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建竹专利>正文

可调整扭力的门轴绞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0031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可调整扭力的门轴绞链装置,包含有一组第一座板单元、一组第二座板单元、一组扭力提供单元、一组扭力调节单元以及一组速度调节单元,该第一座板单元与第二座板单元相互插嵌组合可作回转,扭力提供单元具有一个提供门板产生扭力的扭力弹簧,扭力调节单元具有一根心轴及一个单向凸轮组,心轴通过单向凸轮组可带动扭力弹簧借以调整扭力大小,速度调节单元具有一个煞车盘、数个弹性元件及一个调整元件,调整元件可对弹性元件压迫借以调整转速快慢,使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可调整扭力、适合高承载荷重及具有运转顺畅的开关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绞链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运用在门轴枢转用途,具 有可调整扭力大小、具备高负荷承载力及具有运转顺畅开关门效果的可调 整扭力的门轴绞链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门板通常是利用 一组绞链装置安装固定在门框上,门板借由绞链 装置在门框内可以回转地进行开、关门动作,请参阅图1所示,是现有习知 的绞链装置的分解立体图。现有习知的 一种具备扭力回复功能的绞链装置IO,其包含有一个第一座板11、 一个第二座板12、 一片垫圈13、 一根心轴 14、 二根固定螺丝15、 一个扭力弹簧16、 一个调整管套17以及一根调整 销18,第一、第二座板ll、 12分别安装在门板及门框(图未示)上,在侧边 处都设有一个呈相互对应的枢接管部111、 121,使二枢接管部lll、 121相 互搭接叠合后,中间套入垫圈13以利于枢转,该心轴14穿伸套入二枢接 管部111、 121内,可令第一、第二座板ll、 l2彼此对合作成枢接,二根 固定螺丝15螺设在第一座板11枢接管部111外周处,刚好可对心轴14锁 紧固定,心轴14下端延伸出有一支轴杆141,调整管套17可回转地套设在 第二座板12枢接管部121的内部,其中央处凹设有一个可供轴杆1"套入 的轴孔171,该扭力弹簧16设置在轴杆141上,其上侧一端嵌接固定在心 轴14上,下侧一端嵌接固定在调整管套17上,如此扭力弹簧16可提供第 一、第二座板ll、 12具有预定大小的扭转力量,使安装该绞链装置10的 门板具备有自动关门的功能,另外,第二座板12枢接管部121下方处横向 开设有一道滑槽122,该调整管套17外周对应滑槽122位置处环列凹设有 多数组插孔172,该调整销18可由滑槽122穿入插接在预定位置的插孔172 内,使调整销18随着调整管套17回转而抵止在滑槽122内壁时,可令扭 力弹簧16开始扭转蓄能,如此使用者借由让调整销18插接在不同位置上 的插孔172上,便可调整扭力弹簧16产生不同大小的扭转力量。上述绞链装置IO确实具有扭力回复的效果,但是其使用性仍然存在有 缺失,现有习知的绞链装置10是利用调整销18靠抵在滑槽122内壁定止 后,调整管套17才开始对扭力弹簧16扭转而产生扭力,然而该滑槽122只 能开设一小段距离,因此扭力大小的调整量相当有限,而且绞链装置10是 借由调整销18插入螺接不同位置的插孔172内做成调整,此种插接式的调整动作相当费时且不方便,另外,第一、第二座板11、 12彼此搭接组合,中间借由一垫圈13作磨合,第一座板ll以整面接触压抵在垫圈13上,当第 一座板11安装在重量较重的门板时,承载重量会借由心轴14传递至扭力弹 簧16上而造成重压损坏,因此使用寿命较短,而且第一、第二座板ll、 12 在枢转时也会产生极大的磨擦阻力,导致开关门动作容易产生卡滞不顺畅 的现象。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绞链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 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 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是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 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 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可调整扭力的门轴绞链装 置,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绞链装置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 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 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可调整扭力的门轴绞链装置,能够改 进一般现有的绞链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 