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一种巡检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属于机器人设备
技术介绍
据申请人了解,管廊的挂轨式巡检机器人是一种挂轨式巡检机构。该设备代替了以往管廊内部只能是人工检测的落后模式,采用单轨多机器,只使用少量设备便可以监视整条管廊的内部情况。目前此项技术已经在国家各地开始使用。目前地管廊巡检方式多数采用人工巡查,费事费力,同时工作人员深入地下随时可能吸入有害气体,造成人身伤亡。另外,一些管廊也装备了自动巡检的机器人。然而这些设备多半采用了人工更换电池的方式,同样要消耗大量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沿着轨道行走,无需额外寻路措施的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包括设置于轨道1上的行走机构7,行走机构7下方连接有壳体8,壳体8内部放置有机器人本体2,壳体起到美观和对机器人内部元件的防护作用。机器人本体2一侧设置有无线充电器6,机器人本体2下方设置有可360°旋转以及90°垂直俯仰的云台5,机器人本体2内集成有气体检测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包括设置于轨道(1)上的行走机构(7),所述行走机构(7)下方连接有壳体(8),所述壳体(8)内部放置有机器人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2)一侧设置有无线充电器(6),所述机器人本体(2)下方设置有可360°旋转以及90°垂直俯仰的云台(5),所述机器人本体(2)内集成有气体检测模块、避障模块、控制模块、定位模块、对讲模块以及动力模块;所述气体检测模块的数据输出端口、避障模块的数据输出端口、控制模块的数据输出端口、定位模块的数据输出端口、对讲模块的数据输出端口以及动力模块的数据输出端口分别与位于控制中心的服务器的数据输入端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包括设置于轨道(1)上的行走机构(7),所述行走机构(7)下方连接有壳体(8),所述壳体(8)内部放置有机器人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2)一侧设置有无线充电器(6),所述机器人本体(2)下方设置有可360°旋转以及90°垂直俯仰的云台(5),所述机器人本体(2)内集成有气体检测模块、避障模块、控制模块、定位模块、对讲模块以及动力模块;所述气体检测模块的数据输出端口、避障模块的数据输出端口、控制模块的数据输出端口、定位模块的数据输出端口、对讲模块的数据输出端口以及动力模块的数据输出端口分别与位于控制中心的服务器的数据输入端口连接。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建卫,雷凌,刘爽,闵济海,刘宏钰,姜红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天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