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合金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756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镁合金压铸模具,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安装固定箱,所述安装固定箱顶部四个拐角处均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设有上模具,所述下模具前侧表面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下方设有冷却水注入孔,所述冷却水注入孔左侧设有注水放水孔,所述下模具顶部四个拐角处设有支撑柱固定槽,所述支撑柱底部均与支撑柱固定槽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固定槽之间均设有连接孔,所述下模具上表面与上模具下表面均设有模仁,所述安装固定箱内腔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更加的节能环保,提高了冷却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生产的便捷和稳定。

A Die Casting Die for Magnesium Allo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agnesium alloy die casting die, which comprises a lower die.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lower die are symmetrically equipped with an installation fixing box. The top four corners of the installation fixing box are equipped with a support pillar. The top of the support pillar is equipped with an upper die.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lower die is equipped with a control switch. The lower part of the control switch is equipped with a cooling water injection hole and the cooling water injection. The left side of the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jection and drainage hole. Four corners of the top of the lower die are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column fixing groove.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column is fixed with the internal fixing groove of the support column. The connection hole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fixing groove of the support colum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lower die an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upper die are provided with a mould kernel. The bottom part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fixing box is separat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hydraulic cylinder and a second liquid. Cylinder pressure, more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mprove the sta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cooling system, further improve the convenience and stability of product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镁合金压铸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镁合金压铸模具,属于压铸模具加工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金属压铸模具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般而言,压铸模具都是在较高的工作温度下工作的,工作时,需要将熔融的金属液以高压高速的方式注入模具的型腔内,这将不可避免的使模具整体迅速升温,比如镁合金溶液温度高达630-650℃,镁合金压铸模时高温金属流的高速冲击,在之后的操作中需小心谨慎的进行操作,为生产效率带了大大的不便,当工作人员接触时,无法避免的对工作人员身体进行烫伤等损害,为此,提供一种镁合金压铸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镁合金压铸模具,通过设置下模具与上模具,利用安装固定箱顶部的支撑柱与上模具滑动连接,能够保持上模具与下模具的平衡,增加压铸模具的稳定性,通过第一液压缸与第二液压缸顶部的第一液压杆、第二液压杆与上模具固定连接,通过控制开关自动化的控制压铸模具的打开与关闭,避免了工作人员误触模具造成烫伤,保障了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通过水泵输出端的抽水管与蓄水管一侧连接、输入端的注水管与蓄水管另一侧连接,可以使内部形成水循环,通过注水防水孔入住水源,通过冷却水注入孔添加冷却剂,使压铸模具内部快速的冷却,更加的节能环保,提高了冷却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生产的便捷和稳定,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镁合金压铸模具,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安装固定箱,所述安装固定箱顶部四个拐角处均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设有上模具,所述下模具前侧表面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下方设有冷却水注入孔,所述冷却水注入孔左侧设有注水放水孔,所述下模具顶部四个拐角处设有支撑柱固定槽,所述支撑柱底部均与支撑柱固定槽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固定槽之间均设有连接孔,所述下模具上表面与上模具下表面均设有模仁,所述安装固定箱内腔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顶部设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缸顶部设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第二液压杆分别贯穿连接孔与下模具底部连接,所述下模具内腔均布有蓄水管,所述蓄水管顶部与模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管之间均贯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蓄水管下方设有水泵,所述水泵左侧设有蓄电池,所述控制开关通过导线分别与蓄电池、水泵、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水泵电性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蓄水管与连接管呈网状结构排列。进一步而言,所述水泵右侧输出端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水泵左侧输入端连接有注水管,所述抽水管顶端与蓄水管底部一侧贯通连接,所述注水管顶端与蓄水管底部另一侧贯通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支撑柱高度均大于第一液压杆、第二液压杆的高度。