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部分进水加压溶气气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1595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部分进水加压溶气气浮。该新型部分进水加压溶气气浮,包括依次连接的泵进水管、水泵、泵出水管、释放器和气浮池,气浮池内部横向依次分为反应区、接触区和分离区,释放器置于气浮池外部,气浮池内部的反应区从上到下设有紧贴气浮池内壁的中和室、混凝室和絮凝室,泵出水管分为A管路和B管路,从水泵流出的一部分水经A管路直接进入气浮池的中和室,另一部分水经B管路进入一个或多个释放器,释放器流出的经水管从气浮池顶端通入气浮池接触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部分进水加压溶气气浮设备较少、结构简单、投资低、运行能耗低、释放器安装于气浮池外且易于检修、污水处理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部分进水加压溶气气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是一种新型部分进水加压溶气气浮。
技术介绍
溶气气浮主要用于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很好的除藻效果,是污水处理系统中一个新的突破。传统的部分进水加压溶气气浮是取部分废水加压和溶气,其余废水直接进入气浮池并在气浮池中与溶气废水混合,主要优点为动力消耗低。传统的部分进水加压溶气气浮中气浮池内部含释放器,气浮池中被加压和溶气的溶气水通入释放器,在突然释放的情况下溶气水中的空气析出,形成大量的微气泡群,同泵送过来的并经加药后正在絮凝的污水中的悬浮物充分接触,并在缓慢上升过程中吸附在絮集好的悬浮物中,使其密度下降而浮至水面,达到除污目的。此类部分进水加压溶气气浮的设备较多,结构复杂,投资高,运行能耗高,且由于释放器设于气浮池内部,导致释放器出现堵塞或损坏等情况时检修不方便,极易引起污水处理不彻底,而且为达到防污水腐蚀效果对释放器材质要求较高,增加了设备成本。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设备较少、结构简单、投资低、运行能耗低、释放器安装于气浮池外且易于检修、污水处理效果好的新型部分进水加压溶气气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部分进水加压溶气气浮,包括依次连接的泵进水管(1)、水泵(2)、泵出水管、释放器(3)和气浮池(4),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池(4)内部横向依次分为反应区、接触区和分离区,所述释放器(3)置于气浮池(4)外部,释放器(3)由依次连接的进水口(5)、加压区(6)、射流口(7)、释压区(8)、出水口(9)、设于释压区(8)外壁的反洗进口(10)和设于释放器(3)进水口(5)管道上的反洗出口(11)构成,释放器(3)的加压区(6)由纵向设置的长方体结构和横向设置的梯台结构构成,梯台结构下底面与长方体结构的侧面相连,梯台结构上底面与射流口(7)进水端相连,射流口(7)出水端与呈长方体结构的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部分进水加压溶气气浮,包括依次连接的泵进水管(1)、水泵(2)、泵出水管、释放器(3)和气浮池(4),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池(4)内部横向依次分为反应区、接触区和分离区,所述释放器(3)置于气浮池(4)外部,释放器(3)由依次连接的进水口(5)、加压区(6)、射流口(7)、释压区(8)、出水口(9)、设于释压区(8)外壁的反洗进口(10)和设于释放器(3)进水口(5)管道上的反洗出口(11)构成,释放器(3)的加压区(6)由纵向设置的长方体结构和横向设置的梯台结构构成,梯台结构下底面与长方体结构的侧面相连,梯台结构上底面与射流口(7)进水端相连,射流口(7)出水端与呈长方体结构的释压区(8)相连,加压区(6)梯台结构内由上至下均匀设置有向射流口(7)倾斜并延伸至射流口(7)内的导流板(21);所述气浮池(4)内部的反应区从上到下设有紧贴气浮池(4)内壁的中和室(12)、混凝室(13)和絮凝室(14);所述泵出水管分为A管路(15)和B管路(16),从水泵(2)流出的一部分水经A管路(15)直接进入气浮池(4)的中和室(12),另一部分水经B管路(16)进入一个或多个释放器(3)的进水口(5),释放器(3)的出水口(9)与水管(22)连接并通过水管(22)从气浮池(4)顶端通入气浮池(4)接触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部分进水加压溶气气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器(3)的射流口(7)进水端面积小于出水端面积,加压区(6)梯台结构上底面面积等于射流口(7)进水端面积,释压区(8)与射流口(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郭继涛孙钦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