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拉出装置以及纱线卷取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3998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6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纱线拉出装置以及纱线卷取机。纱线拉出装置(28)具备第1喷射部(50)以及第2喷射部(60)。在第1喷射部(50)形成有第1狭缝(50a),通过从该第1狭缝(50a)喷射空气来产生第1空气流(91)。在第2喷射部(60)形成有第2狭缝(60a),通过从该第2狭缝(60a)喷射空气来产生向与第1空气流(91)的流动方向不同的方向流动的第2空气流(92)。

Yarn pull-out device and yarn wind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yarn drawing device and a yarn winder. The yarn drawing device (28) has a first injection part (50) and a second injection part (60). A first slit (50a) is formed in the first injection part (50), and the first air flow (91) is generated by injecting air from the first slit (50a). A second slit (60a) is formed in the second injection part (60) to generate a second air flow (92) flowing in a different direction from the flow direction of the first air flow (91) by injecting air from the second slit (60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纱线拉出装置以及纱线卷取机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从卷装拉出纱线的纱线拉出装置。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已知有一种纱线拉出装置,配置于卷装的附近,例如为了进行接头等而拉出卷装的纱线。日本特开2014-125348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5-5769号公报(专利文献2)以及德国专利申请公告第2426724号说明书(专利文献3)公开了这种纱线拉出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形成有用于喷射压缩空气的一个狭缝的纱线拉出装置。由从狭缝喷射的压缩空气产生的空气流以沿着纱线拉出装置的外壁面的方式流动。外壁面配置于卷装的附近,因此通过该空气流从卷装拉出纱线。在专利文献2以及3中公开了在卷装的轴向上配置有两根喷嘴管的构成的纱头引线装置。在两根喷嘴管上分别形成有多个喷嘴孔。通过从这些喷嘴孔喷射空气,能够使缠绕于卷装的表面的纱线剥离。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纱线拉出装置中,由于仅设置有一个狭缝,因此存在使空气流作用于卷装的范围变得不充分的情况。其结果,存在无法从卷装拉出纱线的可能性。此外,在专利文献2以及3中,由于从喷嘴孔喷射空气,因此存在在卷装的轴向上空气流的强度变得不均匀的可能性。其结果,存在无法从卷装拉出纱线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功从卷装拉出纱线的可能性较高的纱线拉出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观点,提供以下构成的纱线拉出装置。即,纱线拉出装置具备第1喷射部以及第2喷射部。在上述第1喷射部形成有第1狭缝,通过从该第1狭缝喷射空气而产生第1空气流。在上述第2喷射部沿着第1狭缝的长边方向形成有第2狭缝,通过从该第2狭缝喷射空气而产生朝与上述第1空气流的流动方向不同的方向流动的第2空气流。由此,能够从两个狭缝分别产生流动方向不同的空气流,因此,容易在较大范围内使空气流作用于卷装。其结果,能够提高成功从卷装拉出纱线的概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2观点,提供以下构成的纱线拉出装置。即,纱线拉出装置具备主体部、第1喷射部以及第2喷射部。上述第1喷射部具有第1间隔部以及第1罩部,通过在该第1罩部与上述主体部之间配置上述第1间隔部而形成第1狭缝,通过从该第1狭缝喷射空气而产生第1空气流。上述第2喷射部具有第2间隔部以及第2罩部,通过在该第2罩部与上述第1罩部之间配置上述第2间隔部而形成第2狭缝,通过从该第2狭缝喷射空气而产生第2空气流。由此,从形成于不同位置的两个狭缝分别产生空气流,因此,容易使流动方向不同的空气流作用于卷装。其结果,能够提高成功从卷装拉出纱线的概率。在上述纱线拉出装置中优选为,上述第1间隔部以及上述第2间隔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厚度在0.01mm以上5mm以下。由此,既能够减少朝纱线拉出装置供给的空气量,又能够充分提高从卷装拉出纱线的成功率。在上述纱线拉出装置中优选为,设置有第1倾斜面和第2倾斜面中的至少任一个,上述第1倾斜面以与上述第1空气流的流动的基端相连的方式倾斜并与上述第1狭缝相连,上述第2倾斜面以与上述第2空气流的流动的基端相连的方式倾斜并与上述第2狭缝相连。由此,能够将第1狭缝以及/或者第2狭缝周围的空气引入第1空气流以及/或者第2空气流,因此,既能够减少朝纱线拉出装置供给的空气量,又能够从卷装拉出纱线。在上述纱线拉出装置中优选为,对从上述第2狭缝喷射之前的空气进行引导的面,具有以随着接近上述第2狭缝而该第2狭缝的短边方向的长度变长的方式倾斜的喷射方向校正面。由此,第2空气流以从纱线拉出装置的外表面分离的方式流动,因此,第2空气流容易接触卷装。在上述纱线拉出装置中优选为,具备引导部,该引导部设置于上述第1空气流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将从上述卷装拉出的上述纱线朝上述第1狭缝的长边方向的中央侧引导。由此,纱线拉出装置从卷装拉出的纱线的位置确定,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下一个工序。在上述纱线拉出装置中优选成为以下的构成。即,该纱线拉出装置具有第1外表面以及第2外表面。在上述第1外表面设置有上述第1狭缝以及上述第2狭缝。上述第2外表面相对于上述第1外表面设置于上述第1空气流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上述引导部设置于上述第2外表面。由此,能够区分为从卷装拉出纱线的面(第1外表面)和对拉出的纱线进行引导的面(第2外表面),因此,能够减小纱线拉出装置的大小。在上述纱线拉出装置中优选成为以下的构成。