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单元、具备该保持单元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9718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3 0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易于装配于模具且通用性优异的保持单元。另外,提供能够紧凑地装配于模具的保持单元、具备该保持单元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固定侧模具、可动侧模具、成型模具以及成型品。具备:移动自如的起模销(10);不能移动地固定并使用的环状部件(11);以及安装于环状部件(11)并推压起模销(10),且使起模销(10)相对于环状部件(11)卡止的球塞(12),若向起模销(10)的移动方向施加规定以上的力,则与环状部件(11)的卡止解除,起模销(10)能够移动,是将球塞(12)装配于环状部件(11)并单元化而成。

The ejection mechanism of the forming die with the holding unit and the holding uni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aintenance unit which is easy to assemble in a die and has excellent versatility. In addition, a maintenance unit capable of compactly assembling a die, an ejection mechanism of a forming die with the maintenance unit, a fixed side die, a movable side die, a forming die and a forming product are provided. Having: a movable die pin (10); an annular component (11) which can not be fixed and used movably; and a die pin (10) which is mounted on the annular component (11) and pushed up, and which makes the die pin (10) clamp against the ball plug (12) of the annular component (11). If more than the specified force is applied to the direction of movement of the die pin (10), the clamp of the annular component (11) is relieved and the die pin (10) can move, the die pin (10)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annular component (11). The ball plug (12) is assembled in a ring component (11) and uni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保持单元、具备该保持单元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持单元、具备该保持单元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固定侧模具、可动侧模具、成型模具以及成型品。
技术介绍
存在在射出成型模具具备两级顶出机构的模具。作为以往的两级顶出机构,存有由如下结构构成的两级顶出机构,该结构将两根起模销分别安装于两个起模板,利用第一起模销将成型品顶出,然后,利用第一起模板上推第二起模板,利用第二起模销将成型品顶出,但是,由于使用两个起模板,因此难以小型化。为了解决使用了两个起模板的两级顶出机构的技术问题,开发出一种两级顶出机构,其使用一个起模板和装卸自如地安装于起模板且移动量受到限制的起模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两级顶出机构的特征在于,将起模销与起模板通过磁力而能够装卸地连结。由此,能够使起模销与起模板一体地移动,还能够限制起模销的移动而仅使起模板移动。换言之,该起模销与起模板的装卸机构是将起模销与起模板的连结状态保持至规定的位置的保持机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专利公开2014-9762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将保持机构安装于模具而使用的情况下,装配难易度变得较为重要,但包括专利文献1在内,至今为止还没有见到特别考虑到装配难易度的保持机构。在其他方面,如果考虑向模具等的装配,可以说能够紧凑化的构造、以及通用性也是保持机构所应当具备的特性。例如,使用磁力的保持机构虽然在结构简便且使模具紧凑化这方面而言优选,但由于无法改变磁力,因此需要对各模具准备具备与之相适的磁力的保持机构,在包括通用性在内的使用便利性方面尚有改善的余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向模具装配且通用性优异的保持单元。另外,提供一种能够紧凑地装配于模具的保持单元、具备该保持单元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固定侧模具、可动侧模具、成型模具以及成型品。(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持单元,其具备:移动自如的第一部件;不能移动地固定并使用的第二部件;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部件并推压所述第一部件,且使所述第一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卡止的推压构件,若向所述第一部件的移动方向施加规定以上的力,则与所述第二部件的卡止解除,所述第一部件能够移动,所述保持单元是将所述推压构件装配于所述第二部件并单元化而成。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持单元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至少具有供所述推压构件的前端部嵌入的凹部,所述推压构件在至少所述推压构件的前端部嵌入所述凹部的状态下推压所述第一部件。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持单元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可装卸地进行装配。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持单元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构件构成为,在装配于所述第二部件的状态下能够调节对所述第一部件的推压力。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持单元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构件经由固定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装配,所述固定构件作为对所述推压构件的推压力进行调节的构件而发挥作用。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持单元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具有主体部、以及比所述主体部更大的放大部,所述推压构件以推压所述放大部的方式进行装配。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持单元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是以围绕所述第一部件的被推压部的方式配置的环状部件,所述推压构件在所述第二部件上装配一个以上,所述各推压构件的前端部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的内周面自如地出没。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持单元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构件为球塞。