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阶梯的卷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3091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固定在一个卷轴上的卷帘幅面,其切边形成卷绕直径的一个突变。卷绕的曲率半径在该位置突然改变。随着时间的进行,所述由此引起的在卷帘幅面中的弯折最显著地稳定在卷绕的里边的层上。在拉出的卷帘幅面上,可以看到所述条带状的弯折。为了避免弯折,卷帘幅面的外表面在一个斜面的固定位置上过渡到卷轴中。所述斜面可以通过打磨来避免使用一个填充体或者使用一个相应的阶梯式的卷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为了遮盖客货两用轿车和类似车辆的货舱而使用卷帘装置是公知的。一个在车辆中绕着一个水平轴线可转动地支承的卷轴属于该装置,在所述卷轴上用棱边固定卷帘幅面。卷帘幅面由一种不透明的薄膜材料制成并且在使用时从后座靠背的后侧延伸到车辆中的货舱的后侧棱边。在拉出状态,所述卷帘幅面几乎完全地从卷轴上展开。在实践中这就意味着,最多还有一个卷帘幅面的绕卷出于安全的原因保持在卷轴上,以防止在卷帘幅面和卷轴之间的材料配合连接剥落。尽管在这里使用的卷帘幅面相当薄,而其锋利的切边平行于卷轴分布并且也在拉出的状态保持在卷轴上,并且所述切边逐渐地透过卷绕的层形成压痕。在拉出的卷帘幅面上,对应于卷绕直径可以看到一个或者两个这种卷帘幅面切边的压痕。这种压痕在卷帘幅面的整个宽度上延伸并且给人留下一种不美的印象。原理上相似的情形也发生在车辆的车窗卷帘或者玻璃卷帘上。在此,通常使用了一种薄的、打孔的薄膜或者一种针织物,其通过一棱边条带材料配合地与卷轴相连。在此所述卷帘幅面的切边透过保护绕卷始终在这种绕卷上形成压痕,所述绕卷在车窗卷帘拉出时位于可视范围内。根据以上内容,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卷帘装置,在该卷帘装置中所述卷帘幅面在卷轴上开始的棱边不再在其上卷绕的卷帘幅面的绕卷上形成可视的压痕。按照本专利技术,该任务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或2中特征的卷帘装置解决。陡峭的具有锋利棱边的切边的压痕由于以下情况发生,即当卷帘幅面卷绕在卷轴上时在切边处半径阶跃地变化了,并且卷帘幅面贴在该切边上张紧。按照所述一种解决方案,所述通过卷帘幅面的切边形成的台阶通过一个斜面减弱。所述斜面用于使卷帘幅面的在卷绕时位于外面的外表面不再具有台阶,而是连续地过渡到卷轴的外表面中。由此,尽管存在半径差异,但是不再具有一个突变的台阶了。通过该斜面,该阶跃变化被避免了并且因此所述压痕和在位于其上的卷绕的层上的受压位置的可见性被避免了,从而防止出现拉出的卷帘幅面上的不美的外观。按照另一种解决方案,为了避免锋利的切边的影响可以使用一种卷轴,该卷轴的横截面是螺旋形的或者至少近似螺旋形。由此,在卷轴上形成一个台阶,该台阶的高度大约与卷帘幅面的厚度相当。这个措施避免了所有的跃变点并且因此也避免了在位于其上的卷帘幅面卷绕的绕卷上连续的形成跃变点。可以按照第一种解决方案形成所述斜面,方法是将卷帘幅面粘在或者固定在卷轴上之后,所述最初的直的切边优选通过一个砂带打磨。由此消除了所述台阶并且通过一个斜面来替代,所述半径差异分布在一个相应的圆周角度上,这就避免了位于其上的,也就是径向比较靠外位置的层上的所不期望的压痕。另外一种形成斜面的方案在于使用一个填充物,该填充物设置在卷帘幅面的切边和卷轴的外圆周表面之间所夹的内角内。该填充物可以是一个预成形的部件。这种方案主要用于,所述台阶相当高的情况,例如所述卷帘幅面没有固定粘结到卷轴上,而是通过一个键槽-环形键-连接固定在卷轴上。通过键槽形成一个相当宽的、开口的缝隙,所述缝隙同样具有在位于其上的层上形成压痕的倾向。此外,由于管形结构存在一种材料加厚,所述材料加厚另外加大了半径差异。所述填充物可以松弛地置于卷轴上或者与卷轴材料配合连接。所述填充物可以在卷轴自身上来形成,这具有这样的优点,即制造公差可以进一步消除。填充物的尺寸自动地匹配相应的情形,例如所述填充物作为可塑的材料被添加时所述材料紧接着相应地硬化。所述填充物可以由本身可硬化的材料构成,例如热熔胶、双成分粘合剂、可硬化的树脂,例如丙烯酸树脂和其它具有相应的特性的材料,所述材料在开始呈现出塑性的可变形性并且在硬化和敷在卷帘幅面之后具有足够的强度以及热稳定性。为了避免在位于卷帘幅面上的层上形成压痕的台阶或者形成压痕的切边,不仅第一措施而且第二措施可以用于与一种圆柱形的卷轴或者一种在长度方向上具有恒定的横截面的卷轴连接,而且还可以用于与一种从一端到另一端横截面渐变的卷轴连接。卷轴具有螺旋形横截面意味着在卷轴的长度方向叠加一个锥形物,在另一种情况中,所述卷轴本来就是锥形或者圆柱形的。