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钻机的拔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41813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6:23
一种锚杆钻机的拔管系统,包括初始拔管机构和后续拔管机构,初始拔管机构包括桅杆体和动力头,桅杆体下端设有孔口架,动力头滑动安装在桅杆体上,动力头上设有轴线与动力头主轴平行的起拔油缸,孔口架上设有与起拔油缸活塞杆配合的立柱,由立柱给起拔油缸活塞杆的反作用力作为初始拔管的动力;后续拔管机构包括设在桅杆体内的移动油缸,动力头箱体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上行链条和下行链条,移动油缸连接一根竖向的传动杆,传动杆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与上行链条和下行链条配合的链轮,由移动油缸提供后续拔管的动力。本锚杆钻机自带拔管装置,使施工变得安全、便捷,缩小施工场地的工作量,减少施工强度的同时也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锚杆钻机的拔管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锚杆钻机领域,尤其是一种锚杆钻机的拔管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锚杆钻机在进行锚杆桩施工时如采用跟管钻进,在完成钻孔、锚杆杆体(锚杆钢筋)安放、注浆后要在短时间内拔出套管,以避免水泥浆达到初凝后套管无法拔出,造成材料损失、也不符合施工规范要求。目前,锚杆钻机在完成上述工序后,要立即移开钻机,给前来辅助拔管的汽车吊或履带吊车腾出施工区域,并且要平整场地、填垫道路,为拔管创造必要的施工条件。在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CN205805447U中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可卸式液压拔管机,包括液压拔管机、起拔油缸油管和液压动力装置,所述起拔油缸油管一端与液压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口连接,另一端与液压拔管机的动力输入口连接,多功能可卸式液压拔管机还包括升举油缸油管和设于液压拔管机下方的液压升降支架。这种多功能可卸式液压拔管机,通过在液压拔管机下方设置液压升降支架,使用升举油缸提供上升的动力,使液压拔管机升降至作业面高度,实现了液压拔管机机械自动化的提升,避免人工搬运重大设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作业危险性,解决了实际工程中钻孔高度较高时的拔管作业困难问题。但是这种施工方式或操作方式存在施工时间加长、场地需要平整或道路需要填垫等诸多缺点,而且多种施工机械同时作业增加了施工工地的复杂性、危险性和拔管的困难系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使施工节奏变得安全、便捷,减少施工强度的锚杆钻机的拔管系统。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锚杆钻机的拔管系统,其特点是,包括初始拔管机构和后续拔管机构,所述初始拔管机构包括桅杆体、孔口架和动力头,孔口架固定安装在桅杆体下端,动力头滑动安装在桅杆体上,动力头上设有起拔油缸,起拔油缸轴线与动力头主轴平行设置,孔口架上设有与起拔油缸活塞杆配合的立柱;所述后续拔管机构为移动油缸、上行链条和下行链条组合连接的倍增机构,移动油缸设在桅杆体内,上行链条连接在动力头箱体上端,下行链条连接在动力头箱体下端,移动油缸连接有竖向的传动杆,传动杆上端设有与上行链条配合的链轮,传动杆下端设有与下行链条配合的链轮。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孔口架上的两根立柱为圆柱,立柱的横截面直径大于起拔油缸活塞杆横截面的直径。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起拔油缸为2个,孔口架上的立柱设置与起拔油缸数量相等,位置相互对应。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孔口架的开口中心线与动力头主轴同心设置。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上行链条的一端连接在动力头箱体的上端中间位置,上行链条的另一端连接在桅杆体的横梁上,下行链条的一端连接在动力头箱体下端的中间位置,下行链条的另一端连接在桅杆体的横梁上。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移动油缸以移动油缸活塞杆一端朝上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原有的锚杆钻机基础上加装了拔管系统,具有初始拔管机构和后续拔管机构,使得钻孔、锚杆钢筋安放、注浆、拔管均由锚杆钻机本机完成,减少了同一场地同时使用多种工程机械的频率,减少了移钻机、平场地、垫道路等中间环节耽误的时间,套管在水泥浆初凝前就可以轻松拔出,使得拔出套管变得更安全、更便捷,缩小施工场地的工作量,减少施工强度,降低施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后续拔管机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专利技术,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图1中:1.