罩式炉导向柱及其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8866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罩式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罩式炉导向柱及其冷却装置。包括导向柱、进水阀、回水阀、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第四连接管、PLC可编程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所述导向柱为圆柱型,内部中空,底部设有回水接口与进水接口;第一连接管一端与进水接口相连,另一端与进水阀相连,第二连接管一端与进水阀相连,另一端与罩式炉炉底冷却水进水管相连;第三连接管一端与回水接口相连,另一端与回水阀相连,第四连接管一端与回水阀相连,另一端与罩式炉炉底冷却水回水管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冷却水对导向柱进行循环冷却,避免导向柱受热变形,保证罩式炉转移作业顺利进行。

Guide Column of Bell Furnace and Its Cool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ell furnace, in particular to a bell furnace guiding column and a cooling device thereof. It includes a guide column, a water inlet valve, a return valve, a first connecting pipe, a second connecting pipe, a third connecting pipe, a fourth connecting pipe, a PLC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and a temperature sensor; the guide column is cylindrical, hollow and has a return water interface and a water inlet interface at the bottom; one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interface,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valv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valve. The valve is connecte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oling water inlet pipe of the bell furnace bottom; the third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ckwater interface,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ckwater valve, the fourth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ckwater valve,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oling water inlet pipe of the bell furnace bottom. The utility model circulates the guiding column through cooling water, avoids the heating deformation of the guiding column, and ensures the smooth transfer operation of the bell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罩式炉导向柱及其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罩式炉
,尤其涉及一种罩式炉导向柱及其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罩式炉属于间断式变温工业炉,炉膛不分区供热,炉温按规定的加热制度随时间变化。主要用于工件的光亮退火,也用于锻件、铸件或焊接件的退火、正火、消除应力以及去氢处理的加热,最高加热温度为850度。罩式炉由外罩,内罩及炉台三部分组成,炉台周围设有2根导向柱、4个支撑柱,煤气进入管阀及排气管等。导向柱为不等高设置,其主要作用是便于外罩起落时定位。外罩转移时表面温度只降低150-200℃,生产一段时间后,导向柱由于受热而发生变形,变形后的导向柱失去导向功能,进而导致外罩无法转移,造成罩式炉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罩式炉导向柱及其冷却装置。避免导向柱受热变形。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罩式炉导向柱及其冷却装置,包括导向柱、进水阀、回水阀、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第四连接管、PLC可编程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所述导向柱为圆柱型,内部中空,底部设有回水接口与进水接口;第一连接管一端与进水接口相连,另一端与进水阀相连,第二连接管一端与进水阀相连,另一端与罩式炉炉底冷却水进水管相连;第三连接管一端与回水接口相连,另一端与回水阀相连,第四连接管一端与回水阀相连,另一端与罩式炉炉底冷却水回水管相连。所述回水接口低于进水接口。所述进水阀采用电磁进水阀,回水阀采用电磁回水阀;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导向柱上,电磁进水阀、电磁回水阀以及温度传感器均与PLC可编程控制器相连。与现有方法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冷却水对导向柱进行循环冷却,避免导向柱受热变形,保证罩式炉转移作业顺利进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示意侧视图。图中:1-导向柱2-进水阀3-回水阀4-第一连接管5-第二连接管6-第三连接管7-第四连接管8-PLC可编程控制器9-温度传感器10-回水接口11-进水接口12-外罩13-炉台14-炉底15-冷却水回水管16-冷却水进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罩式炉由外罩12,内罩及炉台13三部分组成,炉台周围设有2根导向柱1、4个支撑柱、煤气进入管阀以及排气管。导向柱为不等高设置,其主要作用是便于外罩12起落时定位。罩式炉导向柱及其冷却装置包括导向柱1、进水阀2、回水阀3、第一连接管4、第二连接管5、第三连接管6、第四连接管7、PLC可编程控制器8、温度传感器9。导向柱1为圆柱型,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内部中空,底部设有回水接口10与进水接口11,回水接口10低于进水接口11。第一连接管4一端与进水接口11相连,另一端与进水阀2相连,第二连接管5一端与进水阀2相连,另一端与罩式炉炉底14冷却水进水管16相连;第三连接管6一端与回水接口10相连,另一端与回水阀3相连,第四连接管7一端与回水阀3相连,另一端与罩式炉炉底14冷却水回水管15相连。进水阀2采用电磁进水阀,回水阀3采用电磁回水阀;温度传感器9安装在导向柱1上,电磁进水阀、电磁回水阀以及温度传感器9均与PLC可编程控制器8相连。工作时:首先打开进水阀2,将导向柱1注满水,温度传感器数据是通过温度感应头,感应到导向柱外部温度后,经过编码器,传递进入PLC可编程控制器8,若温度数值大于设定值(导向柱1发生变形的临界温度),PLC可编程控制器8做出指令动作,打开回水阀3,进而形成回路,形成冷却循环水,对导向柱进行降温。导向柱1冷却后,若温度数值小于设定值(导向柱1发生变形的临界温度),PLC可编程控制器8做出指令动作,关闭回水阀3。本技术通过冷却水对导向柱1进行循环冷却,避免导向柱1受热变形,保证罩式炉转移作业顺利进行。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罩式炉导向柱及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柱、进水阀、回水阀、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第四连接管、PLC可编程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所述导向柱为圆柱型,内部中空,底部设有回水接口与进水接口;第一连接管一端与进水接口相连,另一端与进水阀相连,第二连接管一端与进水阀相连,另一端与罩式炉炉底冷却水进水管相连;第三连接管一端与回水接口相连,另一端与回水阀相连,第四连接管一端与回水阀相连,另一端与罩式炉炉底冷却水回水管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罩式炉导向柱及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柱、进水阀、回水阀、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第四连接管、PLC可编程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所述导向柱为圆柱型,内部中空,底部设有回水接口与进水接口;第一连接管一端与进水接口相连,另一端与进水阀相连,第二连接管一端与进水阀相连,另一端与罩式炉炉底冷却水进水管相连;第三连接管一端与回水接口相连,另一端与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叶青喻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