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弹性闭锁组件的枢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0144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弹性闭锁组件的枢轴结构包含一轴筒、一轴杆与一弹性闭锁组件。轴杆位于轴筒内,并包含一闭锁区段与一工作区段。弹性闭锁组件亦于轴筒内,并且包含一弹性组件与至少一滚子。弹性组件包含一承载部与至少一自承载部延伸的弹性部,滚子设置于承载部与轴杆之间。当闭锁区段对应于滚子时,弹性组件推挤滚子以对轴杆闭锁定位;当工作区段对应于滚子时,弹性组件推挤滚子以对轴杆提供一工作扭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轴筒内壁向外凹陷以形成一闭锁部,并且在闭锁部与轴杆之间设置至少一滚子,轴杆的外观轮廓更为平顺。由于滚子的横截面轮廓完全不具备任何的转角,加上轴杆的横截面外观轮廓更为平顺,可大幅提升转动的顺畅性以及枢轴结构的整体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枢轴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具备弹性闭锁组件的枢轴结构。技术背景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使折叠式对象得以开合,通常会在两对象之间装设一 枢轴结构。在现有的枢轴结构之中,多半由一公轴与一母轴所组成。公轴通常 包含一连结部与一轴杆,而母轴通常则包含另一连结部与一轴筒。在一般状况 下,公轴的轴杆可旋动地结合于母轴的轴筒,公轴的连结部结合于一第一对象, 母轴的连结部结合于一第二对象。因此,第一对象可以轴杆的轴心为中心而旋 转,使第-对象与第二对象之间得以开合,以组成上述的折叠式对象。在实务运用层面上,为了使公轴与母轴之间能够相对地产生闭锁定位关 系,通常会在轴杆相对于轴筒旋转的旋转行程之间设置至少一定位机构。在这 些相关定位技术中,最为大众所熟知者,莫过于利用弹性组件、卡勾、卡榫、 定位沟或定位销等组件,产生弹性变形配合或尺寸干涉配合而达到定位的效 果。关于上述的论述基础,以下将进一步结合附图来列举一种利用弹性组件来进行闭锁定位的现有实施例来加以具体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现有 枢轴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在现有的枢轴结构中,工作区段对应于弹性组 件而处于一工作状态;图3为在现有的枢轴结构中,闭锁区段对应于弹性组件 而处于一闭锁状态。如图所示, 一枢轴结构l包含一母轴ll、 一公轴12与一 弹性组件13。母轴11包含一轴筒111与一母轴连结部112,母轴连结部112自轴筒111 延伸,并且开设二母轴连结孔1121与1122。公轴12包含一轴杆121与一公 轴连结部122,且轴杆121伸入并设置于轴筒111内部。从横截面观之,轴杆 121具有一轴心A0,其周缘包含一闭锁区段1211与一工作区段1212。闭锁区段1211邻接于工作区段1212,并且为一直边。公轴连结部122自轴杆121延 伸,并且开设二公轴连结孔1221与1222。弹性组件13设置于轴筒111内,并且包含一承载部131、 二弹性部132 与133。承载部131凹陷以供承载并容置轴杆121,且其宽度小于工作区段1212 的直边长度。弹性部132与133分别自承载部131延伸,并接触于轴筒1U。如图2所示,当工作区段1212对应于承载部131时,弹性组件13会推挤 轴杆121而提供一工作扭力。此时,可将枢轴结构1视为处于一工作状态。如图3所示,当轴杆121以其轴心A0为中心而相对于轴筒111沿一旋转 方向10旋转,使闭锁区段1211对应于承载部131时,由于承载部131的宽度 小于工作区段1212的直边长度而会形成一种干涉关系;因此,可以使弹性组 件13对轴杆121予以闭锁定位。此时,可将枢轴结构1视为处于一闭锁状态。然而,举凡在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皆能轻易理解,由于闭锁区 段1211与工作区段1212之间具备二个第一转角Cl与C2,且在承载部131与 弹性部132以及133之间具备二个第二转角C3与C4。每当轴杆121以其轴心A0为中心而相对于轴筒lll旋转,使轴杆121的 闭锁区段1211与工作区段1212交互对应接触于承载部131时,都会造成第一 转角Cl与C2与第二转角C3与C4之间的剧烈摩擦,因而产生明显的应力集中 现象,造成转动不顺畅,加速彼此之间的磨耗,并且缩短枢轴结构1的使用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与目的综观以上所述,在现有技术中,普遍存在转动不顺畅以及容易縮短枢轴结 构使用寿命等问题。为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枢轴结构,其 在承载部与轴杆之间增设至少一滚子,并且修整轴杆的周缘轮廓,使轴杆得以 更平顺地闭锁定位。本技术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具弹性 闭锁组件的枢轴结构包含一轴筒、一轴杆与一弹性闭锁组件。