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部横梁构件的轮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5770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3:44
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前部碰撞系统包括前部横梁,前部横梁横跨电动车辆的前端延伸。前部横梁限定内部,内部包括沿着前部横梁的长度延伸的至少一个肋部。左防撞梁与前部横梁的后表面耦接。右防撞梁与前部横梁的后表面耦接。前部横梁配置为将来自前部碰撞的力转移至左防撞梁或右防撞梁中的一者或两者。

Contour of Front Beam Members

A front collision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s includes a front cross member which extends across the front end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The front cross beam defines the interior, which includes at least one rib extending along the length of the front cross beam. The left anti-collision beam is coupled with the rear surface of the front cross beam. The right anti-collision beam is coupled with the rear surface of the front cross beam. The front cross beam is configured to transfer the force from the front collision to either or both of the left or right anti-collision bea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部横梁构件的轮廓
电动车辆独有的许多问题通常是由于对车辆的电动机和其它部件供电的大体积和/或大量电池的存在。这些电池往往笨重,并且显著增加车辆的重量。这些考虑因素在设计特别高效和实用的电动车辆时面临诸多挑战。另外,这些电池在碰撞期间可能特别容易受到损坏。由于具有起火和/或腐蚀危险,电池损坏可能会特别危险。因而,保护电池免受损坏仍然是电动车辆领域所独有的难题。车辆制造商已经将许多新的结构特征添加至车辆以提高安全性和/或性能。这些结构特征中有许多结构特征可同样适用于电动、混合动力和非电动车辆,而其它结构特征将更多重点放在车辆电动机类型,诸如厚度增加的车辆底板用于保护车辆的具体区域上方的电动汽车电池。提高安全性或性能但不会对其它方面造成重大影响的结构改进仍然是汽车制造商的重要目标。电动车辆正越来越多地成为具有内燃机的传统车辆的可行的替代方案。根据车辆中使用的电力最初生成的方式,电动车辆在其紧凑性、设计简单性以及可能更环境友好方面具有优势。随着全球石油储备的日益枯竭,使用可再生能源代替汽油对汽车提供动力的前景具有明显的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前部碰撞系统。前部碰撞系统可包括前部横梁,前部横梁横跨电动车辆的前端延伸。前部横梁可限定内部,内部包括沿着前部横梁的长度延伸的至少一个肋部。前部碰撞系统还可包括与前部横梁的后表面耦接的左防撞梁和与前部横梁的后表面耦接的右防撞梁。前部横梁可配置为将来自前部碰撞的力转移至左防撞梁或右防撞梁中的一者或两者。在另一个方面中,用于电动车辆的前部碰撞系统可包括前部横梁,前部横梁横跨电动车辆的前端延伸。前部横梁可具有由前壁、顶壁、后壁和底壁限定的大致矩形横截面。前部横梁可包括肋部,肋部沿着前部横梁的长度在前壁的中心与后壁的中心之间延伸。前部碰撞系统还可包括与前部横梁的后表面耦接的左防撞梁和与前部横梁的后表面耦接的右防撞梁。前部横梁可配置为将来自前部碰撞的力转移至左防撞梁或右防撞梁中的一者或两者。在另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引导由与电动车辆的前部碰撞所产生的力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在电动车辆的前部横梁处接收碰撞,以及通过使前部横梁的一部分褶皱来吸收来自前部横梁处的碰撞的力的至少一部分,该前部横梁的一部分包括在前部横梁的前壁和后壁之间延伸的水平肋部。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将力的至少一部分从前部横梁的后边缘传递到至少一个纵向防撞梁,以及通过使至少一个纵向防撞梁中的至少一些褶皱而吸收力的至少一部分。附图说明通过参考以下附图可实现对各种实施例的本质和优点的进一步理解。在附图中,类似部件或特征可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另外,可通过在附图标记之后跟随横线和区分类似部件的第二标记来区分相同类型的各种部件。如果在说明书中仅使用第一附图标记,那么该描述适用于具有相同第一附图标记的任何一个类似部件,而不管第二附图标记如何。图1描绘了根据实施例的电动车辆。图2描绘了根据实施例的电动车辆的动力系统的俯视图。图3描绘了根据实施例的电动车辆的通道的等距视图。图4描绘了根据实施例的图3的通道的横截面视图。图5描绘了根据实施例的图3的通道的前横截面视图。图6描绘了根据实施例的电动车辆的图2的防火墙的侧面横截面视图。图7描绘了根据实施例的用于防止电动车辆的侧面或前部碰撞的加强元件。图8描绘了根据实施例的前部碰撞系统。图9是描绘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引导由与电动车辆的前部碰撞所产生的力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主题以满足法定要求,但是该描述不一定旨在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所要求保护的主题可以其它方式来实施,可包括不同的元件或步骤,并且可与其它现有的或未来的技术结合使用。除了明确描述了单个步骤的顺序或元件的布置之外,该描述不应被解释为暗示在各个步骤或元件之中或之间的任何具体顺序或布置。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总体上涉及电动车辆的改进。由于为这些车辆提供动力所需的电池的尺寸和重量考虑,以及使电动车辆尽可能安全的需要,电动车辆内的每个部件必须在考虑特定特性的情况下进行设计。具体地,必须权衡与每个部件的重量和结构完整性有关的考虑因素,以确保电动车辆的操作是既高效又安全的。例如,车身必须坚固、高效并且重量轻。