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稠油注采一体增效抽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2077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稠油注采一体增效抽油泵,在进行注汽作业时,工作柱塞处于碰泵状态,注汽柱塞与泵筒处于密封状态,上游动阀关闭,注入的蒸汽会通过注汽通过孔通过柱塞注汽槽,最终从泵筒注汽孔排出;同时由于注汽柱塞与泵筒处于全配合密封状态,蒸汽及砂粒不会通过泵筒与注汽柱塞的间隙,不会在两者表面结垢或结蜡,防止抽油泵砂卡、垢卡;在进行抽油时,上提工作柱塞将泵筒注汽孔完全覆盖,在上下冲程过程中工作柱塞始终将泵筒注汽孔覆盖,注汽柱塞不参与工作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稠油生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用于稠油开采注汽及反液的油井,具有不动抽油杆柱就能实现注汽、反液等特点,具有防砂卡、防垢卡等多种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稠油注采一体增效抽油泵
本技术涉及油田采油用的抽油泵,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稠油注采一体增效抽油泵。
技术介绍
稠油井在开采时,需要进行蒸汽辅助采油,是通过向井底注入蒸汽以降低原油粘度,然后通过抽油泵将原油从井底抽上来。但是常规的注采抽油泵在实际注汽或反液过程中,高温蒸汽或者原油容易在注汽孔上部的泵筒内表面结垢、结蜡,停止注汽准备转抽时,油管内的砂粒、异物等杂质会沉积到柱塞上部,以上原因会造成柱塞提出困难,还会导致抽油泵磨损严重甚至卡泵,使抽油泵过早失效,造成频繁检泵,严重影响油田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稠油注采一体增效抽油泵,满足稠油开采时注汽及反液的要求,并能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稠油注采一体增效抽油泵,包括泵筒和位于所述泵筒下方的连接管,所述泵筒的上端连接有上接箍,所述泵筒的下端连接有中间接箍,所述连接管通过所述中间接箍同轴连接在所述泵筒上,所述连接管的下端连接有下接箍,所述下接箍的下端连接有固定阀,所述泵筒与所述连接管内滑动连接有工作柱塞,所述工作柱塞的下端连接有下游动阀,所述工作柱塞的上端连接有上游动阀,所述上游动阀的上端连接有注汽柱塞,所述注汽柱塞的上端连接有上出油接头,所述注汽柱塞和所述上游动阀分别与所述泵筒密封滑动配合;所述注汽柱塞上设置有环形柱塞注汽槽,所述柱塞注汽槽上分布有注汽通过孔,所述泵筒上部设置有与所述注汽通过孔相连通的泵筒注汽孔。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柱塞注汽槽下部设置有环形刮砂结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泵筒外部安装有导气罩,所述导气罩的上部连接在所述上接箍上,所述导气罩的下部覆盖在所述泵筒注汽孔外,所述导气罩与所述泵筒之间设置有导气间隙。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游动阀外侧设置有减阻出油孔。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多功能稠油注采一体增效抽油泵,包括泵筒和位于所述泵筒下方的连接管,所述泵筒的上端连接有上接箍,所述泵筒的下端连接有中间接箍,所述连接管通过所述中间接箍同轴连接在所述泵筒上,所述连接管的下端连接有下接箍,所述下接箍的下端连接有固定阀,所述泵筒与所述连接管内滑动连接有工作柱塞,所述工作柱塞的下端连接有下游动阀,所述工作柱塞的上端连接有上游动阀,所述上游动阀的上端连接有注汽柱塞,所述注汽柱塞的上端连接有上出油接头,所述注汽柱塞和所述上游动阀分别与所述泵筒密封滑动配合;所述注汽柱塞上设置有环形柱塞注汽槽,所述柱塞注汽槽上分布有注汽通过孔,所述泵筒上部设置有与所述注汽通过孔相连通的泵筒注汽孔;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进行注汽作业时,工作柱塞处于碰泵状态,注汽柱塞与泵筒处于全配合密封状态,上游动阀副在上游动阀内处于关闭状态,所以注入的蒸汽会通过注汽柱塞的注汽孔,然后再通过柱塞注汽槽,最终从泵筒的注汽孔排出;同时由于注汽柱塞与泵筒处于全配合密封状态,蒸汽及砂粒不会通过泵筒与注汽柱塞的间隙,不会在两者表面结垢或结蜡,防止抽油泵砂卡、垢卡,同时上游动阀能将砂粒等杂质阻挡于工作柱塞上部,减少砂粒卡泵的几率;在进行抽油时,上提工作柱塞将泵筒注汽孔完全覆盖,在上下冲程过程中工作柱塞始终将泵筒注汽孔覆盖,注汽柱塞不参与工作密封,本技术可实现稠油生产;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用于稠油开采注汽及反液的油井,具有不动抽油杆柱就能实现注汽与反液等特点,具有防砂卡与防垢卡等功能,而且还具有减少了热损失,大幅度降低作业费用和劳动强度,延长高温产油、稳定高峰周期的优点。