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形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6553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成形模具,包括凸模和呈环形结构的凹模;所述凸模下端的凸出部位于所述凹模的顶端的凹陷部的正上方,待冲压坯件套设在所述凹陷部内侧的定位装置的外侧,下压所述凸出部,所述待冲压坯件被压制成预定形状;所述凹陷部的内侧位于所述待冲压坯件和所述定位装置的下方设置有顶料装置,所述顶料装置得以将被压制成预定形状的所述待冲压坯件向上顶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成形模具的结构简单,制造时间短,制造成本低,工件成型好,易脱模。

A Forming Di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orming die, which comprises a punch and a ring-shaped concave die; the protruding part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punch is directly above the depression at the top of the concave die; the blank to be punched is set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positioning device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depression, and the protruding part is pressed down,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depression is located in the predetermined shape. A feeding device is arranged below the blank to be stamped and the positioning device, so that the blank to be stamped can be pushed up and out into a predetermined shape by the feeding device. The forming di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hort manufacturing time, low manufacturing cost, good workpiece forming and easy demou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形模具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成形模具。
技术介绍
传统的工程车辆车轮的辐板呈环形平板状,平板状的辐板结构不能够满足不同车轮结构的使用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可采用弯辐板,弯辐板中间部分凹陷且呈盆状,可以满足不同车轮结构的使用要求。弯辐板的加工工艺是在平板状的辐板的加工工艺基础上增加成形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形模具,用于解决弯辐板成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成形模具,包括凸模和呈环形结构的凹模;所述凸模下端的凸出部位于所述凹模的顶端的凹陷部的正上方,待冲压坯件套设在所述凹陷部内侧的定位装置的外侧,下压所述凸出部,所述待冲压坯件被压制成预定形状;所述凹陷部的内侧位于所述待冲压坯件和所述定位装置的下方设置有顶料装置,所述顶料装置得以将被压制成预定形状的所述待冲压坯件向上顶出。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模底端的下模座。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凸模顶端的上模座。其中,所述凸出部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底面和第一侧锥面,所述第一底面和第一侧锥面之间的连接区域形成第一圆弧曲面,所述第一侧锥面与所述凸模的下端面之间的连接区域形成第二圆弧曲面。其中,所述凹陷部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底面和第二侧锥面,所述第二底面和第二侧锥面之间的连接区域形成第三圆弧曲面,所述第二侧锥面与所述凹模的顶端面之间的连接区域形成第四圆弧曲面。其中,所述顶料装置包括顶料板和设置在所述顶料板下方的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的下端卡设在所述下模座内,所述弹性构件的上端卡设在所述顶料板的底端,所述顶料板位于所述凹模的内侧和所述待冲压坯件的下方。其中,所述下模座的底端设有安装孔。其中,所述定位装置为设置在所述顶料板顶端的定位板,所述待冲压坯件套设在所述定位板的外侧。其中,所述弹性构件为卸料橡胶。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上述方案中,本技术的成形模具的结构简单,制造时间短,制造成本低,工件成型好,易脱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成形模具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成形模具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工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下模座;2、凹模;3、弹性构件;4、顶料板;5、凸模6、定位板;7、上模座;8、凸出部;81、第一底面;82、第一侧锥面;9、凹陷部;91、第二底面;92、第二侧锥面;10、待冲压坯件;11、安装孔;12、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针对弯辐板成形的问题,提供一种成形模具。如图1-3所示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形模具,包括凸模5和呈环形结构的凹模6;所述凸模5下端的凸出部8位于所述凹模6的顶端的凹陷部9的正上方,待冲压坯件10套设在所述凹陷部9内侧的定位装置的外侧,下压所述凸出部8,所述待冲压坯件10被压制成预定形状;所述凹陷部9的内侧位于所述待冲压坯件10和所述定位装置的下方设置有顶料装置,所述顶料装置得以将被压制成预定形状的所述待冲压坯件10向上顶出。其中,所述凸出部8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底面81和第一侧锥面82,所述第一底面81和第一侧锥面82之间的连接区域形成第一圆弧曲面83,所述第一侧锥面82与所述凸模5的下端面之间的连接区域形成第二圆弧曲面84。其中,所述凹陷部9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底面91和第二侧锥面92,所述第二底面91和第二侧锥面92之间的连接区域形成第三圆弧曲面,所述第二侧锥面与所述凹模2的顶端面之间的连接区域形成第四圆弧曲面。本技术的成形模具的凸出部8的形状与所述凹陷部9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待冲压坯件10被压制成预定形状。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模2底端的下模座1。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凸模5顶端的上模座7。其中,所述顶料装置包括顶料板4和设置在所述顶料板4下方的弹性构件3,所述弹性构件3的下端卡设在所述下模座1内,所述弹性构件3的上端卡设在所述顶料板4的底端,所述顶料板4位于所述凹模2的内侧和所述待冲压坯件10的下方。其中,所述下模座1的底端设有安装孔11,所述安装孔11优选均布设有4个。其中,所述定位装置为设置在所述顶料板4顶端的定位板6,所述待冲压坯件10套设在所述定位板6的外侧。其中,所述弹性构件3为卸料橡胶。本技术的成形模具用于生产工程车轮的弯辐板,上提所述上模座7,所述上模座7带动所述凸模5向上移动,将所述待冲压坯件10放置在所述凹模2的所述凹陷部9内,此时所述待冲压坯件10套设在所述定位板6的外侧,所述待冲压坯件10通过所述定位板6进行定位;下压所述凸模5,所述凹陷部9内的所述待冲压坯件10被压制成预定形状,形成工件12,所述顶料板4带动所述弹性构件3向下压,此时,所述弹性构件3处于压缩状态;向上提起所述凸模5,所述弹性构件3带动所述顶料板4向上弹起,工件12被弹起,取出工件12。本技术的成形模具的结构简单,制造时间短,制造成本低,工件成型好,易脱模。上述方案中,本技术的成形模具的结构简单,制造时间短,制造成本低,工件成型好,易脱模。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有”、“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固定连接可以为焊接、螺纹连接和加紧等常见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凸模和呈环形结构的凹模;所述凸模下端的凸出部位于所述凹模的顶端的凹陷部的正上方,待冲压坯件套设在所述凹陷部内侧的定位装置的外侧,下压所述凸出部,所述待冲压坯件被压制成预定形状;所述凹陷部的内侧位于所述待冲压坯件和所述定位装置的下方设置有顶料装置,所述顶料装置得以将被压制成预定形状的所述待冲压坯件向上顶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凸模和呈环形结构的凹模;所述凸模下端的凸出部位于所述凹模的顶端的凹陷部的正上方,待冲压坯件套设在所述凹陷部内侧的定位装置的外侧,下压所述凸出部,所述待冲压坯件被压制成预定形状;所述凹陷部的内侧位于所述待冲压坯件和所述定位装置的下方设置有顶料装置,所述顶料装置得以将被压制成预定形状的所述待冲压坯件向上顶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模底端的下模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凸模顶端的上模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底面和第一侧锥面,所述第一底面和第一侧锥面之间的连接区域形成第一圆弧曲面,所述第一侧锥面与所述凸模的下端面之间的连接区域形成第二圆弧曲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会民陈汉杰
申请(专利权)人:宏源精工车轮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