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筒收口的强力旋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32953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筒收口的强力旋压方法,主要包括旋压毛坯设计、一道次旋压、二道次旋压和机加工件。通过利用强力旋压收径的原理,对旋压毛坯的特殊设计,进行旋压加工时工艺参数的调整和优化,将台阶区域进行收径,实现两端带内台阶零件的成形。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焊缝的存在,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水平;只存在旋压工序,避免了焊接、探伤等工艺过程,加工成本明显降低;适用于大、中型批量零件生产,产品加工高效率提升明显。

A Strong Spinning Method for Cylinder Receiving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owerful spinning method for a cylinder receptacle, which mainly includes the design of a spinning blank, one-step spinning, two-step spinning and a machined part. The special design of spinning blank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principle of strong spinning to adjust and optimize the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during spinning. The step area is reduced to form the parts with inner steps at both ends. The invention avoids the existence of weld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product quality level; only spinning process exists, avoids welding, flaw detection and other process processes,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processing cost; it is suitable for large and medium-sized batch parts production, and the product processing efficiency is obviously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筒收口的强力旋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压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圆筒收口的强力旋压方法。
技术介绍
圆筒形金属零件在军工及民用
有广泛应用,采用旋压成形的圆筒形零件具有强度高、尺寸精度高等优点,多用于导弹发动机、高压容器、水电设备等对于产品品质有较高要求的场合。由于旋压技术本身的限制,无法加工两端均为内台阶的圆筒,本专利技术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一种可以完成两端内台阶成形的旋压加工技术。对于两端均为内台阶结构的圆筒形零件,现有加工方式主要为旋压结合焊接的加工方式实现的。设计旋压毛坯时,在一端内台阶留出余量,并通过旋压的方式成形圆筒,之后将旋压圆筒与带内台阶的接头进行焊接,成行为两端带内台阶的旋压圆筒。这种方式是目前成形两端内台阶旋压圆筒的最优技术方案。采用现有技术可以成形两端带内台阶的旋压圆筒,但是存在多处不足。首先,采用旋压结合焊接的方式成形此种零件,产品会存在焊缝,焊缝会影响产品的性能和尺寸精度,并且焊缝处的质量稳定性和本体有一定差距,会造成产品整体质量水平的下降;其次,增加一道焊接工序,会造成产品加工周期的增加、如果加上焊缝处的探伤工序,会直接增加产品的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圆筒收口的强力旋压方法,以解决带内台阶圆筒成形的问题。为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圆筒收口的强力旋压方法,其步骤为:步骤1旋压毛坯设计根据设计文件进行旋压毛坯的设计,主要包括旋压毛坯尺寸的确定,内台阶机加余量的确定,旋压毛坯尺寸的计算;步骤2一道次旋压通过正旋或反旋的工艺方式,成形旋压毛坯工件的中部区域,使非台阶处达到最终壁厚、直径尺寸,台阶处不成形,一道次旋压后将旋压毛坯工件制成旋压半成品;步骤3二道次旋压首先需要将旋压半成品固定于主轴或卡具上,支撑模具安装于机床尾顶,之后便是通过旋轮碾压旋转中的旋压半成品工件,通过强力旋压变形的特性,使旋压半成品工件壁厚减薄、内径减小,达到所需要的尺寸,实现内台阶区域的成形;步骤4机加工件机加旋压半成品工件达到所需要的壁厚直径,加工成旋压产品。