的夹取能耗较低,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效夹取模具流道的流道夹咀,包括传动支撑座(1),装设在传动支撑座(1)一端的夹咀组件(2),所述夹咀组件(2)包括与传动支撑座(1)转动连接的第一夹臂(21),与传动支撑座(1)转动连接的与第一夹臂(21)相对设置的第二夹臂(2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21)朝第二夹臂(2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211),所述第二夹臂(22)朝第一夹臂(21)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凹槽(211)相对设置的第二凹槽(221),所述第一凹槽(211)与第二凹槽(221)连接形成用于夹取流道的流道夹口(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效夹取模具流道的流道夹咀,包括传动支撑座(1),装设在传动支撑座(1)一端的夹咀组件(2),所述夹咀组件(2)包括与传动支撑座(1)转动连接的第一夹臂(21),与传动支撑座(1)转动连接的与第一夹臂(21)相对设置的第二夹臂(2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21)朝第二夹臂(2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211),所述第二夹臂(22)朝第一夹臂(21)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凹槽(211)相对设置的第二凹槽(2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凡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艾尔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