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内铆接触点的新型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6553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内铆接触点的新型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设置于下模座的正上方,所述上模座的一侧设置有卸料板,所述上模座与卸料板之间嵌接设置有预铆插刀、预铆冲头和调整杆,所述预铆冲头设置于预铆插刀与调整杆之间,所述调整杆紧贴于上模座的一侧,所述调整杆设置于卸料板的正中部,所述下模座内嵌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下模座内贯穿的连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弹簧相连接。该种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以将原先单做的铆接工序合并到冲压工序里,在完成产品冲压的同时完成触点铆接工序,节约设备、人工及生产场地成本,减少不良损耗。

A New Stamping Die for Riveting Contact Point in Di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stamping die for riveting contact points in a die,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die base and a lower die base. The upper die base is positioned directly above the lower die base. A discharge plat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upper die base. A pre-riveting slotter, a pre-riveting punch and a adjusting rod are embedded between the upper die base and the discharge plate. The pre-riveting punch is positioned between the pre-riveting slotter and the adjusting rod. The adjusting rod is attached to one side of the upper die base, and the adjusting rod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unloading plate. The lower die base is embedded with a slider,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running through the lower die bas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spring. The utility model is reasonable in design and convenient in use. The original riveting process can be merged into the stamping process. The contact riveting process can be completed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stamping of the product. The cost of equipment, labor and production site can be saved and the bad loss can be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内铆接触点的新型冲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模内铆接触点的新型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电器行业如继电器、接触器等产品使用的触桥零件大部分是通过冲压、冲压件铆触点两步工序完成的,加工工序为两道,这种加工工艺,效率较低,加工成本高,需要先完成冲压件生产,再进行铆触点加工,需要两套设备、两个操作人员;产品分两道工序生产,影响品质的因素多,不良率相对较多;产品分两道工序生产占用生产及周转场地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内铆接触点的新型冲压模具,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内铆接触点的新型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设置于下模座的正上方,所述上模座的一侧设置有卸料板,所述上模座与卸料板之间嵌接设置有预铆插刀、预铆冲头和调整杆,所述预铆冲头设置于预铆插刀与调整杆之间,所述调整杆紧贴于上模座的一侧,所述调整杆设置于卸料板的正中部,所述下模座内嵌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下模座内贯穿的连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弹簧相连接,所述下模座的一侧中部嵌接设置有预铆触点座,所述预铆触点座的一端连接有弯轨,所述弯轨的一端通过直轨道与震动盘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预铆插刀的一端倒有斜边与滑块上的倒角相匹配,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下模座上开设的滑槽中。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杆靠近上模座内部的一端与预铆冲头靠近上模座内部的一端传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预铆冲头远离上模座的一端正对于预铆触点座。进一步地,所述震动盘设置于下模座的一侧,且所述震动盘与下模座固定栓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设置有预铆插刀和预铆冲头,并上模座和下模座行使冲压动作时,可以将原先单做的铆接工序合并到冲压工序里,在完成产品冲压的同时完成触点铆接工序,而且该种技术通过设置有震动盘,并在直轨道和弯轨的配合下,可以实现触点的自动上料,可见该种技术具有节约设备、人工及生产场地成本,减少不良损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开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合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震动盘;2、直轨道;3、弯轨;4、预铆触点座;5、滑块;6、连杆;7、弹簧;8、预铆插刀;9、预铆冲头;10、调整杆;11、卸料板;12、上模座;13、下模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模内铆接触点的新型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12和下模座13,所述上模座12设置于下模座13的正上方,所述上模座12的一侧设置有卸料板11,所述上模座12与卸料板11之间嵌接设置有预铆插刀8、预铆冲头9和调整杆10,所述预铆冲头9设置于预铆插刀8与调整杆10之间,所述调整杆10紧贴于上模座12的一侧,所述调整杆10设置于卸料板11的正中部,所述下模座13内嵌接有滑块5,所述滑块5与所述下模座13内贯穿的连杆6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杆6的另一端与弹簧7相连接,所述下模座13的一侧中部嵌接设置有预铆触点座4,所述预铆触点座4的一端连接有弯轨3,所述弯轨3的一端通过直轨道2与震动盘1相连通,为此可以将原先单做的铆接工序合并到冲压工序里,在完成产品冲压的同时完成触点铆接工序。其中,所述预铆插刀8的一端倒有斜边与滑块5上的倒角相匹配,所述滑块5滑动连接于下模座13上开设的滑槽中,起到导向的作用。其中,所述调整杆10靠近上模座12内部的一端与预铆冲头9靠近上模座12内部的一端传动连接,用于调整预铆冲头9的高度。其中,所述预铆冲头9远离上模座12的一端正对于预铆触点座4,可以有效精确的实现铆接。其中,所述震动盘1设置于下模座13的一侧,且所述震动盘1与下模座13固定栓接,实现自动上料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模内铆接触点的新型冲压模具,在开模状态时,触点从震动盘1中通过直轨道2及弯轨3输送到预铆触点座4中,合模时上模座12下行,预铆插刀8先接触滑块5横向移动,滑块5带着触点运动到料带孔触点孔下,上模座12继续下行,卸料板11将料带压入触点上,预铆冲头9将触点铆紧,预铆冲头9的高低可以通过调整杆10调整上下高度,控制粗铆程度,开模时,上模座12上行,卸料板11上升,料带带着粗铆好的触点上浮,预铆插刀8逐步脱离滑块5,滑块5及预铆触点座4在弹簧力作用下回复原位,新的触点送入预铆触点座4中,整个冲压预铆工序完成。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内铆接触点的新型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12)和下模座(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2)设置于下模座(13)的正上方,所述上模座(12)的一侧设置有卸料板(11),所述上模座(12)与卸料板(11)之间嵌接设置有预铆插刀(8)、预铆冲头(9)和调整杆(10),所述预铆冲头(9)设置于预铆插刀(8)与调整杆(10)之间,所述调整杆(10)紧贴于上模座(12)的一侧,所述调整杆(10)设置于卸料板(11)的正中部,所述下模座(13)内嵌接有滑块(5),所述滑块(5)与所述下模座(13)内贯穿的连杆(6)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杆(6)的另一端与弹簧(7)相连接,所述下模座(13)的一侧中部嵌接设置有预铆触点座(4),所述预铆触点座(4)的一端连接有弯轨(2),所述弯轨(2)的一端通过直轨道(3)与震动盘(1)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内铆接触点的新型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12)和下模座(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2)设置于下模座(13)的正上方,所述上模座(12)的一侧设置有卸料板(11),所述上模座(12)与卸料板(11)之间嵌接设置有预铆插刀(8)、预铆冲头(9)和调整杆(10),所述预铆冲头(9)设置于预铆插刀(8)与调整杆(10)之间,所述调整杆(10)紧贴于上模座(12)的一侧,所述调整杆(10)设置于卸料板(11)的正中部,所述下模座(13)内嵌接有滑块(5),所述滑块(5)与所述下模座(13)内贯穿的连杆(6)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杆(6)的另一端与弹簧(7)相连接,所述下模座(13)的一侧中部嵌接设置有预铆触点座(4),所述预铆触点座(4)的一端连接有弯轨(2),所述弯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再辉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辉业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