桅杆体,2.孔口架,3.立柱,4.下行链条,5.起拔油缸活塞杆,6.上行链条,7.起拔油缸缸筒,8.动力头箱体,9.动力头主轴,10.套管,11.移动油缸,12.传动杆,13链轮。一种锚杆钻机的拔管系统,包括初始拔管机构和后续拔管机构,所述初始拔管机构包括桅杆体1、孔口架2和动力头,孔口架2固定安装在桅杆体1下端,动力头滑动安装在桅杆体1上,动力头上设有起拔油缸,起拔油缸轴线与动力头主轴9平行设置,孔口架2上设有与起拔油缸活塞杆5配合的立柱3;后续拔管机构为移动油缸11、上行链条6和下行链条4组合连接的倍增机构,移动油缸11设在桅杆体1内,上行链条6连接在动力头箱体8上端,下行链条4连接在动力头箱体8下端,移动油缸11连接有竖向的传动杆12,传动杆12上端设有与上行链条6配合的链轮13,传动杆12下端设有与下行链条4配合的链轮13。动力头主轴9联接套管10和钻头,在完成钻孔后,钻机移机让开孔位,安放锚杆杆体,此时,动力头主轴9在桅杆体上移动时可辅助安放锚杆杆体;等注浆完成后,钻机再次移机、对正孔位,动力头主轴9重新和套管10联接,准备拔出套管10。初始拔管时,起拔油缸活塞杆5作用于孔口架2的两根立柱3上的反作用力,给起拔油缸缸筒7的上升力,起拔油缸缸筒7带动动力头箱体8上升,动力头箱体8带动联接了套管10的动力头主轴9上升,从而套管10获得一个由静止状态转向移动状态的初始加速度,套管10开始松动,初始拔管阶段,起拔油缸活塞杆5的推力支撑点为孔口架2的两根立柱3,力的运行从起拔油缸活塞杆5→起拔油缸缸筒7→动力头箱体8→动力头主轴9→套管10。后续拔管时,移动油缸11的推力使得传动杆12往上升起,传动杆11通过链轮13连接的上行链条6带动动力头箱体8上升,动力头箱体8带动联接了套管10的动力头主轴9同时上升,完成套管10从施工孔内的拔出的后续行程,后续拔管阶段,移动油缸11的推力支撑点为锚杆钻机的4根支腿。力的运行是从上行链条6→动力头箱体8→动力头主轴9→套管10。【实施例1】孔口架2上的两根立柱3为圆柱,立柱的横截面直径大于起拔油缸活塞杆5横截面的直径,增大起拔油缸活塞杆5与立柱3之间的受力面积,保证立柱3对起拔油缸活塞杆5的反作用力能够平稳的传动。【实施例2】起拔油缸为2个,孔口架2上的立柱3设置与起拔油缸数量相等,位置相互对应,这样可以将减轻单个起拔油缸提升动力头箱体8、动力头主轴9、套管10和钻头的推动力,减少单个油缸的体积和质量,增强锚杆钻机整机的整机作业稳定性和利用率。【实施例3】孔口架2的开口中心线与动力头主轴9同心设置,使得联接在动力头主轴9上的套管10的中心线落在孔口架2开口的中心线上,保证套管10在提升过程中的平衡,使得拔管稳定又高效。【实施例4】上行链条6的一端连接在动力头箱体8的上端中间位置,上行链条6的另一端连接在桅杆体1的横梁上,下行链条4的一端连接在动力头箱体8下端的中间位置,下行链条4的另一端连接在桅杆体1的横梁上,使得上行链条6的提升力能均匀分散到动力头箱体8上,保证后续拔管过程的稳定。【实施例5】移动油缸11以移动油缸活塞杆一端朝上设置,移动油缸活塞杆向上伸出,提供推力作为后续拔管的动力,作用到传动杆12上,传动杆12上的链轮13带动上行链条6提升动力头箱体8、动力头主轴9、套管10同时上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锚杆钻机的拔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初始拔管机构和后续拔管机构,所述初始拔管机构包括桅杆体、孔口架和动力头,孔口架固定安装在桅杆体下端,动力头滑动安装在桅杆体上,动力头上设有起拔油缸,起拔油缸轴线与动力头的主轴平行设置,孔口架上设有与起拔油缸活塞杆配合的立柱;所述后续拔管机构为移动油缸、上行链条和下行链条组合连接的倍增机构,移动油缸设在桅杆体内,上行链条连接在动力头箱体上端,下行链条连接在动力头箱体下端,移动油缸连接有竖向的传动杆,传动杆上端设有与上行链条配合的链轮,传动杆下端设有与下行链条配合的链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杆钻机的拔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初始拔管机构和后续拔管机构,所述初始拔管机构包括桅杆体、孔口架和动力头,孔口架固定安装在桅杆体下端,动力头滑动安装在桅杆体上,动力头上设有起拔油缸,起拔油缸轴线与动力头的主轴平行设置,孔口架上设有与起拔油缸活塞杆配合的立柱;所述后续拔管机构为移动油缸、上行链条和下行链条组合连接的倍增机构,移动油缸设在桅杆体内,上行链条连接在动力头箱体上端,下行链条连接在动力头箱体下端,移动油缸连接有竖向的传动杆,传动杆上端设有与上行链条配合的链轮,传动杆下端设有与下行链条配合的链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杆钻机的拔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口架上的立柱为圆柱形,立柱的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明立关慧中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天明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