即,在上述引导部形成有从上述第2外表面突出且相互对置地配置的第1引导面以及第2引导面。上述第1引导面与上述第2引导面的间隔随着接近上述第1外表面而扩大。由此,容易通过引导部对从卷装拉出的纱线进行引导。此外,通过引导部将纱线引导为较狭窄的范围,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下一个工序。在上述纱线拉出装置中优选为,具备弯曲面,该弯曲面以将上述第1外表面与上述第2外表面平滑地连接的方式、且以朝外侧鼓出的方式弯曲。由此,第2空气流容易朝与第1空气流的流动不同的方向流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3观点,提供以下的纱线卷取机。即,该纱线卷取机具备上述纱线拉出装置以及卷取部。上述卷取部通过使卷取管朝卷取方向旋转,由此卷取上述纱线而形成上述卷装。第1狭缝的长边方向沿着卷装的轴向。由此,通过纱线拉出装置能够从卷装拉出纱线。在上述纱线卷取机中优选成为以下的构成。即,上述第1空气流的流动方向被设定为,将从上述卷装拉出的纱线引导至第1目标位置,上述第2空气流的流动方向被设定为朝向上述卷装。由此,能够使第1空气流与第2空气流的功能不同,因此,能够从卷装拉出纱线并将所拉出的纱线引导至第1目标位置。在上述纱线卷取机中优选成为以下的构成。即,上述卷取部构成为,能够使上述卷装朝与上述卷取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反转方向旋转。与上述第1狭缝相比,在上述卷装的反转方向的下游侧形成有上述第2狭缝。由此,能够通过第2空气流从卷装剥离纱线或者进行剥离纱线的辅助,并能够通过第1空气流将所剥离的该纱线朝下游侧输送。在上述纱线卷取机中优选成为以下的构成。即,该纱线卷取机具备对由上述纱线拉出装置拉出的上述纱线进行捕捉的第1捕捉部件。上述第1目标位置是上述第1捕捉部件的捕捉位置。由此,能够提高第1捕捉部件捕捉纱线的成功率。在上述纱线卷取机中优选成为以下的构成。即,上述第1捕捉部件构成为,通过吸引上述纱线来捕捉上述纱线,并将捕捉到的该纱线引导至第2目标位置。上述第1捕捉部件的吸引力被设定为,对上述纱线进行捕捉时的吸引力大于将上述纱线引导至上述第2目标位置时的吸引力。由此,能够降低纱线的捕捉失败的概率,并且能够降低纱线的引导时的断纱的概率。在上述纱线卷取机中优选为,具备第2捕捉部件,该第2捕捉部件从上述第1捕捉部件接受纱线并将该纱线引导至第3目标位置。由此,既能够减小各捕捉部件的大小以及/或者活动范围,又能够将纱线引导至目标位置。在上述纱线卷取机中优选成为以下的构成。即,该纱线卷取机具备多个卷取单元以及作业台车。上述卷取单元至少分别包括上述卷取部。上述作业台车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多个上述卷取单元移动。上述纱线拉出装置设置于上述作业台车。由此,通过相对于多个卷取单元设置一个纱线拉出装置,由此能够削减纱线卷取机的成本。在上述纱线卷取机中优选成为以下的构成。即,该纱线卷取机具备至少分别包括上述卷取部的多个卷取单元。上述纱线拉出装置分别设置于多个上述卷取单元。由此,在需要通过卷取单元从卷装拉出纱线的情况下,能够立即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纱线拉出装置,从卷装拉出纱线,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喷射部,形成有第1狭缝,通过从该第1狭缝喷射空气来产生第1空气流;以及第2喷射部,沿着上述第1狭缝的长边方向形成有第2狭缝,通过从该第2狭缝喷射空气来产生向与上述第1空气流的流动方向不同的方向流动的第2空气流。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09 JP 2017-1539421.一种纱线拉出装置,从卷装拉出纱线,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喷射部,形成有第1狭缝,通过从该第1狭缝喷射空气来产生第1空气流;以及第2喷射部,沿着上述第1狭缝的长边方向形成有第2狭缝,通过从该第2狭缝喷射空气来产生向与上述第1空气流的流动方向不同的方向流动的第2空气流。2.一种纱线拉出装置,从卷装拉出纱线,其特征在于,具备:主体部;第1喷射部,具有第1间隔部以及第1罩部,通过在该第1罩部与上述主体部之间配置上述第1间隔部来形成第1狭缝,通过从该第1狭缝喷射空气来产生第1空气流;以及第2喷射部,具有第2间隔部以及第2罩部,通过在该第2罩部与上述第1罩部之间配置上述第2间隔部来形成第2狭缝,通过从该第2狭缝喷射空气来产生第2空气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纱线拉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间隔部以及上述第2间隔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厚度在0.01mm以上5mm以下。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拉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纱线拉出装置设置有第1倾斜面和第2倾斜面中的至少任一个,上述第1倾斜面以与上述第1空气流的流动的基端相连的方式倾斜并与上述第1狭缝相连,上述第2倾斜面以与上述第2空气流的流动的基端相连的方式倾斜并与上述第2狭缝相连。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拉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从上述第2狭缝喷射之前的空气进行引导的面具有喷射方向校正面,该喷射方向校正面以随着接近上述第2狭缝而该第2狭缝的短边方向的长度变长的方式倾斜。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拉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纱线拉出装置具备引导部,该引导部设置于上述第1空气流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将从上述卷装拉出的上述纱线朝上述第1狭缝的长边方向的中央侧引导。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纱线拉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纱线拉出装置具有:第1外表面,设置有上述第1狭缝以及上述第2狭缝;以及第2外表面,相对于上述第1外表面,设置于上述第1空气流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上述引导部设置于上述第2外表面。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纱线拉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引导部形成有从上述第2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山升
申请(专利权)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