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绞链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 型结构的可调整扭力大小、具备高负荷承载力以及具有滑顺运转效果的可 调整扭力的门轴绞链装置,非常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调整扭力的门轴绞链装置,其包含 一组第一座板单 元,具有一个第一固定板、 一个延伸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侧边处的第一座管以及一个延伸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侧边处与第一座管相隔有预定距离的中间座管;一组第二座板单元,具有一个第二固定板、以及一个延伸设置在第二固定板侧边处的第二座管,第二座管刚好插嵌置入于第一座管及中间座管的中间处; 一组扭力提供单元,具有一个扭力弹簧,该扭力弹簧的一端连动接设在中间座管上,另一端连动接设在第二座管上; 一组扭力调节单元,具有 一个套设在第二座管内部的单向凸轮组、以及一根穿伸设置在单向凸轮组内的心轴,该单向凸轮组具有一个与第二座管套接连动的第一凸轮、以及 一个与扭力弹簧相接并在第二座管内活动的第二凸轮,该心轴的一侧端处 具有一个与第二凸轮套接连动的驱动端,另一侧端处具有一个外伸至第一 座管处的掣转端;以及一组速度调节单元,具有一个连动接设在心轴上的 滚子座、 一个封闭盖设在滚子座侧边处的煞车盘、 一个含设在滚子座上且在煞车盘内作润转移动的滚子元件、复数个弹压在煞车盘外侧处的弹性元 件、以及一 个螺设在第一座管外端处对弹性元件作螺锁迫紧的调整元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可调整扭力的门轴绞链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第二座板单元 包含有一个套设在两两座管中间处的间隔套环,该间隔套环外周处沿轴向 切设有一道供弹缩变形作用的槽缝。前述的可调整扭力的门轴绞链装置,其中所述的第 一座管内部凹空形 成设有一个供速度调节单元置入的座孔,第一座管内侧端壁面处凸出形成 设有 一个隔离且支承整个速度调节单元的挡止缘。前述的可调整扭力的门轴绞链装置,其中所述的扭力提供单元包含有 一个嵌固在中间座管内供扭力弹簧一端插嵌固定的固定件。前述的可调整扭力的门轴绞链装置,其中所述的二座管内部设有一个 供第 一 凸轮套入作固定连动的非圓形套孔。前述的可调整扭力的门轴绞链装置,其中所述的二座管内部设有一个 供第二凸轮套入作活动旋转的圆形套孔。前述的可调整扭力的门轴绞链装置,其中所述的第 一 、第二凸轮的接触 面上分别设有 一组以上相互啮合的卡齿及卡槽。前述的可调整扭力的门轴绞链装置,其中所述的第 一 凸轮中央内部穿 设有一个供心轴活动伸入的圆形孔,第二凸轮中央内部穿设有一个供心轴 栓合连动的方栓孔。前述的可调整扭力的门轴绞链装置,其中所述的心轴掣转端的端面处 设有一个供工具插转的插孔。前述的可调整扭力的门轴绞链装置,其中所述的弹性元件是圆形弹簧 碟片。前述的可调整扭力的门轴绞链装置,其中所述的调整元件外周设有一 个与第一座管相螺接的外螺紋,其外侧端面处凹设有一个供工具插转的驱 转孔。前述的可调整扭力的门轴绞链装置,其中所述的速度调节单元包含有 一个套设在第一座管内限制调整元件无法螺转的止动组。前述的可调整扭力的门轴绞链装置,其中所述的止动组包含有一个对 调整元件外周缘作插止的止动元件、 一个朝外侧弹推止动元件的弹簧、以 及一个由第 一座管外侧对止动元件作锁固的固定螺丝。前述的可调整扭力的门轴绞链装置,其中所述的止动元件靠向调整元 件的一侧处设有一个啮齿部,相对于调整元件外周处设有一个供啮齿部插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整扭力的门轴绞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组第一座板单元,具有一个第一固定板、一个延伸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侧边处的第一座管、以及一个延伸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侧边处与第一座管相隔有预定距离的中间座管; 一组第二座板单元,具有一个第二固定板、以及一个延伸设置在第二固定板侧边处的第二座管,第二座管刚好插嵌置入于第一座管及中间座管的中间处; 一组扭力提供单元,具有一个扭力弹簧,该扭力弹簧的一端连动接设在中间座管上,另一端连动接设在第二座管上; 一组扭力调节单元,具有一个套设在第二座管内部的单向凸轮组、以及一根穿伸设置在单向凸轮组内的心轴,该单向凸轮组具有一个与第二座管套接连动的第一凸轮、以及一个与扭力弹簧相接并在第二座管内活动的第二凸轮,该心轴一侧端处具有一个与第二凸轮套接连动的驱动端,另一侧端处具有一个外伸至第一座管处的掣转端;以及 一组速度调节单元,具有一个连动接设在心轴上的滚子座、一个封闭盖设在滚子座侧边处的煞车盘、一个含设在滚子座上且在煞车盘内作润转移动的滚子元件、复数个弹压在煞车盘外侧处的弹性元件、以及一个螺设在第一座管外端处对弹性元件作螺锁迫紧的调整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竹
申请(专利权)人:陈建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