进一步而言,所述上模具的顶部设有阻热层,所述下模具的底部设有防滑垫层。进一步而言,所述上模具顶部设有浇筑口。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涉及一种镁合金压铸模具,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下模具与上模具,利用安装固定箱顶部的支撑柱与上模具滑动连接,能够保持上模具与下模具的平衡,增加压铸模具的稳定性,通过第一液压缸与第二液压缸顶部的第一液压杆、第二液压杆与上模具固定连接,通过控制开关自动化的控制压铸模具的打开与关闭,避免了工作人员误触模具造成烫伤,保障了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通过水泵输出端的抽水管与蓄水管一侧连接、输入端的注水管与蓄水管另一侧连接,可以使内部形成水循环,通过注水防水孔入住水源,通过冷却水注入孔添加冷却剂,使压铸模具内部快速的冷却,更加的节能环保,提高了冷却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生产的便捷和稳定。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镁合金压铸模具外观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镁合金压铸模具下模具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镁合金压铸模具下模具剖面图。图中标号:1、下模具;2、安装固定箱;3、支撑柱;4、上模具;5、控制开关;6、冷却水注入孔;7、注水放水孔;8、支撑柱固定槽;9、连接孔;10、模仁;11、第一液压缸;12、第二液压缸;13、第一液压杆;14、第二液压杆;15、蓄水管;16、连接管;17、水泵;18、蓄电池;19、抽水管;20、注水管;21、浇筑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3所示,一种镁合金压铸模具,包括下模具1,所述下模具1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安装固定箱2,所述安装固定箱2顶部四个拐角处均设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顶部设有上模具4,所述下模具1前侧表面设有控制开关5,所述控制开关5下方设有冷却水注入孔6,所述冷却水注入孔6左侧设有注水放水孔7,所述下模具1顶部四个拐角处设有支撑柱固定槽8,所述支撑柱3底部均与支撑柱固定槽8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固定槽8之间均设有连接孔9,所述下模具1上表面与上模具4下表面均设有模仁10,所述安装固定箱2内腔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液压缸11、第二液压缸12,所述第一液压缸11顶部设有第一液压杆13,所述第二液压缸12顶部设有第二液压杆14,所述第一液压杆13、第二液压杆14分别贯穿连接孔9与下模具底部连接,所述下模具1内腔均布有蓄水管15,所述蓄水管15顶部与模仁1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管15之间均贯通连接有连接管16,所述蓄水管15下方设有水泵17,所述水泵17左侧设有蓄电池18,所述控制开关5通过导线分别与蓄电池18、水泵17、第一液压缸11、第二液压缸12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18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液压缸11、第二液压缸12、水泵17电性连接,通过设置下模具1与上模具4,利用安装固定箱2顶部的支撑柱3与上模具4滑动连接,能够保持上模具4与下模具1的平衡,增加压铸模具的稳定性,通过第一液压缸11与第二液压缸12顶部的第一液压杆13、第二液压杆14与上模具4固定连接,通过控制开关5自动化的控制压铸模具的打开与关闭,避免了工作人员误触模具造成烫伤,保障了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通过水泵17输出端的抽水管19与蓄水管15一侧连接、输入端的注水管20与蓄水管15另一侧连接,可以使内部形成水循环,通过注水防水孔7入住水源,通过冷却水注入孔6添加冷却剂,使压铸模具内部快速的冷却,更加的节能环保,提高了冷却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生产的便捷和稳定。更具体而言,所述蓄水管15与连接管16呈网状结构排列,所述水泵17右侧输出端连接有抽水管19,所述水泵17左侧输入端连接有注水管20,所述抽水管19顶端与蓄水管15底部一侧贯通连接,所述注水管20顶端与蓄水管15底部另一侧贯通连接,所述支撑柱3高度均大于第一液压杆13、第二液压杆14的高度,所述上模具4的顶部设有阻热层,所述下模具1的底部设有防滑垫层,所述上模具4顶部设有浇筑口21。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下模具1与上模具4,利用安装固定箱2顶部的支撑柱3与上模具4滑动连接,能够保持上模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镁合金压铸模具,包括下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安装固定箱(2),所述安装固定箱(2)顶部四个拐角处均设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顶部设有上模具(4),所述下模具(1)前侧表面设有控制开关(5),所述控制开关(5)下方设有冷却水注入孔(6),所述冷却水注入孔(6)左侧设有注水放水孔(7),所述下模具(1)顶部四个拐角处设有支撑柱固定槽(8),所述支撑柱(3)底部均与支撑柱固定槽(8)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固定槽(8)之间均设有连接孔(9),所述下模具(1)上表面与上模具(4)下表面均设有模仁(10),所述安装固定箱(2)内腔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液压缸(11)、第二液压缸(12),所述第一液压缸(11)顶部设有第一液压杆(13),所述第二液压缸(12)顶部设有第二液压杆(14),所述第一液压杆(13)、第二液压杆(14)分别贯穿连接孔(9)与下模具底部连接,所述下模具(1)内腔均布有蓄水管(15),所述蓄水管(15)顶部与模仁(1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管(15)之间均贯通连接有连接管(16),所述蓄水管(15)下方设有水泵(17),所述水泵(17)左侧设有蓄电池(18),所述控制开关(5)通过导线分别与蓄电池(18)、水泵(17)、第一液压缸(11)、第二液压缸(12)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18)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液压缸(11)、第二液压缸(12)、水泵(17)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镁合金压铸模具,包括下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安装固定箱(2),所述安装固定箱(2)顶部四个拐角处均设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顶部设有上模具(4),所述下模具(1)前侧表面设有控制开关(5),所述控制开关(5)下方设有冷却水注入孔(6),所述冷却水注入孔(6)左侧设有注水放水孔(7),所述下模具(1)顶部四个拐角处设有支撑柱固定槽(8),所述支撑柱(3)底部均与支撑柱固定槽(8)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固定槽(8)之间均设有连接孔(9),所述下模具(1)上表面与上模具(4)下表面均设有模仁(10),所述安装固定箱(2)内腔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液压缸(11)、第二液压缸(12),所述第一液压缸(11)顶部设有第一液压杆(13),所述第二液压缸(12)顶部设有第二液压杆(14),所述第一液压杆(13)、第二液压杆(14)分别贯穿连接孔(9)与下模具底部连接,所述下模具(1)内腔均布有蓄水管(15),所述蓄水管(15)顶部与模仁(1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管(15)之间均贯通连接有连接管(16),所述蓄水管(15)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卡迪斯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