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持单元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不能移动地固定并使用,所述第二部件自如地移动。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装配有所述保持单元,并利用固定侧模具和可动侧模具而使成型品成型,所述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具备起模板,所述第二部件固定于所述起模板,所述第一部件作为起模销而发挥作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还具备一个或多个施力构件,所述施力构件对所述第一部件朝向所述第一部件卡止于所述第二部件的位置施力,所述起模板具有供所述第二部件嵌入的凹部,所述第二部件嵌入所述凹部并固定。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具备收纳所述施力构件的保持件,所述保持件具有:安装于所述可动侧模具或所述起模板的外保持件、以及相对于所述外保持件滑动自如地卡止的内保持件,所述保持件对所述内保持件相对于所述外保持件的滑动量进行限制,将收纳的所述施力构件的伸长量限制于规定的范围。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构成为,若所述起模板移动至规定位置,则所述第一部件与可动侧接受板连结,并保持该位置。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具备底切处理机构,所述第一部件是推出所述底切处理机构的起模销。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的特征在于,还具备固定于所述起模板的一个以上的起模销,或者具备装配于所述起模板的多个所述保持单元,能够进行多级顶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定侧模具和/或可动侧模具,所述固定侧模具和/或可动侧模具具备所述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型模具,其具备所述固定侧模具和/或可动侧模具而构成。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型品,其利用所述固定侧模具和/或可动侧模具、或者所述成型用模具而成型。(三)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使保持机构单元化,因此易于装配于模具,并且使用便利性优异。另外,由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持单元构成为,使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卡止的推压构件可装卸,另外能够在装配于第二部件的状态下调节推压力,因此,能够装配于各种模具等,通用性优异。另外,在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中,通过在起模板设置凹部,并将保持单元的第二部件安装在此处,从而能够使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成型模具紧凑。如以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易于装配于模具且通用性优异的保持单元、能够紧凑地装配于模具的保持单元、具备该保持单元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固定侧模具、可动侧模具及成型模具。附图说明图1是具备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1的射出成型模具100合模时的主要部位剖面图。图2是图1的射出成型模具100开模后的主要部位剖面图。图3是图1的射出成型模具100的第一级的顶出动作后的主要部位剖面图。图4是图1的射出成型模具100的第二级的顶出动作后的主要部位剖面图。图5是对图1的射出成型模具100附加保持单元1用的限位件(日文:ストッパー)13的主要部位剖面图。图6是具备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2的射出成型模具200合模时的主要部位剖面图。图7是具备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3的射出成型模具100合模时的主要部位剖面图。图8是图7的射出成型模具100开模后的主要部位剖面图。图9是图7的射出成型模具100的第一级的顶出动作后的主要部位剖面图。图10是图7的射出成型模具100的第二级的顶出动作后的主要部位剖面图。图11是对图7的射出成型模具100附加保持单元3用的限位件13的主要部位剖面图。图12是具备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4的射出成型模具400合模时的主要部位剖面图。图13是图12的射出成型模具400开模后的主要部位剖面图。图14是图12的射出成型模具400的第一级的顶出动作后的主要部位剖面图。图15是图12的射出成型模具400的第二级的顶出动作后的主要部位剖面图。图16是具备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持单元,其具备:移动自如的第一部件;不能移动地固定并使用的第二部件;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部件并推压所述第一部件,且使所述第一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卡止的推压构件,若向所述第一部件的移动方向施加规定以上的力,则与所述第二部件的卡止解除,所述第一部件能够移动,所述保持单元是将所述推压构件装配于所述第二部件并单元化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保持单元,其具备:移动自如的第一部件;不能移动地固定并使用的第二部件;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部件并推压所述第一部件,且使所述第一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卡止的推压构件,若向所述第一部件的移动方向施加规定以上的力,则与所述第二部件的卡止解除,所述第一部件能够移动,所述保持单元是将所述推压构件装配于所述第二部件并单元化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至少具有供所述推压构件的前端部嵌入的凹部,所述推压构件在至少所述推压构件的前端部嵌入所述凹部的状态下推压所述第一部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可装卸地进行装配。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构件构成为,在装配于所述第二部件的状态下能够调节对所述第一部件的推压力。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构件经由固定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装配,所述固定构件作为对所述推压构件的推压力进行调节的构件而发挥作用。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具有主体部、以及比所述主体部更大的放大部,所述推压构件以推压所述放大部的方式进行装配。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是以围绕所述第一部件的被推压部的方式配置的环状部件,所述推压构件在所述第二部件上装配一个以上,所述各推压构件的前端部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的内周面自如地出没。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构件为球塞。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不能移动地固定并使用,所述第二部件自如地移动。10.一种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反本正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技术可拉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