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因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716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因芯片,包括厚度方向上依次相接的第一芯片区、第一芯片、第二芯片和第二芯片区;其中,第一芯片设在第一芯片区上,第二芯片设在第二芯片区上,第一芯片区一端与第二芯片区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一手柄,第二芯片区一端与第一芯片区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二手柄。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基因芯片,不需要专门的储存盒,便能有效防止污染;且本基因芯片在进行杂交时,不需要将扩增产物进行转移后杂交,可以直接在扩增体系里进行杂交,避免了样品在转移过程中的污染;结构简洁,使用方便,便于储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因芯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因芯片,属于基因芯片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的实施以及分子生物学相关学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动植物、微生物基因组序列得以测定,基因序列数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增长。基因芯片检测因其高通量、检测快速高效的特征已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药物筛选、司法鉴定、环境检测等领域,该技术是将大量已知序列的核酸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后与标记的样品分子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每个探针分子的杂交信号强度进而获取样品分子的数量和序列信息。现有常规的基因芯片检测技术需要首先将遗传物质在核酸扩增反应容器中进行PCR扩增,达到一定的富集量后,将扩增产物吸出,加入到基因芯片上进行芯片探针杂交分析。为了防止污染,现有的基因芯片需要特制的放置盒内储存,不仅导致了成本的增加,而且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进一步,检测时,扩增样品的多次转移容易带来污染,影响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基因芯片需要特制的放置盒内储存而导致的成本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因芯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因芯片,包括厚度方向上依次相接的第一芯片区、第一芯片、第二芯片和第二芯片区;其中,第一芯片设在第一芯片区上,第二芯片设在第二芯片区上,第一芯片区一端与第二芯片区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一手柄,第二芯片区一端与第一芯片区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二手柄。本申请所描述的是基因片的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处于折叠状态、且未使用处于封存状态的结构,此时,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位于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之间,能对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无需特制的放置盒,降低了成本,节省了空间,且使用方便。上述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之间为360°转动连接,当基因芯片不使用时,通过手柄转动芯片区,使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盖合在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之间,进行保存;当需要使用基因芯片时,通过手柄转动芯片区,使将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朝外(也即厚度方向依次是第一芯片、第一芯片区、第二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当PCR结束后,拿住手柄,将本基因芯片插入PCR反应体系后即可直接开始杂交反应,当反应结束后,向上提手柄,将芯片取出,将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展开在同一水平面后,放入检测仪读出信号即可。为了提高基因芯片使用和保存的稳定性,第一芯片区上设有第一手柄的一端的正反面均设有卡扣,第二芯片区上设有第二手柄的一端的正反面均设有扣孔,卡扣与扣孔的位置相对、且相互匹配。当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转动到二者贴合时,无论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是朝内还是朝外,都可将卡扣卡入扣孔保证稳定性。本申请将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的工作面之间定义为内。作为本申请的另一种方案,第一芯片区上设有第一手柄的一端的正反面均设有魔术贴毛面,第二芯片区上设有第二手柄的一端的正反面均设有魔术贴勾面,魔术贴毛面与魔术贴勾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位置相对、且相互匹配。当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转动到二者贴合时,无论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是朝内还是朝外,都可将魔术贴毛面贴在勾面上保证稳定性。为了方便使用,且在封存时防止污染,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均为长条状结构,且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位置相对。也即当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能完全重合。为了在不保存时防止污染,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形状相同、大小相等、位置相对。为了防止由于扩增物的转移所导致的污染,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结构相同,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上均设有探针阵列,探针阵列中包括至少一排和一列的杂交栏,将探针阵列划分为不同的检测区,杂交栏由互补的基因配对形成,用于对不同的样本检测区进行隔断;每个检测区均包括阴性对照探针、阳性对照探针和检测探针。避免相互间的干扰,且通过杂交栏的划分,能用于检测多个不同的基因。