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驻车制动器摩擦片主动回位桥型弹簧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动系统
,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子驻车制动器摩擦片主动回位桥型弹簧。
技术介绍
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一直是整车开发过程中非常关注的考量点。浮动式制动器的拖滞力矩会直接影响到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因此各大主机厂相继对于拖滞力矩的要求越来越严苛(液压制动后<1.5Nm,驻车制动后<2.5Nm)。电子驻车释放或者行车制动释放后,摩擦片的回位直接关系到拖滞力矩的表现。受制于浮动式卡钳的结构,摩擦片的回位很难再满足主机厂持续严苛的拖滞要求。因此,设计以提高摩擦片在浮动式制动钳上的回位,从而有效提高拖滞表现,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子驻车制动器摩擦片主动回位桥型弹簧。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电子驻车制动器摩擦片主动回位桥型弹簧,包括外摩擦片、内摩擦片、支架、活塞,其特征在于:位于外摩擦片与内摩擦片之间抵接弹簧;所述的弹簧包括连接桥、前端面、后端面、前卡槽、后卡槽、前弯折面、后弯折面,连接桥呈桥型结构,连接桥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前端面及后端面的上端,前端面及后端面的下端一侧分别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驻车制动器摩擦片主动回位桥型弹簧,包括外摩擦片、内摩擦片、支架、活塞,其特征在于:位于外摩擦片(4)与内摩擦片(1)之间抵接弹簧(2);所述的弹簧(2)包括连接桥、前端面、后端面、前卡槽、后卡槽、前弯折面、后弯折面,连接桥(2‑1)呈桥型结构,连接桥(2‑1)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前端面(2‑2)及后端面(2‑3)的上端,前端面(2‑2)及后端面(2‑3)的下端一侧分别连接前弯折面(2‑6)及后弯折面(2‑7),前端面(2‑2)及后端面(2‑3)的下端另一侧分别前卡槽(2‑4)及后卡槽(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驻车制动器摩擦片主动回位桥型弹簧,包括外摩擦片、内摩擦片、支架、活塞,其特征在于:位于外摩擦片(4)与内摩擦片(1)之间抵接弹簧(2);所述的弹簧(2)包括连接桥、前端面、后端面、前卡槽、后卡槽、前弯折面、后弯折面,连接桥(2-1)呈桥型结构,连接桥(2-1)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前端面(2-2)及后端面(2-3)的上端,前端面(2-2)及后端面(2-3)的下端一侧分别连接前弯折面(2-6)及后弯折面(2-7),前端面(2-2)及后端面(2-3)的下端另一侧分别前卡槽(2-4)及后卡槽(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驻车制动器摩擦片主动回位桥型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天树,李明,蒯俊,于正虎,邵利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上海大陆汽车制动系统销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