轴杆位于轴筒内, 并包含一闭锁区段与一工作区段。弹性闭锁组件亦于轴筒内,并且包含一弹性组件与至少一滚子。弹性组件包含一承载部与至少一 自承载部延伸的弹性部, 滚子设置于承载部与轴杆之间。当轴杆相对于轴筒旋转,使闭锁区段对应于滚子时,弹性组件推挤滚子以 对轴杆闭锁定位;当轴杆相对于轴筒旋转,使工作区段对应于滚子时,弹性组 件推挤滚子以对轴杆提供一工作扭力。在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滚子可为 至少一滚轴,多个滚珠,或是至少一滚轴与至少一滚珠的组合。此外,在本技术的较佳实例中,闭锁区段可为一直边,且在闭锁区段 的直边邻接于工作区段处,可以分别再切削形成二导引曲面,使轴杆的横截面 外观轮廓更为平顺。当闭锁区段的导引曲面接近或对应于滚子时,弹性组件会 自动推挤滚子,以使闭锁区段的直边自动对应于滚子,并对轴杆予以自动闭锁 定位。本技术对照现有技术的功效从以上述可知,相较于现有技术所述的枢轴结构,在本技术所提供的 枢轴结构中,在承载部与轴杆之间增设了至少一滚子,而使弹性组件与滚子组 成上述的弹性闭锁组件。特别是在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轴杆的横截面外 观轮廓更为平顺。由于滚子的横截面轮廓完全不具备任何的转角,加上轴杆的横截面外观轮廓更为平顺;因此,无论轴杆相对于轴筒旋转至任何角度时,皆非常平顺。显而易见地,由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可以大幅提升转动的顺 畅性以及枢轴结构的整体使用寿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 用新型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枢轴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在现有的枢轴结构中,工作区段对应于弹性组件而处于一工作状态;图3为在现有的枢轴结构中,闭锁区段对应于弹性组件而处于一闭锁状态;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枢轴结构立体分解图;图5为在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枢轴结构中,闭锁区段对应于弹性组件而处于一闭锁状态;图6为在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枢轴结构中,工作区段对应于弹性组件 而处于一工作状态;图7为在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轴筒与弹性闭锁组件的示意图;图8为在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的弹性闭锁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9为在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的弹性闭锁组件的立体组合图;图IO为在本技术第四实施例中的弹性闭锁组件的立体分解图;以及图11为在本技术第四实施例中的弹性闭锁组件的立体组合图。其中,附图标记1枢轴结构11母轴m轴筒112母轴连结部1121、1122母轴连结孔12公轴121轴杆1211闭锁区段1212工作区段122公轴连结部1221、1222公轴连结孔13弹性组件131承载部132、133弹性部2枢轴结构21母轴211轴筒212母轴连结部2121、2122母轴连结孔22公轴221轴杆2211闭锁区段2212工作区段222公轴连结部2221、 2222公轴连结孔23、 23a、 23b弹性闭锁组件231、 231a、 231b弹性组件2311、 2311a、 2311b承载部2311al、 2311bl容置区段2311a2、 2311b2封止区段2311a3、 2311b3封止区段2312、 2313弹性部2312a、 2313a弹性部2312b、 2313b弹性部232滚子232a、 232bl、 232b2滚珠232b3滚轴A0、 A0,轴心Cl、 C2第一转角C3、 C4第二转角SE直边GCl、 GC2导引曲面Rl第一距离R2第二距离10、 11旋转方向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弹性闭锁组件的枢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轴筒: 一轴杆,位于该轴筒内,并包含: 一闭锁区段,位于该轴杆的一周缘;以及 一工作区段,位于该轴杆的周缘,并且邻接于该闭锁区段;以及 一弹性闭锁组件,于该轴 筒内,并包含: 一弹性组件,包含: 一承载部;以及 至少一弹性部,自该承载部延伸,并接触于该轴筒; 至少一滚子,设置于该承载部与该轴杆之间; 其中,当该闭锁区段对应于该滚子时,该弹性组件推挤该滚子以对该轴杆闭锁 定位;当该工作区段对应于该滚子时,该弹性组件推挤该滚子以对该轴杆提供一工作扭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林恺
申请(专利权)人:大典轴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