本专利技术采用旋压的方式实现内台阶的整体成形,不存在焊缝。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强力旋压收径的原理,对旋压毛坯的特殊设计,进行旋压加工时工艺参数的调整和优化,将台阶区域进行收径,实现两端带内台阶零件的成形,避免了焊缝的存在,有效提升了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水平。本专利技术也可用于多台阶、台阶位置在不同区域圆筒产品成形。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旋压技术的优化设计,可以实现两端台阶处的直接成形,避免焊缝的存在,解决现有方案中产品质量不稳定,加工周期长,成本高的现状。与现有最好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避免了焊缝存在,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水平;2.本专利技术只存在旋压工序,避免了焊接、探伤等工艺过程,加工成本明显降低;3.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大、中型批量零件生产,产品加工高效率提升明显。附图说明图1旋压件成形过程示意图;图2收径旋压示意图;图3机加余量区示意图;图中,1为旋压毛坯,2为旋压半成品,3为旋压产品,4为旋轮,5为支撑模具,6为最终产品加工余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的说明。以下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具体实施方式:一、旋压毛坯设计。旋压毛坯的设计与最终产品尺寸、旋压工艺方案等均有较大关系,需要根据实际旋压加工过程进行详细分析与设计。首先需要保证旋压毛坯和内台阶处有足够的余量,只需要对外表面的机加就能够实现产品的成形,如图3所示,旋压完成后的产品必须保证两端台阶区域有足够的机加余量。反旋台阶区域壁厚要根据减薄率进行计算,保证减薄率达到40%以上,如台阶区域壁厚3mm则需要使旋压毛坯台阶处壁厚5mm以上,使其旋压完成后,内台阶处自然收径,并且外台阶具有足够的余量,能够完成最终的机加。二、一道次旋压。采用反旋压的工艺方法旋压工件,使工件中间区域达到所需要的壁厚、直径;通过正旋或反旋的工艺方式,成形工件中部区域,使非台阶处达到最终壁厚、直径尺寸,台阶处不成形。三、二道次旋压。采用特殊设计的旋压模具和技术,通过强力旋压收径的方法进行工件另一端台阶处的成形,并保证台阶处有足够的加工余量;通过此旋压工序,实现内台阶区域的成形。首先需要将旋压半成品2固定于主轴或专用的卡具上,由于旋压加工时,该区域要承受巨大的扭转力矩,所以此区域必须有非常牢固的支撑,一般可采用中空主轴加弹簧卡套的方式进行固定;支撑模具5可安装于机床尾顶,在旋压加工中主要起支撑工件变形的作用,随旋压半成品2转动,不承受扭转力矩;之后便是通过旋轮4碾压旋转中的工件,通过强力旋压变形的特性,使工件壁厚减薄、内径减小,以达到所需要的尺寸。实现内台阶区域的成形。四、机加工件。旋压完成的产品还有一定的余量,需要通过机加的方式去除,以使工件达到最终需要的规格尺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筒收口的强力旋压方法,其步骤为:步骤1 旋压毛坯设计根据设计文件进行旋压毛坯(1)的设计,主要包括旋压毛坯(1)尺寸的确定,内台阶机加余量的确定,旋压毛坯(1)尺寸的计算;步骤2 一道次旋压通过正旋或反旋的工艺方式,成形旋压毛坯(1)工件的中部区域,使非台阶处达到最终壁厚、直径尺寸,台阶处不成形,一道次旋压后将旋压毛坯(1)工件制成旋压半成品(2);步骤3 二道次旋压首先需要将旋压半成品(2)固定于主轴或卡具上,支撑模具(5)安装于机床尾顶,之后便是通过旋轮(4)碾压旋转中的旋压半成品(2)工件,通过强力旋压变形的特性,使旋压半成品(2)工件壁厚减薄、内径减小,达到所需要的尺寸,实现内台阶区域的成形;步骤4 机加工件机加旋压半成品(2)工件达到所需要的壁厚直径,加工成旋压产品(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筒收口的强力旋压方法,其步骤为:步骤1旋压毛坯设计根据设计文件进行旋压毛坯(1)的设计,主要包括旋压毛坯(1)尺寸的确定,内台阶机加余量的确定,旋压毛坯(1)尺寸的计算;步骤2一道次旋压通过正旋或反旋的工艺方式,成形旋压毛坯(1)工件的中部区域,使非台阶处达到最终壁厚、直径尺寸,台阶处不成形,一道次旋压后将旋压毛坯(1)工件制成旋压半成品(2);步骤3二道次旋压首先需要将旋压半成品(2)固定于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睿智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航天红岗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