轻便的车身有助于抵消电池额外的重量,电池可能是几个大型电池或接线在一起的许多(有时是数千个)较小的电池。坚固的车身有助于车辆在转弯期间更稳定,并且也有助于在碰撞期间限制对车身和电池的损坏。在碰撞期间保护电池尤为重要,因为大量的电池面临重大的火灾危险,并且还可能使乘客和其它人暴露于高度腐蚀性的材料。由于这种高安全性风险,要求车身结构被设计为能够承受来自任何方向的强力碰撞。现在转至图1,示出了电动车辆100的一个实施例。虽然在这里被示为电动汽车,但是电动车辆100可为通过电力供电的任何机动车辆。例如,电动车辆100可包括诸如汽车、公共汽车、火车、卡车、有轨电车、船只、飞机等交通工具和/或任何其它类型的运输机构。在这里,电动车辆100的车身102的许多部分、尤其是被设计为形成车辆骨架的那些部件以及用于碰撞保护的那些部件由铝或含铝合金制成,但是将明白的是,可考虑其它材料。铝合金提供坚固而轻巧的部件,其有助于减轻重量以补偿对电动车辆提供动力所需的高重量电池。对于电动车辆,电池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电池单元的损坏可能会导致车辆内的爆炸和起火。由于电池在电动车辆内必须占用大量空间以维持实际行驶里程,所以这些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因此,沿着车辆电池的边缘和拐角提供增强的保护的车辆改型是有利的。这种改型可包括与以下项相关的考虑因素但不限于提供:(1)提高车辆的刚性,(2)增加来自碰撞的能量的吸收,以及(3)提高由对车身的碰撞引起的能量/力的转移的效率以减轻施加至车辆电池和车辆中的乘客的潜在碰撞。电池元件104(在图2中示出)定位在电动车辆100的底板结构106下方。这种定位提供了几个好处。首先,电池元件与乘客厢主要由铝(或其它金属材料)底板结构106来隔离,这有助于提高乘客的安全性。电池元件104布置在车辆100下方还允许电池元件104从底板结构106下方连接至车辆100的电气系统。这使得能够从车辆100的外部更换电池元件104。例如,可将车辆100升高,且可从车辆100下方拆下电池元件104。仅作为一个示例,多个螺栓或其它紧固件可被移除,且电池元件104可从车辆100取下。电池元件104可被断开且新的电池元件104可连接并紧固至车辆100下方。这允许容易地更换旧电池并且还能够快速地用充电后的电池元件104置换耗尽的电池元件104,从而作为对车辆100进行快速充电以使其长时间行驶的方法。电池元件104的这种布置也将车辆100的大部分重量布置在地面附近,因此降低了车辆100的重心,这允许车辆100能够更好地转弯并且降低侧翻的可能性。不同于利用内燃机并且包括沿着车辆的长度延伸的传动系的汽车,电动车辆100由位于轮轴附近的一个或多个电动机驱动。因此,不需要纵向传动系。为了帮助将乘客厢108与电池元件104隔离,同时能够访问电池元件104拟连接至乘客厢108内的电气系统和连接至一个或多个电动机的连线,乘客厢可设置有刚性通道110,其从乘客厢108的底板结构106向上突起。然而,不同于常规燃气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前部碰撞系统,所述前部碰撞系统包括:横跨所述电动车辆的前端延伸的前部横梁,其中所述前部横梁限定内部,所述内部包括沿着所述前部横梁的长度延伸的至少一个肋部;左防撞梁,其与所述前部横梁的后表面耦接;以及右防撞梁,与所述前部横梁的所述后表面耦接,其中所述前部横梁配置为将来自前部碰撞的力转移至所述左防撞梁或所述右防撞梁中的一者或两者。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06 US 15/697,0961.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前部碰撞系统,所述前部碰撞系统包括:横跨所述电动车辆的前端延伸的前部横梁,其中所述前部横梁限定内部,所述内部包括沿着所述前部横梁的长度延伸的至少一个肋部;左防撞梁,其与所述前部横梁的后表面耦接;以及右防撞梁,与所述前部横梁的所述后表面耦接,其中所述前部横梁配置为将来自前部碰撞的力转移至所述左防撞梁或所述右防撞梁中的一者或两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前部碰撞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肋部包括在所述前部横梁的前壁的中心与所述前部横梁的后壁的中心之间延伸的肋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前部碰撞系统,其中:所述前部横梁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对于所述前部横梁的中间部分向后弯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前部碰撞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端设置在所述左防撞梁的外部;且所述第二端设置在所述右防撞梁的外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前部碰撞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肋部的厚度在约0.1cm与1cm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前部碰撞系统,其中:所述前部横梁具有大致矩形横截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前部碰撞系统,其中:所述前部横梁包括挤压成形的铝。8.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前部碰撞系统,所述前部碰撞系统包括:横跨所述电动车辆的前端延伸的前部横梁,其中:所述前部横梁具有由前壁、顶壁、后壁和底壁限定的大致矩形横截面;所述前部横梁包括肋部,所述肋部沿着所述前部横梁的长度在所述前壁的中心与所述后壁的中心之间延伸;左防撞梁,其与所述前部横梁的后表面耦接;以及右防撞梁,与所述前部横梁的所述后表面耦接,其中所述前部横梁配置为将来自前部碰撞的力转移至所述左防撞梁或所述右防撞梁中的一者或两者。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前部碰撞系统,其中:所述前部横梁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对于所述前部横梁的中间部分向后弯曲。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前部碰撞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端设置在所述左防撞梁的外部;且所述第二端设置在所述右防撞梁的外部。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玮
申请(专利权)人:昶洧新能源汽车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