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雾瓶壳体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591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雾瓶壳体组件,包括瓶体和罩体,瓶体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外突的突起,罩体的下部内侧对应其中至少一个突起设置有条形突肋,条形凸肋以罩体向下罩住瓶体时超过对应突起并与对应突起形成卡靠止退的方式使得罩体与瓶体形成连接;可实现罩体与瓶体的快速连接,且连接后罩体不易与瓶体脱离,结构稳定可靠。

Spray bottle shell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pray bottle shell assembly, which comprises a bottle body and a cover body. The outer side of the bott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outburst protrusion,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cover body corresponds to at least one protrusion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striped ribs. When the strip convex rib is covered with the cover body under the cover body, the convex body should be raised to a height and form a clamping and stopping way with the corresponding protrusion so as to form a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ver body and the bottle body. The quick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ver body and the bottle body is realized, and after the connection, the cover body is not easy to separate from the bottle body, and the structure is stable and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雾瓶壳体组件
本技术涉及喷雾给药容器
,特别涉及一种喷雾瓶壳体组件。
技术介绍
喷雾瓶壳体组件是在医用喷雾式给药领域常用的容器,通常是将灌装于瓶体腔内的医用药剂如护创液、止血剂、消毒液和创口清洁液等喷射到患者创口的表面。现有的喷雾瓶壳体组件一般包括瓶体、与瓶体连接的喷头、罩盖喷头的罩体和设置在瓶体内并用于喷头吸液的吸液机构,还包括直接设置在喷头上的喷嘴,液体自喷嘴内喷出形成雾状,当需要用药时,按压喷头即可。但这种常用的喷雾瓶壳体组件仅能在口腔、鼻腔或耳孔等内部容易出现伤口的部位的外侧往内部进行喷雾给药,不能伸入口腔、鼻腔或耳孔等部位内部进行给药,对治疗疗效和周期均有较大的影响。为解决此种问题,有人设计了一种带有长喷管的喷雾瓶壳体组件,长喷管与按压喷头连接,喷嘴设置在长喷管的末端,长喷管可实现伸入口腔或鼻腔内内部进行喷雾给药。为了保持这种带有长喷管的喷雾瓶壳体组件的卫生,还对应设计了一种可将长喷管整体罩住的长形罩体,以代替原有的仅能罩住喷头的短形罩体。但现有的长形罩体因自身长度较长,体积较大,如果不能与瓶体形成良好的定位,很容易造成与瓶体之间的松脱,而不能有效保护喷管的卫生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喷雾瓶壳体组件,其罩体可与瓶体形成良好的定位配合,可对用于喷雾给药的喷管形成良好的保护。本技术的喷雾瓶壳体组件,包括瓶体和罩体,瓶体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外突的突起,罩体的下部内侧对应其中至少一个突起设置有条形突肋,条形凸肋以罩体向下罩住瓶体时超过对应突起并与对应突起形成卡靠止退的方式使得罩体与瓶体形成连接。进一步,突起包括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分列瓶体左右两侧设置,条形突肋对应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各设置一个。进一步,突起还包括设置于瓶体前侧的第三突起,且第三突起与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共同形成三角定位结构。进一步,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位于瓶体的同一高度位置处,第三突起的高度位置低于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在瓶体上的高度位置。进一步,突起的形状为半球包形、条形、弧形或棱锥形中的一种。进一步,瓶体上还设置有用于罩体下边沿抵靠形成定位的定位台阶,突起均位于定位台阶的台阶面上方。进一步,定位台阶为自瓶体前侧向后侧高度逐渐变高的倾斜形状,罩体的下端形状与定位台阶的倾斜形状相适形。进一步,瓶体的前侧设置有用于包装瓶的喷管定位的条形凹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喷雾瓶壳体组件,条形凸肋以罩体向下罩住瓶体时超过对应突起并与对应突起形成卡靠止退的方式使得罩体与瓶体形成连接,可实现罩体与瓶体的快速连接,且连接后罩体不易与瓶体脱离,结构稳定可靠。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罩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提出一种喷雾瓶壳体组件。参照图1-图3,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看,图2为本技术中的罩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仰视图,需特别说明的是,图1中虚线结构的条形突肋代表位于瓶体相对纸面另一侧的条形突肋,图1中以其虚线结构表示其所处高度位置,以及与突起的配合关系;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喷雾瓶壳体组件,包括瓶体1和罩体2,瓶体1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外突的突起,罩体2的下部内侧对应其中至少一个突起设置有条形突肋6,条形凸肋以罩体2向下罩住瓶体1时超过对应突起并与对应突起形成卡靠止退的方式使得罩体2与瓶体1形成连接;其中,瓶体1内用于盛放药液,瓶体1上设置有压头3和吸液机构,压头3上连接长喷管4,当需要喷雾给药时,按压压头3,吸液机构即可自瓶体1内吸液,并自长喷管4的末端喷嘴内喷出,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罩体2自上向下罩住瓶体1时,可将长喷管4的整体罩住,当罩体2自上向下罩住瓶体1时,条形突肋6通过一定的挤压力超过瓶体1上设置的突起,并与突起的下部形成定位卡靠,通过条形突肋6与突起间的卡紧力实现瓶体1与罩体2的连接,并可达到止退的作用。本实施例中,突起包括第一突起(图中未示出)和第二突起5,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5分列瓶体1左右两侧设置,条形突肋6对应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5各设置一个。突起还包括设置于瓶体1前侧的第三突起8,且第三突起8与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5共同形成三角定位结构。即突起共设置两个或三个,当为两个时,分别位于瓶体1的左右两侧,当为三个时,分别位于瓶体1的前侧、左侧和右侧,并设置为三个时形成三角定位布置,形成稳定可靠的定位卡扣连接关系;当然,突起也可设置四个或大于四个,只要能实现罩体2与瓶体1通过条形突肋6与突起定位卡扣的目的即可。另外,以长喷管4所处瓶体的一侧为前侧,相对另一侧围后侧,左右侧是指以长喷管4为中心的瓶体左右两侧。本实施例中,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5位于瓶体1的同一高度位置处,第三突起8的高度位置低于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5在瓶体1上的高度位置。本实施例中,突起的形状为半球包形、条形、弧形或棱锥形中的一种;举例来说,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5为半球包形,而第三突起8为条形突起。本实施例中,瓶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罩体下边沿抵靠形成定位的定位台阶7,突起均位于定位台阶7的台阶面上方;即罩体2的条形突肋6与瓶体1的突起形成完全的定位卡靠后,罩体2的下边沿抵靠在定位台阶上,形成良好的定位,并具有较好的美观性。本实施例中,定位台阶为自瓶体1前侧向后侧高度逐渐变高的倾斜形状,罩体2的下端形状与定位台阶的倾斜形状相适形。本实施例中,瓶体1的前侧设置有用于包装瓶的喷管定位的条形凹槽。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雾瓶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和罩体,所述瓶体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外突的突起,所述罩体的下部内侧对应其中至少一个突起设置有条形突肋,所述条形凸肋以罩体向下罩住瓶体时超过对应突起并与对应突起形成卡靠止退的方式使得罩体与瓶体形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雾瓶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和罩体,所述瓶体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外突的突起,所述罩体的下部内侧对应其中至少一个突起设置有条形突肋,所述条形凸肋以罩体向下罩住瓶体时超过对应突起并与对应突起形成卡靠止退的方式使得罩体与瓶体形成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瓶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包括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分列瓶体左右两侧设置,所述条形突肋对应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各设置一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雾瓶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还包括设置于瓶体前侧的第三突起,且第三突起与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共同形成三角定位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雾瓶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晨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洛雪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