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注汽柱塞的柱塞注汽槽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注汽柱塞的柱塞注汽槽剖面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上游动阀的结构图。图中:1-泵筒;2-连接管;3-上接箍;4-中间接箍;5-下接箍;6-固定阀;7-工作柱塞;8-下游动阀;9-上游动阀;10-注汽柱塞;11-上出油接头;12-柱塞注汽槽;13-注汽通过孔;14-泵筒注汽孔;15-刮砂结构;16-导气罩;17-减阻出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多功能稠油注采一体增效抽油泵,包括泵筒1和位于所述泵筒1下方的连接管2,所述泵筒1为短泵筒,所述泵筒1的上端连接有上接箍3,所述泵筒1的下端连接有中间接箍4,所述连接管2通过所述中间接箍4同轴连接在所述泵筒1上,所述连接管2的下端连接有下接箍5,所述下接箍5的下端连接有固定阀6,所述泵筒1与所述连接管2内滑动连接有工作柱塞7,所述工作柱塞7为长柱塞结构,所述工作柱塞7的下端连接有下游动阀8,所述工作柱塞7的上端连接有上游动阀9,所述上游动阀9的上端连接有注汽柱塞10,所述注汽柱塞10的上端连接有上出油接头11,所述注汽柱塞10和所述上游动阀9分别与所述泵筒1密封滑动配合;所述注汽柱塞10上设置有环形柱塞注汽槽12,所述柱塞注汽槽12上分布有注汽通过孔13,所述泵筒1上部设置有与所述注汽通过孔13相连通的泵筒注汽孔14。如图3所示,所述柱塞注汽槽12下部设置有环形刮砂结构15,如果蒸汽在所述泵筒注汽孔14与所述柱塞注汽槽12结垢或结蜡,当所述注汽柱塞10上行时,所述刮砂结构15会将其刮落,用于保证所述泵筒注汽孔14与所述柱塞注汽槽12之间的清洁。所述泵筒1外部安装有导气罩16,所述导气罩16的上部连接在所述上接箍3上,所述导气罩16的下部覆盖在所述泵筒注汽孔14外,所述导气罩16与所述泵筒1之间设置有导气间隙,所述导气罩16将排出的蒸汽向下部方向导出,更利于油层的加热,减少热损失。如图4所示,所述上游动阀9外侧设置有减阻出油孔17,增加过油通道,减少油流阻力。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在进行注汽作业时,工作柱塞7处于碰泵状态,注汽柱塞10与泵筒1处于全配合密封状态,副在上游动阀9内处于关闭状态,所以注入的蒸汽会通过注汽柱塞10的注汽通过孔13,然后再通过柱塞注汽槽12,最终从泵筒1的泵筒注汽孔14排出;同时由于注汽柱塞10与泵筒1处于全配合密封状态,蒸汽及砂粒不会通过泵筒1与注汽柱塞10的间隙,不会在两者表面结垢或结蜡,防止抽油泵砂卡、垢卡,同时上游动阀9能将砂粒等杂质阻挡于工作柱塞7上部,减少砂粒卡泵的几率;在进行抽油时,上提工作柱塞7将泵筒注汽孔14完全覆盖,在上下冲程过程中工作柱塞7始终将泵筒注汽孔14覆盖,注汽柱塞10不参与工作密封,本实施例可实现稠油生产。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用于稠油开采注汽及反液的油井,具有不动抽油杆柱就能实现注汽与反液特点,具有防砂卡与防垢卡功能,而且还具有减少了热损失,大幅度降低作业费用和劳动强度,延长高温产油、稳定高峰周期的优点。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稠油注采一体增效抽油泵,包括泵筒和位于所述泵筒下方的连接管,所述泵筒的上端连接有上接箍,所述泵筒的下端连接有中间接箍,所述连接管通过所述中间接箍同轴连接在所述泵筒上,所述连接管的下端连接有下接箍,所述下接箍的下端连接有固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筒与所述连接管内滑动连接有工作柱塞,所述工作柱塞的下端连接有下游动阀,所述工作柱塞的上端连接有上游动阀,所述上游动阀的上端连接有注汽柱塞,所述注汽柱塞的上端连接有上出油接头,所述注汽柱塞和所述上游动阀分别与所述泵筒密封滑动配合;所述注汽柱塞上设置有环形柱塞注汽槽,所述柱塞注汽槽上分布有注汽通过孔,所述泵筒上部设置有与所述注汽通过孔相连通的泵筒注汽孔。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稠油注采一体增效抽油泵,包括泵筒和位于所述泵筒下方的连接管,所述泵筒的上端连接有上接箍,所述泵筒的下端连接有中间接箍,所述连接管通过所述中间接箍同轴连接在所述泵筒上,所述连接管的下端连接有下接箍,所述下接箍的下端连接有固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筒与所述连接管内滑动连接有工作柱塞,所述工作柱塞的下端连接有下游动阀,所述工作柱塞的上端连接有上游动阀,所述上游动阀的上端连接有注汽柱塞,所述注汽柱塞的上端连接有上出油接头,所述注汽柱塞和所述上游动阀分别与所述泵筒密封滑动配合;所述注汽柱塞上设置有环形柱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法祥李洪坤李明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寿光市坤隆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