作为卷帘幅面需要考虑到使用任意一种合适的材料,例如薄膜材料或者也可以是纺织的平面构型的一种织物或者一种不可延展的针织物。如已经提到的那样,卷帘幅面可以采用形状配合连接或者材料配合连接的方式与卷轴相连。对形状配合连接,所述斜面可以通过一种嵌入的填充物或者通过一种填充物形成,其作为可变形的材料被使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改进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中的主题。在通读一遍下述附图说明之后也会变得清晰,一系列单个措施的组合都是可以的。要强调提及所有这些组合会不必要使说明书繁琐。在附图中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图中示出图1向着后窗玻璃看去,截取的车辆后座区域的示意透视图;图2按照图1的后窗玻璃卷帘的示意图;图3截取的客货两用轿车的后部的视图,其中示出了一个货舱卷帘;图4在形成填充物时,在按照图2和图3的卷帘装置上的卷轴和卷帘幅面之间的连接的示意透视图;图5为了避免在卷帘幅面的切边上形成台阶,以一个简化的透视图示出形成填充物的另一个实施例;图6以一个简化的透视图示出通过打磨切边来避免形成台阶的一个第三实施例;图7以一个简化的透视图示出另一个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用于避免在卷轴和卷帘幅面之间形状配合连接时形成台阶;图8以一个简化的透视图示出一个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用于从卷帘幅面开始在使用具有螺旋形横截面的卷轴时避免一个台阶。图1示出局部截取的轿车的后座区域。该图描绘了右边内侧视图,其与没有示出的左边内侧是镜像对称的。该视图被简化了,因此例如白车身内部结构,例如加强件和固定件没有示出,因为它们对于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不需要。所示出的白车身截面1具有一个车顶2,从该车顶开始在侧面一个B柱3向下延伸至一个没有示出的底部组件。可以想象得到一个相应的B柱应该出现在车辆的截去的一侧上。所述车顶2在其后部棱边上过渡到一个后窗玻璃4。该后窗玻璃4在侧面终结在一个C柱5上,该C柱5与B柱3间隔距离。C柱支承内饰件6。在B柱3和C柱5之间,在B柱3上以已知的方式铰接一个右后侧门7。在右后侧门7的高度上有一个后排座椅8,一个后排座垫9以及一个后座靠背11属于该后排座椅。所述后排座垫9位于一个底座12上,该底座属于底部组件并且在后排座垫9之前形成一个放脚区域13。在后窗玻璃4的内侧前边有一个后窗玻璃卷帘14。从该后窗玻璃卷帘14可以看到它的部分拉出的卷帘幅面15以及两个侧面导轨16中的一个。导轨16的起点在一个位于后座靠背11后面的后窗台板17上并且该导轨在侧面的车窗棱边旁延伸。此外,后窗台板17包括一个贯通的拉伸缝隙18,从该拉伸缝隙中卷帘幅面15被拉出来。所述拉伸缝隙18是弧形的,以便近似于后窗玻璃4的弧度。后窗玻璃卷帘14的原理性结构从图2中可以看到。如图2所示,在后窗台板17的下面可转动地支承一个弯曲的卷轴19,在该卷轴上沿着一个棱边固定卷帘幅面15。卷轴19借助于示意示出的弹簧装置21在卷绕卷帘幅面15的方向上预紧。为此设有一个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一端固定地铰接在白车身上并且另外一端固定在卷轴19上。卷帘幅面15具有一个约为梯形的轮廓并且在其靠置卷轴19的棱边上设有一个管形的环22。通过该管形的环22引导一个抽取型材或者车篷弓形架,导向件23和24如套筒式的位于其中。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车辆的卷帘装置(14,40),如车窗卷帘或者货舱卷帘,其具有一个卷轴(19),该卷轴具有一个基本上旋转对称的外圆周表面(54),具有一个卷帘幅面(15,48),其沿着一个切边(53)固定在卷轴(19)上并且其具有一个面对卷轴(19)的内表面和一个背对卷轴(19)的外表面,具有一个斜面(56),该斜面在卷轴(19)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并且从卷轴(19)的外圆周表面(54)指向卷帘幅面(15,48)的外表面,其中斜面(56)的指向远离卷轴(19)的轴线并且不平行于一个通过斜面(56)分布的卷轴(19)的半径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施奈德
申请(专利权)人:博斯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