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发动机风扇转子后增压级进口的探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2161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7:2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测量发动机风扇转子后增压级进口的探针,包括:支杆,内部设有内管;转接头,设于支杆的一端,并与内管固定连接;温度测头组件,包括第一空气管和设置在第一空气管内的热电偶,第一空气管的一端穿过转接头设置于内管内,另一端裸露在转接头外;方向测头组件,包括第二空气管和设置在第二空气管内的多个子空气管,第二空气管的一端穿过转接头设置于内管内,另一端裸露在转接头外;第一空气管裸露在转接头外的部分包括第一平直段和第一弯折段,第一平直段的延伸方向与支杆的延伸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二空气管裸露在转接头外的部分包括第二平直段和第二弯折段,第二平直段的延伸方向与支杆的延伸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测量发动机风扇转子后增压级进口的探针
本申请涉及航空发动机
,具体提供一种测量发动机风扇转子后增压级进口的探针。
技术介绍
目前,发动机温度测试及方向测试现有的技术方案主要有分开测试和复合测试两种方式:分开测试即为在同一截面制造两只结构形式相似的方向探针和温度探针,每次试验采集方向或温度数据的其中之一;复合测试即在一只探针上同时设计两个测试点,一次试验即可同时采集方向和温度两个数据。分开测试使得试验次数增加,增加了试验成本和试验风险的同时试验效率也较低。多次测量使得随机误差出现的可能性增加,也不利于数据处理。复合测试的方法往往需要较大的测试空间来对测点进行布局,在较小的空间内同时测试方向和温度也很难保证足够的强度和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测量发动机风扇转子后增压级进口的探针,包括:支杆,所述支杆内部设有内管;转接头,所述转接头设于支杆的一端,并与内管固定连接;温度测头组件,包括第一空气管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空气管内的热电偶,所述第一空气管的一端穿过所述转接头设置于所述内管内,另一端裸露在所述转接头外;方向测头组件,包括第二空气管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空气管内的多个子空气管,所述第二空气管的一端穿过所述转接头设置于所述内管内,另一端裸露在所述转接头外;所述第一空气管裸露在所述转接头外的部分包括第一平直段和第一弯折段,所述第一平直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杆的延伸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空气管裸露在所述转接头外的部分包括第二平直段和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二平直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杆的延伸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转接头上开设有与其轴向方向相同的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空气管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空气管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转接头包括转接段和固定段,所述转接段的截面为矩形,所述固定段的截面为梯形,所述转接段与所述固定段的大径端固定连接。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杆与所述转接头连接的一端为斜口结构,所述转接段设置于所述斜口结构处并与所述内管连接,所述固定段的法线沿所述支杆的延伸方向分布。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子空气管的数量为五个,五个所述子空气管设置于所述第二空气管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量发动机风扇转子后增压级进口的探针中,通过增设转接头用于温度测头组件和方向测头组件穿过,探针整体结构紧凑,有利于狭长空间内温度和气流方向的同时测量,缩减试验成本,提高试验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探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接头的截面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向测头组件的截面图;其中:10、方向测头组件;11、第二空气管;111、第二平直段;112、第二弯折段;12、子空气管;20、温度测头组件;21、第一空气管;211、第一平直段;212、第一弯折段;22、热电偶;30、转接头;31、第一固定孔;32、第二固定孔;33、转接段;34、固定段;40、支杆;41、内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测量发动机风扇转子后增压级进口的探针,包括支杆40、转接头30、温度侧头组件20和方向侧头组件10。其中,支杆40内部设有内管41,转接头30设于支杆40的一端,并与内管41固定连接,温度测头组件20包括第一空气管21和设置在第一空气管21内的热电偶22,第一空气管21的一端穿过转接头30设置于内管41内,另一端裸露在转接头30外,方向测头组件10包括第二空气管11和设置在第二空气管11内的多个子空气管12,第二空气管11的一端穿过转接头30设置于内管41内,另一端裸露在转接头30外。可选地,热电偶22可以采用铠装热电偶,多个子空气管12的数量此处不作限定,其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第一空气管21裸露在转接头30外的部分包括第一平直段211和第一弯折段212,第一平直段211的延伸方向与支杆40的延伸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二空气管11裸露在转接头30外的部分包括第二平直段111和第二弯折段112,第二平直段111的延伸方向与支杆40的延伸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转接头30上开设有与其轴向方向相同的第一固定孔31和第二固定孔32,第一空气管21穿过第一固定孔31,第二空气管11穿过第二固定孔32。进一步地,转接头30包括转接段31和固定段32,转接段31的截面为矩形,固定段32的截面为梯形,转接段31与固定段32的大径端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支杆40与转接头30连接的一端为斜口结构,转接段31设置于斜口结构处并与内管41连接,固定段32的法线沿支杆40的延伸方向分布。需要说明的是,斜口结构上斜面的角度与固定段32相对于竖直方向偏移的角度之和为90度,即可保证固定段32的法线沿支杆40的延伸方向分布。在一些实施例中,子空气管12的数量为五个,五个子空气管12设置于第二空气管11内。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量发动机风扇转子后增压级进口的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杆(40),所述支杆(40)内部设有内管(41);转接头(30),所述转接头(30)设于支杆(40)的一端,并与内管(41)固定连接;温度测头组件(20),包括第一空气管(2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空气管(21)内的热电偶(22),所述第一空气管(21)的一端穿过所述转接头(30)设置于所述内管(41)内,另一端裸露在所述转接头(30)外;方向测头组件(10),包括第二空气管(1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空气管(11)内的多个子空气管(12),所述第二空气管(11)的一端穿过所述转接头(30)设置于所述内管(41)内,另一端裸露在所述转接头(30)外;所述第一空气管(21)裸露在所述转接头(30)外的部分包括第一平直段(211)和第一弯折段(212),所述第一平直段(2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杆(40)的延伸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空气管(11)裸露在所述转接头(30)外的部分包括第二平直段(111)和第二弯折段(112),所述第二平直段(1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杆(40)的延伸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发动机风扇转子后增压级进口的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杆(40),所述支杆(40)内部设有内管(41);转接头(30),所述转接头(30)设于支杆(40)的一端,并与内管(41)固定连接;温度测头组件(20),包括第一空气管(2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空气管(21)内的热电偶(22),所述第一空气管(21)的一端穿过所述转接头(30)设置于所述内管(41)内,另一端裸露在所述转接头(30)外;方向测头组件(10),包括第二空气管(1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空气管(11)内的多个子空气管(12),所述第二空气管(11)的一端穿过所述转接头(30)设置于所述内管(41)内,另一端裸露在所述转接头(30)外;所述第一空气管(21)裸露在所述转接头(30)外的部分包括第一平直段(211)和第一弯折段(212),所述第一平直段(2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杆(40)的延伸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空气管(11)裸露在所述转接头(30)外的部分包括第二平直段(111)和第二弯折段(112),所述第二平直段(1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杆(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镇尹东刘忠奎孙琪王振华王晓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