当基因芯片不使用时,通过手柄转动芯片区,使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盖合在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之间,卡扣扣入扣孔,进行保存;当需要使用基因芯片时,通过手柄转动芯片区,使将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朝外(也即厚度方向依次是第一芯片、第一芯片区、第二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卡扣扣入扣孔,盖合,当PCR结束后,拿住手柄,将本基因芯片插入PCR反应体系后即可直接开始杂交反应,当反应结束后,向上提手柄,将芯片取出,将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展开在同一水平面后,放入检测仪读出信号即可。为了缩小体积、且能满足一般需求,探针阵列中包括一排和两列的杂交栏,将探针阵列划分为6个不同的检测区。为了便于本基因芯片适用于基因检测仪,第一手柄可拆卸连接在第一芯片区上,第二手柄可拆卸连接在第二芯片区上。这样可根据需要对手柄进行拆装。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第一芯片可拆卸连接在第一芯片区上,第二芯片可拆卸连接在第二芯片区上。这样可根据需要对芯片进行拆装。为了方便转动、降低成本,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通过织物带转动连接在一起。为了更好的防止污染,织物带覆盖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的宽度方向。为了既能保证转动的通畅性、又能防止污染,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之间的织物带的长度为1-2mm。本专利技术未提及的技术均参照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一种基因芯片,不需要专门的储存盒,便能有效防止污染;且本基因芯片在进行杂交时,不需要将扩增产物进行转移后杂交,可以直接在扩增体系里进行杂交,避免了样品在转移过程中的污染;结构简洁,使用方便,便于储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因芯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基因芯片展开状态示意图;图3为第一芯片(或第二芯片)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第一芯片区,2为第二芯片区,3为第一芯片,4为第二芯片,5为卡扣,6为扣孔,7为第一手柄,8为第二手柄,9为织物带,10为杂交栏,11为阴性对照探针,12为阳性对照探针,13为检测探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基因芯片,包括厚度方向上依次相接的第一芯片区、第一芯片、第二芯片和第二芯片区;其中,第一芯片设在第一芯片区上,第二芯片设在第二芯片区上,第一芯片区一端与第二芯片区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一手柄,第二芯片区一端与第一芯片区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二手柄。上述所描述的是基因片的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处于折叠状态、且未使用处于封存状态的结构,此时,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位于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之间,能对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无需特制的放置盒,降低了成本,节省了空间,且使用方便。上述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之间为360°转动连接,当基因芯片不使用时,通过手柄转动芯片区,使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盖合在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之间,进行保存;当需要使用基因芯片时,通过手柄转动芯片区,使将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朝外(也即厚度方向依次是第一芯片、第一芯片区、第二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当PCR结束后,拿住手柄,将本基因芯片插入PCR反应体系后即可直接开始杂交反应,当反应结束后,向上提手柄,将芯片取出,将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展开在同一水平面后,放入检测仪读出信号即可。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为了提高基因芯片使用和保存的稳定性,第一芯片区上设有第一手柄的一端的正反面均设有卡扣,第二芯片区上设有第二手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因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厚度方向上依次相接的第一芯片区、第一芯片、第二芯片和第二芯片区;其中,第一芯片设在第一芯片区上,第二芯片设在第二芯片区上,第一芯片区一端与第二芯片区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一手柄,第二芯片区一端与第一芯片区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二手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因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厚度方向上依次相接的第一芯片区、第一芯片、第二芯片和第二芯片区;其中,第一芯片设在第一芯片区上,第二芯片设在第二芯片区上,第一芯片区一端与第二芯片区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一手柄,第二芯片区一端与第一芯片区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二手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因芯片,其特征在于:第一芯片区上设有第一手柄的一端的正反面均设有卡扣,第二芯片区上设有第二手柄的一端的正反面均设有扣孔,卡扣与扣孔的位置相对、且相互匹配;或第一芯片区上设有第一手柄的一端的正反面均设有魔术贴毛面,第二芯片区上设有第二手柄的一端的正反面均设有魔术贴勾面,魔术贴毛面与魔术贴勾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位置相对、且相互匹配。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因芯片,其特征在于: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均为长条状结构,且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位置相对。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因芯片,其特征在于: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形状相同、大小相等、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航苏雪峰赵晓芳王宇峰葛斌文李佼佼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博生物医学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江苏苏博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